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贞观风华 > 第53章 左青龙右白虎,耶稣头上打过鼓

贞观风华 第53章 左青龙右白虎,耶稣头上打过鼓

作者:打小我就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3:20 来源:小说旗

讲道理。

房俊搞印书局的初衷,就是想装装逼罢了。

压根就没想过帮老李搞五姓七望。

既然老李都那么想了,那就顺着他说好了。

至少,老李一高兴,大吼一声:赏!

房俊借机提出点小小的要求,老李也会很痛快地答应。

于是,房俊的话直奔要害,给了老李无比强大的自信。

把《论语》放在桌子上,房俊下意识地摸摸腰。

这是上辈子的习惯性动作,摸摸兜掏出一支华子。

点着之后,露出目空一切的眼神:都别说话,我要装逼了!

可摸了几下,空空如也。

房俊略微有些小失望,应该让人去关陇,搞点野生烟叶进行培育。

再把纸张改良一下,争取把华子弄出来。

反观老李,明显已经惊掉了下巴。

书籍的问题解决,老李很快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在民间办官学。

雕版印刷时代,书籍十分珍贵。

借阅、抄录的时候,会存在很多偏差。

不委身于豪门,你连借书的资格都没有。

谁家的书籍多,谁家的书院就出名,谁家的学子也就更多。

老李感觉自己瞬间就升华了,感觉自己桃李满天下,感觉面前乌泱泱的人群全都是天子门生。

对于重开科考,老李是信心十足。

但很快,老李神色凝重地看向房俊,“你这个不是雕版印刷?”

“当然不是!我是通过看印章,想出来的好方法。谁要是敢和我打价格战,我就把零售价缩减到十文钱左右。那些个想出书的,免费印刷,我只收取五成的销售。只要我想,三个月之内我能让全长安城的书坊全都倒闭。”

房俊神秘一笑,“纸张,是我自己改良的,印刷技术是独家的,印刷速度是最快的……关陇怎么和我比?拿什么和我比?等我的书局遍布大江南北,全特么给小爷跪下来叫爸爸!”

此时此刻,老李已经下定决心,一定派人秘密保护好印书局。

这是老李的秘密武器,谁从中作梗,谁就是老李不共戴天的仇人。

“皇宫内,也有许多经典和孤本,还有很多都是历代名儒做过标注的。只要需要,朕随时让人给你送过来。”

房俊自然欣喜,有了老李的支持,谁敢打活字印刷的主意?

两个人详细研究了,关于重开科考的若干问题。

房俊立刻就发现了商机,书店里面最赚钱的不是书籍,而是各种练习册和辅导教材。

想当年,房俊的书包足足有二十斤重。

学校发的书,压根就没几本,全特么是练习册。

苦,凭啥要自己一个人吃?

肯定要让别人也好好地尝一尝,每天刷题刷到半夜的滋味。

你以为这就完了?

别闹了,房某人正在给老李普及《思想政治》相关教育。

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在为大唐添砖加瓦。

他,就是要让大唐的学子们,享受到知识的力量;

他,就是想让大唐学子们,书包全都鼓起来;

他,就是想让大唐的学子们,领略到“练习册”的可怕。

“我有一个详细的办学规划。”房俊趁热打铁,“能让教育,彻底掌握在朝廷手里,也能让天下寒门子弟,都能读书识字。”

哈哈哈!

老李开怀大笑:

咱老李正想着办官学,规划计划就递上来了,果然是我老李的好贤婿。

朕这择婿的眼光,真特么英明睿智。

隋朝开科考,形式十分简单,基本就是面试和口试一样。

唐朝的时候,稍微优化升级,增加了策论、经史、诗赋、口试。

考生在当地考试合格之后,才会前往各大书院进修。

皇家书院仅限于京城的国子监、魏王李泰的崇文馆、太子李承乾的弘文馆。

这三个地方,只有勋贵子弟才能前来就读。

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前者是皇帝下诏;后者是每年一次的行科。

这些在房俊看来,就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如此简单的考试程序,书局拿什么挣钱?房俊那什么给考生加负?

“陛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你得把教育详细地分类啊。”

“想要从知识上打败关陇,首先得把教育程序优化一下。”

“比如,律法、天文、术数、农学、翻译、建筑等等科目分开,请专业的大儒进行授课。”

“教育要从启蒙抓起,从小就夯实根基,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什么都略懂一点儿,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就好像一个县令,不是写几篇牛逼的策论,就可以当官。他还要略懂农业、术数、法律以及简单的经济知识。如果只会写文章,其他的都狗屁不通,他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县呢?”

房俊的话,很有道理。

事实上,很多狗大户家的儿女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莫名地,老李想到了身在东宫的傻儿子。

老李就感觉自己,走过南,闯过北,茅坑后面喝过水;上过山、学过武,敢把佛陀喂老虎;左青龙,右白虎,耶稣头上打过鼓……

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是状元,那是天才中的天才,帝王中的帝王。

当爹的是英雄好汉,可傻儿子就不行了。

一个李元昌就把他哄得五迷三道的,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朕可是万人敬仰、英明睿智的天可汗陛下,绝不能让儿子在我身上抹黑。

等朕回去,立刻让李元昌那混蛋王八蛋,再禁足三个月。

此时此刻,老李就好像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认真听房俊讲课。

心里更是想傲娇地喊一嗓子:来人啊,把秀儿给朕砍了,给贤婿助助兴!

“好贤婿,具体一点的办法呢?”老李满是期待。

房俊随即,从启蒙教育开始,房俊说到了九年义务教育,而后是太学教育。

把教师这个职业,规划到民部,由朝廷按时发放月俸。

一句话就是,再穷不能穷了教育。

目不识丁的人才会被蛊惑,才会跟着造反者们瞎起哄。

当他们熟读识字,学习了文化,学习了思想政治以后,就知道谁才是那个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家里有余粮的好皇帝了。

老李目光闪烁,恨不得躺到房俊怀里撒泼打滚。

千言万语,最终都汇集成了四个鎏金大字:贤婿,牛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