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 > 第130章 曹操与曹睿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 第130章 曹操与曹睿

作者:陇东少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6:51 来源:小说旗

曹操合上书籍思忖道:“麋龙在襄樊之战前名不见经传,绑架孙权之后却突然崛起,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若只是打仗的话倒没什么,霍去病那种无师自通的天生统帅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麋龙天赋异禀也说不定。”

“但这小子不止是个优秀统帅,还是个商鞅那样的变法奇才,他提出的游击战理论和科举制度简直超越了咱们一个时代,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众人此前还真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被曹操一点拨顿时觉得不可思议。

是啊,一个纨绔怎么会突然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祖宗显灵了还是鬼神附体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科举制。

在场都是聪明人,很快明白过来曹操这是故意把他们往沟里引,连忙收摄心神回到问题本身。

华歆拜道:“大王,这本书籍在民间引起的反响很大,谴责麋龙的声音甚嚣尘上,咱们该如何处理?”

曹操知道这群人的心态,刚才就是故意岔开话题,借着这个时间思考问题,没想到这群老狐狸不中招,只好蹙眉应付。

“麋龙这事做的确实有些不地道,看看他的考试题目,《浅谈察举制的弊端与科举制的优点》,难道察举制没有优点只有弊端,科举制没有弊端只有优点?”

“这明显是掐头去尾避重就轻嘛,寡人觉得有必要写篇文章反驳他一下,对了,马钧那边纸造出来没有?”

众人无语了,现在是你在避重就轻啊大王。

我们在跟你讨论科举制,你老东拉西扯的做什么。

这群老狐狸算是看出来了,曹操压根不想讨论科举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在心底里对科举制是认同的,说不定已经在琢磨着怎么推行了。

死老头靠不住!

所以他们同样东拉西扯了几句便行礼告退。

等众人离去曹操才重新拿起书籍继续阅读,越看越觉得念头通达,看完扭头问道:“元仲(曹睿的字),你觉得察举制的弊端是什么?”

曹睿歪着脑袋思索片刻说道:“不够公平,孝廉需要有名望的人举荐,但有名望不代表有德行,况且人都有私心,举荐时肯定优先考虑自家子弟。”

“那种举贤不避仇的虽然也有,但太少了,根本撼动不了以权谋私的常态。”

曹操说道:“没错,当年祖父大业草创求才无门,只能靠荀令君举荐,但荀令君举荐的都是颖川人士,这些人抱成一团很快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对祖父各种掣肘,同时打击河北士族的袁绍旧部,双方闹的不可开交。”

“当年赤壁战败跟他们两家互相倾轧不无关系,士族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既是心腹也是大患。”

“所以祖父才广发求贤令,试图提拔寒门与士族对抗,事实证明根本行不通,寒门上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士族中寻找靠山,尽快将自己变成士族的一员。”

“元仲你说说,士族凭什么这么嚣张,他们的依仗是什么?”

曹睿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世袭。”

曹操摸着他的脑袋笑道:“没错,就是世袭,士族世代为官,实力地位不断积累,到最后就会发展成汝南袁氏那样的四世三公。”

“士族和皇权就相当于跷跷板的两端,士族强大皇权必然式微,久而久之遗祸无穷。”

“科举制却完美解决了这个威胁,虽然士族掌控着书籍,就算开设科举,士族对寒门依然有着碾压性的优势,但毕竟是为寒门开辟了一条晋升的通道。”

“这条通道可以让寒门看到希望,让因绝望而产生怨气的寒门庶民有个宣泄口,同时也能让士族感受到威胁。”

“想做官怎么办呢,好好读书呗,家中书籍再多也得读进脑子里。”

“有了科举,士族子弟就再也不能躺在家里等着举孝廉了,那怕你贵为丞相,儿子考不中也只能回家务农,孙子再考不中家族就完了。”

“此举跟汉高祖的迁豪令有异曲同工之妙,迁豪令是将全天下的豪族迁移到皇陵居住,让豪强无法再把持地方,从而让寒门庶民有了出头之日,借此让寒门跟士族能够互相流动。”

“大汉能快速崛起打败匈奴,迁豪令功不可没,但迁豪令虽然好用却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这需要帝王足够强势,连雄才大略的光武帝都不敢用,你祖父我更别说了,想都不敢想。”

“但科举制不同,只要推广下去很快就能收获一批拥护者,通过科举上位的官员肯定会支持科举,直到将察举制彻底清扫出去。”

“除之之外科举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天下有志之士快速吸引到帝王身旁,帝王再也不用放下身段去跟臣子求才了,明白吗?”

曹睿可是曹操最器重的孙子,将来还指望这个孙子继承曹家大业呢,若非如此他才懒的说这么多。

不过曹睿也确实聪明,直接说道:“明白,就目前来看科举制的优点有二,首先可以吸纳人才,让帝王摆脱对士族人才的依赖。”

“其次可以造成阶层流动,让庶民看到出头的希望,也让士族看到败落的危机,从根上解决士族威胁皇权的问题。”

曹操笑道:“没错,大汉若有科举制,咱们的陛下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曹睿担心的说道:“可是科举现在只是个提议,察举却根深蒂固,刚才那群人不会让科举制顺利推行的。”

曹操淡定的笑道:“树苗再小也有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天,大树再粗也有枯萎死亡的一天,科举制既然问世了就必然会推行下去,无非早晚的问题而已,祖父没时间了,科举的事只能交给你了。”

看着手中的书籍,曹操既兴奋又遗憾,兴奋的是终于找到了打击士族的良方,遗憾的是找到的太晚了。

这本书若早问世二十年,他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将科举制推行下去,但是现在,只能交给曹睿了。

曹睿点头保证,然后说道:“刘晔他们刚才过来肯定是想试探祖父的口风,甚至想逼祖父表态,见祖父你模棱两可只能另想他法了,估计这会正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对付麋龙呢。”

曹操揶揄道:“那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两种制度碰撞,不管谁胜受益的都是君王,所以你担心个锤子,安心看戏吧,把那个鱼饵递给我。”

“得嘞。”曹睿也收拾心情,投入到了垂钓大业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