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贞观风华 > 第42章 三虎齐聚,杀向弘文馆

贞观风华 第42章 三虎齐聚,杀向弘文馆

作者:打小我就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3:20 来源:小说旗

老李很烦。

那个叫陈檀的狗东西又给他添堵了。

陈檀,自称是南朝陈后主的后裔,绝逼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南朝灭亡之后,皇室宗亲都被杨广“请”去了京城,唯独这小子成了漏网之鱼。

一路南下,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五年的时间内,就成功收复了岭南道各大僚人洞族,形成了以他为首的特殊势力。

所管辖的地区,换成现在的地图,大概是东至阳江阳春,西至广西部分,南至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有钱、有兵、有将,换成别人,肯定觉得天冷了,加件黄袍保保暖。

可这小子没有,他给杨广写了一封信:小杨啊,我想娶你妹,嫁过来我就去洛阳,接受招安!

杨广忙着锤高句丽,没工夫搭理陈檀,就嫁过去一个妹妹。

陈檀玩完小杨他妹,就觉得自己行了,可以上天和太阳并肩,可以下水和王八对嘴儿了。

又给小杨写了一封信:那啥,你爹虽然嘎了,但妃子都还在。你养着她们太浪费钱,我决定为君分忧。把你的小妈全送过来给我做妾,再陪嫁几座城池,咋样?

杨广东征失败,本来就一肚子气,就把一腔怒火都宣泄在了陈檀身上。

可陈檀这小子运气好,恰逢隋朝内忧外患,躲过一劫。

李渊造反之后,陈檀又看到了机会,开始在岭南道烧杀抢掠。

李世民地忙着统一全国,也没工夫搭理他,又让他喘了一口气。

贞观五年的时候,陈檀占了南抚州,这下老李怒了。

立刻派冯盎,带两万精兵剿匪。

陈檀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回了海南岛。

贞观六年,趁着老李打兰州,陈檀又一次兴风作浪。

这下老李忍不了了,立刻让狠人牛进达前往岭南道平乱。

牛进达带兵势不可当,连续攻克三州二郡,陈檀慌了,退守高凉州,主动议和。

老李从造反开始,一直到贞观六年,对外战争就没停过。

朝臣们纷纷上疏,国库空虚,不能再打了,请求招安陈檀。

于是,陈檀和老李,就开始隔空打嘴炮:

陈檀给老李写了一封求和文书:老李,小杨的妹子我玩腻了,我想玩玩你妹,可还行?

老李回答得很干脆:你只要你来长安,我让我妹排好队,给你海选,想要几个嫁给你几个。

陈檀也不傻,去了长安城死路一条:老李,你要相信你未来妹夫的人品,先把你妹送过来,我玩完了再说。

老李大怒:我知道你要做我妹夫,可你他妈的倒是走正规程序,带着三书六礼来长安提亲啊!

就这样,两个人嘴炮打了大半年,陈檀一看老李不动手,就以为老李四百米长的大刀钝了、原来那个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天可汗怂了。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狗叫:老李,我听说你杀兄占嫂……嗯,你嫂子好玩吗?我也想玩玩,你把她送过来呗……

“这个杂碎!”老李把陈檀的书信,撕得粉碎,“八百里加急,通知牛进达,朕不想看见他活,给老子屠城!”

“陛下,陈檀不足为意,京兆府水患才是第一要务。”杜正伦缓缓站起身,躬身行礼,“陈檀就摆在那,什么时候处理,都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唉!

“朕,咽不下这口气。”老李叹了一口气,“陈檀这个混蛋,辱我太甚!”

“陛下,臣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到了检校的日子了。何不以僚人作乱为题,考校一下那群勋贵子弟呢?”

老李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那就派人传朕口谕,让欧阳询主持此次检校。”

…………

房俊手里拿着传唤文书,一脸蒙逼。

幸好,身边的程怀亮、窦怀悊门儿清,耐心地给房俊解释。

这是隋朝开始,立下的规矩。

爵位这东西,都是世袭罔替的,但俸禄是固定了。

在那个妻妾成群,儿女大丰收的年代,固定的俸禄肯定很难养家。

就好像程咬金,他的俸禄有两份,一份是卢国公的爵位俸禄,一份是右吾卫大将军的饷银,额外收入就是平日里,皇帝给他的赏赐了。

这群勋贵二代们长大成人,要么在家里领零花钱,要么就参加检校,根据实际考校成绩,给他们在军中安排合适的职位。

说白了,就是一场只属于大唐贵族的考试。

房玄龄对这件事,一点都不上心。

以前觉得傻儿子是条虫,现在看来,绝逼是一条龙。

参不参加检校,都无所谓,人家早在皇帝面前露过脸了。

但房俊不这么想,他想看看大唐的勋贵都什么德行。

三虎齐聚,一路杀向弘文馆。

此时,弘文馆内,热闹喧嚣。

大唐勋贵子弟齐聚,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谁都希望在继承爵位的同时,再混一个单独的职位。

很多人的目光都对准了东宫,现在李承乾身边严重缺人,只要能进入东宫,将来少说也是从龙之臣。

欧阳询,五十岁上下。

初唐四大家之一,现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大学士。

环视在场五百多的勋贵子弟,心生安慰。

皇帝派他来主持这么重要的考核,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后辈的厚望。

“今日检校,和以往不同。”

“为了激发大家的斗志,为了让尔等像祖辈那样运筹帷幄,陛下专门下令,获胜者,赏——资治卿。”

“尔等要拿出你们压箱底儿的本事,为你们的家族争光,拿下这一勋位。”

嘶!

参加检校的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唐胜在太强了,军功一个比一个大。

带兵出去遛个弯儿,不灭几个国家,回来都不好意思和熟人打招呼。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对爵位、勋位都吝啬得很。

王玄策牛逼不?

一人灭一国,也只是官升二级,连个爵位都没混上。

由此可见,大唐爵位、勋位弥足珍贵。

老李为了此次的检校,也确实下了血本。

剩下的,就看有没有人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