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 > 第348章 快速提高人口的策略

百官行礼告退,殿中很快便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

刘备摘下头上旒冠扔给身后侍女,走到台阶上坐下并拍了拍旁边,示意诸葛亮过来坐。

身为社会人,刘备可没那么多讲究,席地而坐乃是常事。

诸葛亮上前坐定,轻挥羽扇说道:“经此一事贵霜应该会老实许多,朝廷可以安安稳稳的赚几年钱了。”

“另外马三还说孟获在波调的书房中搜出了一幅贵霜疆域图,囊括的范围比大汉十三州加起来都大,这种沃土朝廷不能放任不管,得提前布局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

诸葛亮这样的读书人都明白一个地理常识,就是越往北越干旱荒凉,越往南雨水越充沛。

南方虽然炎热,但雨水充沛适合耕种,贵霜次大陆又多是平原,比山峦起伏的江南好太多了。

短短两年大汉就从贵霜搞到了五六百万石粮食,这还不算路上消耗以及孟获这次的缴获,可见那片土地有多肥沃。

土地这个宝贵财富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坐拥贵霜次大陆这种宝地的人但凡有点上进心都能快速发展起来,为防止贵霜日后对大汉造成威胁,大汉必须提前布局,先下手为强。

就算暂时无法彻底占领,也得先像始皇帝征服象郡,桂林,南海三郡那样将其打下来,让后人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存在。

始皇帝已经打好了模板,他们这群后人抄作业都抄不好的话就太对不起祖宗了。

刘备思忖道:“你说的很对,我也特别赞成灵玉在班度城划分租界,建立国中之国,在贵霜腹心不断扩张的想法,但还是太慢,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人口啊。”

孟获生擒波调的事也给他提了个醒,让他对麋龙那个“要地不要人”的提议多了些理解。

冠军侯说的对,边疆地区汉人的占比越低就越动荡,占比越高就越稳定,想稳住贵霜就必须多迁些汉人过去,尽可能的稀释贵霜的当地人口。

但大汉目前的人口太少了,与曹魏加起来不到两千万,就算全迁到贵霜去也对贵霜造不成实质性伤害啊。

还是得生。

刘备思忖道:“你说咱们采用高祖皇帝的办法,将女孩的成亲年龄调整到十五岁,不成亲就加税怎么样?”

大汉立国之初,天下的人口比现在还少,高祖皇帝刘邦为快速恢复人口特意规定,女孩十五岁之前必须成亲,超过十五岁未成亲者需要缴纳巨额罚款,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单身税。

政令一出,女孩的父母为了避税想方设法的将女孩提前嫁了出去。

这个办法虽然有效,却坑苦了天下的女孩子。

“万万不可。”诸葛亮连忙拒绝道:“现在大汉女多男少,男人不够你嫁给谁去,想出嫁也得有人娶不是。”

“另外臣跟灵玉曾经聊过此事,灵玉说不管男女,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二十到三十岁,太早的话因为身体未长成,很容易出现难产,造成一尸两命的局面,这个说法我也跟温慈神医证实过,是真的。”

刘备惊呼道:“二十岁,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老刘现在恨不得女孩第一天成亲第二天就生育,怎么可能等到二十岁?

资本家的嘴脸暴露无遗。

诸葛亮继续道:“灵玉还说,大汉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不是生的太少,而是夭折率太高,一对夫妻生十个孩子,能顺利长大五个就烧高香了,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这个夭折率确实过分了些。”

刘备苦笑道:“这点确实是个问题,但有什么办法呢,无力改变啊!”

“能改变。”诸葛亮说道:“影响人口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粮食二是医术,有足够的粮食,父母就有底气多生孩子,有足够的大夫和药铺,生下来的孩子就不至于没成长起来就被小小的伤寒给带走。”

“有贵霜那片土地在,大汉暂时不缺粮食,那就从医术上下功夫吧,按照灵玉的提议多建医院,多培养医学生,甚至编写和完善那个什么《赤脚医生手册》,让老百姓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贵霜的土地表面看跟大汉的底层百姓没关系,实际上嘛……

朝廷向百姓征税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维持运转的,税收高低取决于朝廷的需求多大。

现在有了贵霜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朝廷对大汉百姓的需求就降低了。

打个比方,朝廷每年需要一百钱维持运转,以前这一百钱都需要百姓老来出,现在朝廷开拓了财源,从贵霜赚到了五十钱,那么大汉百姓只需再向朝廷提供五十钱就可以了,等于负担减轻了一半。

而且轻徭薄赋,让利百姓可是老刘家的传统,刘备又素来仁义,赋税能少收肯定不会多收。

如此一来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有了余钱的百姓既敢敞开了生孩子,为朝廷贡献人口,又敢大胆花钱,为朝廷提升经济,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开发贵霜是个全民受益的事情,区别只在于谁赚的多,谁拿的少而已。

刘备笑道:“这倒是个思路,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医疗是吧,既然此举能快速提高人口就大力发展吧,给温慈神医拨笔钱粮,剩下的事让他看着办,咱们不懂医术就别跟着瞎掺和了。”

诸葛亮点头道:“待会我就去找温神医,跟他尽快商议个对策出来。”

“还有件事,灵玉让孟获担任常驻贵霜的汉使,此人虽然做的不错,但毕竟久居南中不服王化,而且自身也不检点,跟南希公主不清不楚的,在贵霜待久了我怕这小子起别的心思,还是得想个办法出来。”

刘备摇头道:“这好办,采用流官制度,驻贵霜大使三五年一换就行了。”

“其实处理这种化外之地的最好办法还是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可惜朕子嗣单薄,刘永刘理都太小了,他们若是成年,派往贵霜最合适。”

提起这事刘备就一阵心酸,曹操孙权创业的时候都有宗族帮助,唯独他始终在单打独斗,孤零零的像个被抛弃的孩子。

其实他们涿郡刘氏也是当世大族,本地有名的郡望,祖上也曾出过三公九卿之类的高官,问题在于他刘备是庶出啊。

出身好的话也不至于混到织席贩履的地步不是。

以前族中不可能投资他这个庶出子弟,能送他去读书就算开恩了,现在自己做出成绩了,可以光耀门楣了。

问题是他在江南,涿郡刘氏在河北啊,双方隔着长江黄河根本见不了面,估计涿郡刘氏在外面都不敢提他这位有出息的子孙,毕竟那里是曹魏的地盘。

想到这里,刘备脸色不善的说道:“现在万事俱备,是不是可以北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