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92章 省鳔

江海潜寻 第92章 省鳔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电话接听中,响了好一阵,对方才接起来。

“喂?”

“高老师,我是梁宽。”

“我知道,号码存着呢。”

电话那头,高盛老师很高兴。师生俩互相问候了一番,梁宽才向他问起“省鳔”的技艺。

“这个么,你就问对人了。我修复了一组嵌宝镂金的清代家具,跟木匠师傅交流过。”

跟梁宽讲完要点后,高盛关心起梁宽的工作来:“上次,我听你说,在‘长江口四号’这个项目里,也出水了一些金银器。怎么?你最近在做修复工作吗?”

“是的,金器还好,但有一些银器,氧化程度有点严重,我还没完全处理好。”

“对了,你还是用的传统方式来去污还原吗?”高盛问。

梁宽吃不准老师的意思,只能“嗯”了一声。

为了还原银饰的光泽,传统的方法是以“化学腐蚀”的原理,使用硝酸盐类的洗银水,让其回归光亮。因为洗银水腐蚀性强,操作时要避免双手直接接触。

再一个方法,则是用盐、铝箔纸、沸水为配方,先用小锅煮沸水,再在底部铺铝箔纸,再投入一定比例的盐。这个做法,依据的是“电解反应”的原理。

如果担心强度太大,可以把盐换成弱碱性的小苏打。

这几种方法都很好用,但有一点不足的是,因为要用到化学试剂,有可能会损害文物。

“这样,现在还是王副所长主持工作吧?我去和王副所长说一说,我来推广一下新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会对银制品造成任何损害。”

梁宽顿觉惊喜:“那太好了,高老师,你什么时候过来?哦,王副所长,现在是所长了。”

高盛愣了一秒才笑道:“呀,那挺好的啊!这个老王,也太低调了,都不说一声!”

又聊了几分钟,高盛挂了电话,去和王逸少沟通。

梁宽则把先前记在脑子里的干货整理出来,再复制粘贴发给郭超仁。

郭超仁的电脑微信闪了闪,他喝了口茶,点开微信,只见梁宽发过来的是很详细的资料——

在榫卯接合处,空隙要特别小,以便于榫头插\/入卯眼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具体表现为“似见亮似不见亮”,就是说榫头插\/入一半时,匠人透过卯眼,刚刚能看到榫头的缝隙。

使鳔的时候,要有“两口鳔”的概念。这是说,榫头和榫眼两边都要抹到,而且必须趁鳔热的时候去抹,这么做胶才能更充分地渗进去。

使鳔的工具比较特别,不能用毛笔、刷子,而要用“鳔棍”,这是一藤条,粗细和圆珠笔头差不多。制作“鳔棍”的时候,匠人们先用热水泡开藤尖,再用锤把藤尖砸成毛笔头一样的形状,最后再蘸鱼鳔胶,往卯眼里抹,

在不同的季节,要调出稀稠不同的鱼鳔胶,总的来说,是“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因为冬天寒凉,鳔容易凝固,所以不能浓稠;反过来,夏天热量不易流散,鱼鳔胶就应该浓稠一些;至于春秋二季,稀稠程度要适中,以刚刚能拉出线为宜。

综上所述,“省鳔”的技艺要点为:空隙小、两边抹、趁热抹、用鳔棍、注意季节特点。

(对了,高老师还说,冷却后凝成固体的鱼鳔胶,可以储存起来。后面再使用的时候,要先用温水泡发,再重新熬制,也需要隔水熬三个小时。)

看完资料,郭超仁心生佩服,不由赞道:“匠人们摸索出的这一套,真是厉害。梁师兄归纳得也很好!”

那一头,耿岳在忙着做资料,没听到郭超仁说的话。郭超仁便把资料转发给他,提醒他看。

耿岳看完后,有一个疑问:“我能理解用毛笔、刷子会比较费胶,但为什么被热水泡过、砸过的藤尖,就更好用呢?”

他看过郭超仁修复瓷器,用的是很纤细的毛笔。

郭超仁脱口而出:“因为怕掉毛啊。修复瓷器的时候,我们握着瓷器的截面,操作起来很方便,就算毛笔掉了毛,也很容易处理。但是,榫卯不一样,如果毛掉里面了,会影响鱼鳔胶的黏合性。”

耿岳笑:“抓重点啊!重点是,被热水泡过、砸过的藤尖,好在哪里?”

“哦,这个啊,我想想,”郭超仁敲敲脑袋,“用热水泡过了,藤尖就会变软,像毛笔一样;至于说为什么砸……”

“对呀,为什么是砸,不是剪?”

“我去,你这是打破砂锅啊!”

“求真嘛!”

“那我问梁师兄?”郭超仁准备打字,却又突然刹住,“算了,实践出真知,我自己砸一砸不就知道了?”

耿岳也觉得不错,二人便打定主意,要亲自做一下实验。

说起梁宽和他的高老师,耿岳有些好奇:“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这位高老师,不是一直在江宁大学工作吗?她怎么会是梁宽的老师?”

梁宽比郭超仁大两届,他们都在上海上大学。

“我们是考古系的,系里有一些课程缺乏师资力量,就会聘请兄弟学校的专业老师,来上一门选修课。”

“哦,明白了。”

“之前本来有一个教授金属修复的老师,他辞职不干了,学校就想从江宁大学挖高老师过来,可是挖不动,”郭超仁笑道,“就只能请他来救火了。也就教了一年半,刚好就是梁师兄在的时候。”

“难怪,原来有这么个渊源。”

“是啊,我修的是陶瓷器修复,不过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跟高老师学一学。”

正因为梁宽很入高老师的眼,所以他主修了金属修复,技术很过硬,这也成了他应聘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的一个特长项。

耿岳沉默了一下,暗道:这个所里,每个人都有安身立命之术。有的擅长陶瓷器修复,有的谙熟于金属修复,有的会做船模,有的能检测成分……

而他,这两年的时光里,虽然学会了制图,但还说不上是什么专长。

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