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 > 第289章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这点刘备是真的担心。

要知道科举涉及的可是足以让士族用命去守护的核心利益,在这点上士族肯定会寸步不让的。

江南士族若是知道刘备私底下搞小动作玩阴的,肯定会立马向曹丕抛出橄榄枝,跟曹魏暗通款曲的。

皇帝谁当不是当,你让我们不好过,我们就让你这个皇帝当不了。

君不见当年的王莽,死的老惨了。

况且利用民间小报搞宣传这事也挺扯淡的,要知道民间小报都是士族开办的,你还没登报人家就先知道消息了,能让你顺利登吗?

届时非但登不了报,反而把自己的真实目的给暴露了,妥妥的自掘坟墓,没事找抽。

诸葛亮挥着羽扇成竹在胸的笑道:“在大汉肯定不能办,咱们可以派人前往中原,在曹魏腹地搞这方面的宣传。”

“呃……”刘备愣住,还能这样玩?

诸葛亮继续说道:“曹魏跟咱们大汉同宗同源,分家还不到一年,很多东西都是分不开的,在中原造势搞宣传效果一样,甚至可能更好,毕竟中原人口稠密,寒门士族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江南,在中原搞好了,江南说不定就不用搞了。”

士族也是有鄙视链的,中原的看不起关中和河北的,觉得自己是京畿的,天生就该高人一等。

关中和河北的又看不起江南的,江南的又看不起巴蜀的。

更重要的是长江以北的士族长期将江南士族排挤在外,很多事只要长江以北的士族做出决定,江南士族就没有发言权了,只负责执行。

毕竟江北代表的是朝廷。

刘备越想越觉得可行,捋须笑道:“不错不错,咱们要的只是为科举造势,在哪造无所谓,只要能把势造起来就成,咱们拿好处,让曹魏承担后果,此计甚妙。”

诸葛亮继续说道:“另外绣衣卫传回消息,说曹魏尚书令陈群向曹丕建议将察举制改为九品中正制。”

“那个所谓的九品中正制我看过,大意就是让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中正是官名)一人,大中正再推选小中正,推选出中正之后再由朝廷发一种人才调查表,该表将天下人才分为九等,由中正统一打分,再根据评分决定是升迁还是罢黜。”

刘备蹙眉道:“听着挺好的啊,有什么问题吗?”

诸葛亮苦笑道:“是挺好的,问题在于评分的权力在谁手里,州郡推选大中正,大中正举荐中中正和小中正,整个过程有朝廷什么事?”

“陛下不觉得这种做法跟周朝的分封制很像吗,只不过周朝分封的是土地,中正分封的是举荐人才的权力,真这么干了,以后谁有才谁无能,不都由士族说了算吗?”

“长此以往必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景象,士族永远是士族,寒门永远是寒门,庶民永远是庶民,整个天下就会彻底变成一潭死水,只能等着腐烂发臭。”

“毕竟士族再怎么堕落依旧是士族,寒门再怎么上进永远是寒门,士族不用担心因为堕落而败光家业沦为寒门或者庶民,寒门再怎么努力也打不破阶层的壁垒挤进士族群体,久而久之堕落的会越发堕落,上进的也会被绝望抹平棱角彻底放弃,努力不努力一个样,还努力个锤子。”

刘备一拳砸在桌案上愤恨骂道:“该死的陈群,其心可诛,曹丕答应了吗?”

刘备就是从底层杀上来的,太清楚一路走来的艰难。

寒门子弟本就很难,再被陈群这么一搞,连最后的希望也没了。

可以预见,九品中正制若真推行下去,天下绝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刘玄德。

诸葛亮说道:“曹丕将陈群的奏折留中不发,肯定还在犹豫,但我估计最后八成会同意,毕竟曹丕没有他爹的威望,想要中原稳定就必须向士族妥协。”

对于这个所谓的九品中正制,曹丕心里肯定不愿意,毕竟这是在瓜分皇帝的权力。

真这么搞了他可就变成周天子了,那样的话皇帝威严何在?

刘备蹙眉道:“丞相言之有理,只是咱们在这样的背景下跑去中原为科举搞宣传,会不会无意中帮了曹丕,毕竟有了科举这个威胁,士族就不敢做的太过分了。”

“不,陛下您错了。”诸葛亮说道:“正因为有科举这个威胁,曹魏士族才会更加迫切的逼着曹丕同意九品中正制,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试图利用科举出头的寒门士子,你们想利用科举取代我们,做梦。”

“这就好比两国交战,没有言和的可能,只有将一方彻底打死才算结束,士族会不遗余力的推行九品中正制,借此彻底打消朝廷和寒门推行科举制的念头。”

“咱们派人去曹魏搞宣传不是为了阻止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而是要利用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对比激化寒门与士子的矛盾,如此等将来陛下北伐成功一统天下,寒门子弟就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朝廷推行科举,再配上陛下荡平宇内形成的军威,科举推行水到渠成。”

刘备激动的胡须乱颤,兴奋说道:“还是丞相看的远,就按你的意思办,立刻派人去曹魏办报,对了,你有人选吗?”

诸葛亮说道:“有一个,就是那位曾在临湘刺杀灵玉,却被灵玉魅力征服当场自杀,并且喊出科举推行必定伴随尸山血海,既然要流血就从我开始的赵贞。”

刘备笑道:“此人朕知道,目前是罗县县令对吧?”

诸葛亮点头道:“陛下若是同意,臣立刻召赵贞回京委以重任。”

刘备点头道:“就按丞相说的办。”

“喏……”诸葛亮躬身领命,又跟刘备聊了会其他方面的政务便行礼告退。

心情大好的刘备拿起了刘禅送来的信,疑惑道:“这小子写什么了信封这么厚,难道良心发现,知道关心他老父亲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拆开信封,发现信是麋龙写来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吹胡子瞪眼的骂道:“这个逆子,是不是忘了自己还有个爹了?”

期待落空,心情总会是不好的。

刘备叹息着低头看信,没看几句便迫不及待的喊道:“快快快,快去把丞相叫回来。”

诸葛亮去而复返疑惑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刘备将信递给他说道:“看看这个,咱们的本意是让灵玉去南中避避风头,谁料这小子闲不住,竟然玩的这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