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贞观风华 > 第96章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贞观风华 第96章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作者:打小我就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3:20 来源:小说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众人听闻,心中震撼。

他们明白为什么房俊一直阴沉着脸了,所有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诗词中,就好像有一股无名的力量,在警示他们,在唤醒他们。

薛老汉等人见他们不再践踏青苗,急忙吆喝着庄户们,一起进入田间,开始拯救青苗。

午后的阳光笼罩,这些庄户们显得很孤单很无助。

这一瞬间,敬婉君的眼里,房俊的形象、身躯、品德,瞬间变得高尚起来。

敬婉君懂了,为何房俊明明是宰辅之子,却还要吃那么多。

他也知道,房俊为什么要对着众人发疯了。

崔正道、赵敬童目光中带着无尽的钦佩,他们二人彻底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我说诗词乃是小道,你们都不屑于耳。”房俊声音凝重,“以天下为己任,为天下人谋福祉;匡扶山河盛兴社稷,让天下百姓,幼有所学,老有所养,心有所安……解放人民、翻身做主,这才是人间正道!”

房俊发泄了,他不在乎在场的人能不能听懂,他只知道自己还是不适合这个朝代,因为思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抱薪为民,心怀天下,兼济苍生……”赵敬童、崔正道第一个反应过来,对着房俊深深一躬身,“房兄,大道不孤,德必有邻,我二人誓当追随!”

几句话,如同炸雷在所有人耳边炸响。

“我懂了,我懂房公子的意思了。”

“或许很多人都懂了,只是他们不愿意去承认罢了。”

“大家都生在富贵人家,不考虑吃穿不在乎钱财。”

“可他们却忽视了,真正生养他们的,是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啊。”

“突然发现,庄户百姓才是最美的人。没有百姓的耕耘,吃啥?没有百姓的劳动,穿啥?吃穿都没了,还臭美啥?”

一场郊游,因为房俊的一首诗,彻底得到了升华。

至于以后的作用和熏陶,那就不是房俊说了算的了。

毕竟,狗改不了吃屎!

他要做的就是,自己先爽了。

众人一一上了马车,房俊拉住敬婉君的手,“我只是气不过,我也没资格去评论别人的人生。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夫君,我懂!”

看着敬婉君上了马车,目送他离开,房俊和崔正道二人约好了聚会的时间,也回到了公主府。

房俊坐在石凳上,他突然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

重活一回,不能只想着享受,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瞬间,房俊似乎找到了方向。

莲儿正在收拾房间,太过于专注,竟然没发现房俊进门。

直到房俊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这才急忙打招呼,“驸马爷,您回来了?”

“几日不见,我的莲儿似乎长大了很多。”房俊的目光落在莲儿高耸的胸脯上,“来,让二爷我给你检查检查身体。”

“哎呀!”一声绵音,莲儿羞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驸马爷,您回来就……要是让人看见了多不好。”

“那你想不想呀?”房俊把莲儿搂在怀里,上下其手,眨眼之间,莲儿就招架不住,全身瘫软地倒在房俊怀里。

剩下的,就一切自然了。不能写,写了就河蟹。

正所谓,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一个时辰后,房俊整理好衣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老话说得太对了,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莲儿相对于李漱而言,身体更加有柔韧度,房俊琢磨着要不要教她一套瑜伽的功夫,这样将来用起来,也更加舒服。

在房俊的言传身教之下,莲儿也是各种武艺样样精通。

唯一遗憾的是,这小妮子似乎对吃很执拗,总是控制不住地想咬上一口。

房俊系上玉带,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慢慢来吧,熟能生巧,当她习惯了,也就不去咬了。

…………

贞观八年,七月末。

天气突变,下了一场大雪。

气温也骤然下降。

中书省,房玄龄和六部尚书正在商讨机要。

幸亏老李有先见之明,让京兆境内各个州县囤积了很多过冬的物资,不然真的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冷空气。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今年的雪提前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抽空让李淳风卜一卦。”

“没**用。”窦静抿抿嘴,“老神棍那一套说辞,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卜卦不是目的。”房玄龄笑了笑,“重要的是一个心理安慰,就当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了。”

“也对。”众人哈哈大笑。

“自打贞观三年开始,这天气就邪性得很,还没到中秋,就下了半尺厚的雪。这秋不像秋,冬不像冬的,可真是苦了京兆的百姓。”

“我也搞不懂,老天爷到底是要干啥?陛下登基至今,励精图治,就想着让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要大汉盛世重现,可为何老天爷要降下这么多的灾祸?”

众人你一言我一义,还是老李的小迷弟侯君集开口,“诸位,外面有没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出来?如果关陇借机打压,说朝廷失德……我们恐怕要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了。”

民部尚书窦静捋了捋胡须,满脸淡定,“流言蜚语倒是没有,但已经有一部分流民,聚集在长安城外了。长安县令周桦骢,正在搭建帐篷、粥灶,准备安顿他们呢。”

咦?

刑部尚书李道宗擦了擦额头上的热汗,脱下了披在外面的狐裘,“房相,同样是烧炭,为何你中书省的政务房这么热?”

有了李道宗的提醒,其余人也发现了,这里的温度高得离谱,纷纷都脱下披风。

房玄龄也是一阵奇怪,立刻找来小吏,“炭价疯涨,省着点用。”

小吏一脸委屈,“相爷,没烧炭。”

“啊?”房玄龄等人全都懵逼了,“没烧炭烧的是什么?”

“相爷,您还是自己过来看吧。”

小吏引导众人来到了政务房的后厅,这里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里面一个小火炉烧得那叫一个旺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