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逐龙少年志 > 第147章 楚曲与秦风

逐龙少年志 第147章 楚曲与秦风

作者:关中闲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7:59 来源:小说旗

三河地区,行军途中。

刘邦骑马走了几日,渐渐有些吃不消了。

随军出战的内侍、黄门令,以及陈平、周勃、夏侯婴等人一再走到马前,劝他坐进马车里,可是刘邦却一再摆手,全部都给拒绝了。

越往北走,道路越坚硬,秋草上的霜花越明显。

刘邦看着眼前这一片萧索,始终心事重重的。

赵相国周昌第一次来长安报信的时候,刘邦曾告诉他返回赵国后,要及时告知代、赵两地百姓,汉军只杀叛乱之人,对于无辜牵连进来的百姓既往不咎,一概不难为。可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策略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代、赵两地的百姓大多在陈豨、王黄等人无休止的劫掠、袭扰下成了流民、贼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代、赵两地的百姓全是刘邦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子民在大汉天下大定之后,还会妻离子散、颠沛流离,刘邦心里实在不是滋味,甚至充满了浓浓的愧疚。

想当初自己在沛县起兵,也不过是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打算为自己、为跟着他的那帮兄弟们,还有他们的老婆孩子闯出一条活路。可是,这条活路怎么这么难走啊!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十月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二年了。这十二年中血雨腥风,无数人像稻草一样倒了下去,天下却还是这么乱!“天下苦秦久矣!”刘邦冷不丁就想起了在反秦战争中,说过无数遍的话。然而,此刻仔细琢磨一番,他竟品咂出了别样滋味。天下苦的并不是秦,而是离乱,是没法过日子!

“来啊,有没有会楚调的,给朕唱两句!”

心中实在烦闷,刘邦在马上喊了一嗓子。

追随在他左右的禁卫军中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过了好久,才有人小心翼翼地说:“启禀陛下,楚调没人会,小将倒是会唱几句诗。”

“唱诗,嗯?”刘邦感到非常惊讶,立刻扭过脖子,寻声望了出去,望见的却是一个魁梧的汉子。

“汉军中竟有此等人物,何愁陈豨不破,好,朕大悦!”刘邦打量了汉子一眼,连连点头,提高声音问:“敢问壮士,你的诗可有名?”

“启禀陛下,小人幼年识字时,先生曾说此诗叫《无衣》。”

汉子走出禁军队伍,跪在刘邦马前磕了个头,面伏于地说。

刘邦早年也曾在外黄游学,与张耳等名士结交,对于儒学虽不能侃侃而谈,却也有所涉猎。听到“无衣”二字,他便知道壮汉要唱的诗出自儒学典籍《诗经》中的《秦风》,也就是秦人的乡野小调。

“原来是秦风啊……”愣怔了片刻,刘邦喃喃地自语,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自己才离开沛县多少年啊,军中竟没人会唱家乡的楚调了,取而代之的却成了秦风……“除了他,还有谁,谁,谁还会唱这首《无衣》?”刘邦实在不甘心,便望着五千禁军,望着身后那号称三十万,实际只有八万的汉军将士大声喝问。

“我!”

“我们!”

片刻间,无数人给出了回答,声音竟震天的响。

“那好,好,很好,楚曲也罢,秦风也好,都是朕的,这天下都是朕的!”情绪激动之下,刘邦的泪水竟夺眶而出。不过,他并不在乎这些,而是用更高的,足以响彻寰宇的声音大喊:“唱,都给朕一同唱,朕要这首《无衣》唱到赵、代两地,唱到匈奴王的大帐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接到刘邦的旨意,壮汉从地上爬了起来,稍稍酝酿了一下,便第一个唱了起来,紧接着,从禁军开始,整个汉军队伍都唱起了同一首诗。汉军正在经过的原本就是一处荒僻、空旷的山梁,此时歌声一起,瞬间便传到了极远的地方。汉军的士气也为之一振。

“陛下,燕国有异,这是卢绾送来的奏报!”刘邦刚刚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在马上坐正身子,陈平就急匆匆地打着马跑到了他跟前。

“卢绾不是早几日就出兵了嘛,按照正常情形,如今应该已经到了赵代两国的地界上,怎么会突然出了异常?”刘邦目露疑惑,勒紧马缰,接过陈平递过来的奏章翻看起来。“真是岂有此理!”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刘邦就将奏章摔在了地上,怒不可遏地暴吼:“他娘的卢绾,可真有意,好巧不巧,偏偏在他行军至代、赵、燕三国的边界上,燕国都城就出了事!还说什么蓟城在短时间内突然涌现出大批不明身份之人,哼,陈军师,朕倒是要问问你,这事情你敢相信吗?”

“臣对此事也非常怀疑,只是……”陈平站在马前,斜眼瞟了着刘邦,欲言又止,最后拱了拱手说:“天下诸王中,燕王可是第一个出兵的,相比于早早就叫嚷着国中闹土匪的齐王肥,还有迟迟不肯出兵的梁王彭越,已经好得太多了,人常说‘瓜田不纳履,李不正冠’,臣斗胆说一句,纵使燕王再愚蠢,也不至于在三国交界处,这么敏感的地方向您请旨,臣料想燕国可能真的出了什么异常之事。”

“嗯,军师所言,倒有几分道理。”

刘邦的怒气终于消解了一些,语气也变得平和了:“劳烦军师屈屈尊,帮朕把奏章捡起来,朕再详细看看。”

“喏!”陈平赶忙从挂了霜的枯草中捡起奏章,用衣服擦了擦沾在上面的灰土,重新递给了刘邦。

“这卢绾倒是没有蠢透。”接连把奏章看了三四遍后,刘邦终于再次开口了:“他没有盲目回防,而是先请示朕的旨意,倒是懂点规矩,陈军师,依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答复?”

“臣以为陛下在答复之前,应当先设法核实蓟城目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明察秋毫。”陈平意味深长地说。

“这有何难,来人!向蓟城派出探马,暗查城中现状。”

“喏!”

刘邦一声令下,很快就有一队哨骑从大队伍中分出,直奔蓟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