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112章 科技助推了考古,考古丰满了历史

江海潜寻 第112章 科技助推了考古,考古丰满了历史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年节的气氛热烈而祥和,团聚的主题一再被渲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初六这日,南京南站,客流量仍然很大,摩肩擦踵之间,竟把人热出了汗。

郭超仁、梁宽出了车站,坐上地铁便奔明孝陵而去。

往日里,明孝陵人流如织,历史的厚重和秀美的山水交相辉映,总能带给游人别样的体会,他们或缅怀历史,或打卡留念,生活也因之摆脱了平日的庸常。

可能是因明孝陵的肃穆,与年节的气氛不甚相符,所以今天游客不多,正适合几个约见的学人在此闲聊漫步。

何况,他们对“长江口四号”沉船的船主,初步判断为钱鹤皋,因此在明孝陵约见,也很应景,别有一种浪漫情致。

紫金山下,雪后初霁。来到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倏尔只觉神清气爽。

必经之路上,有相向而立的巍峨石像。这是夏至清和郭超仁、梁宽约见的地方。

地方空旷,郭超仁、梁宽还没走近,便听到年轻夫妇和小女孩的嬉闹声。

郭超仁不作他想,梁宽也有些惊喜:“看来,我师妹也来了!”

走近一些,分明看到,一对母女正捡着石像下未化尽的雪,在攒着雪球,掷来掷去,互相取乐。

而夏至清并不参与其中,只微笑着站在一旁,欣赏妻女的亲密互动。

梁宽忙唤道:“珊珊!夏老师!”

五人相见,一边说笑一边看风景。

浮云苍狗,风雪如刀。

纵然经历了六百余年的沧桑巨变,建筑也有不少毁于兵燹之中,但陵寝依然有着恢弘的气势,布局也很严谨,地下墓宫一如当年。

夏至清当起了临时导游:“墓区建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神道部分和主体部分。我们现在走的是神道部分,在石像路我们见面之前,已经走过了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

走完石像路,接着可以看到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从棂星门往东北走,就能看到陵园的主体部分了。”

出了棂星门,可以看到,金水桥、孝陵门、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等一干建筑,都是按中轴线而设的。

游玩之时,梁宽突然想起一事,宝城墙体前些年出现了小面积坍塌,造成墙面剥落、局部裂缝的现象。

他便问金珊珊:“师妹,我有好些年没过来了。宝城这边修复得怎么样啊?”

提到修复,尽管不是金银器的修复,金珊珊也有很大的兴趣,她忙说:“市文物部门投资了三百多万元,最后选定了东南大学古建筑学家的方案,整平了墙面,缝合了裂缝,已经变形的墙体最费功夫,不只要修补,还要做防水防渗的工作。总的来说,外观上,按‘修旧如旧’的原则。”

“哦!”

“那边,”金珊珊往不远处的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指过去,“新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游客登上宝顶,俯瞰明孝陵的全貌。”

梁宽笑起来:“游客们都对‘龙脉’很好奇。”

“确实,帝王将相、文治武功,总是受到普罗大众的关注。事实上,历史不只是他们造就的,”夏至清接口道,“在我看来,寻常百姓、小人物同样值得关注。就比如眼前的明孝陵,呈现出来的是恢宏的气势,严谨的布局,可是我们能不能多思考一下,修建明孝陵的工匠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

郭超仁点点头:“以前的历史学者,更喜欢宏旨大论,现在也重视起微观和细枝末节来。”

他记得,有一位学者便从巾帽变迁的角度,去透析五代十国的历史。

夏至清深有同感,因为他也在做这种“见微知着”的事。

“其实,研究观点和角度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考古学推动的。比如说,新出了什么文物,尤其是墓志,都指向了一个个小人物,一个个细节。所以,得谢谢考古学。”

“这倒是。要这么说的话,考古学也有要感谢的,要谢谢越来越发达的科技。”

二人相视一笑。

人民创造了科技,科技助推了考古,考古丰满了历史,历史又铭记了人民,多么美妙的。

“突然想起领导人说的话,”夏至清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是的,2018年,领导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他还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都来自于人民。

言及此,正在读小学的夏金玉突然插言:“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奇迹正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众人愣了愣,都笑了起来,梁宽摸摸夏金玉的小脑瓜子:“真不错呀,你背得这个?”

夏金玉笑得明媚而自信:“那当然啦,梁叔叔!爸爸给我看过这段材料!我背下来了!”

嚯,这记性不得了。这才多大的小娃娃呀!

像是为了表现自己,夏金玉又指着来时的路,说:“刚刚我就想说的,不只是宝城修过,下马坊也修过。”

“哦?”梁宽笑眯眯,“什么时候的事?”

“2023年的事,春夏之间,四个月就完工了。我在图书馆里看过资料。”

“哦!好棒呀!”

夏金玉认真地说:“叔叔们刚刚说到‘科技对考古、历史的作用,我就想到,在那次修缮中,工程师们就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消除了下马坊的安全隐患。今天跟叔叔们出来逛明孝陵,真是获益匪浅呢!”

听了这话,郭超仁心中感动,摸摸她小脑瓜子:“获益匪浅的,是叔叔们!”

他又对夏至清、金珊珊说:“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