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269章 能否让汉斯改变一些中立的想法?

“想不到在遥远的东方,还能看到一支坦克部队,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有坦克加持,击败不可一世的日军师团就不是问题了,仅一眼就解答了我大部分疑惑。”

豪森是个善谈的人,不断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说的口干舌燥了,才给张宪插话的机会。

“区区日寇,当然不值一提。只要提供给我们足够的装备,哪怕同等规模的枪械跟火炮,小鬼子必败无疑。”

说到这里,张宪也自嘲的笑笑不说话。

他也非常清楚,双方之差距,不就是差在了武器装备上嘛。

想要拉齐装备,这可有点难度,总归而言工业底子太差,没人可以给你源源不断的输送装备,必须靠自身完成自产。

靠人不如靠己,靠天不如自强。

周卫国往前一步,与豪森上校交流,他也曾在古德里安指导下学习机械化作战的战术。

对方的闪电战的战术构想,值得所有的军官学习。

一听是同一个专家的学生,豪森忍不住增加了一些好奇心,得知周卫国又是赛克特、安托斯科尔兹内的学生,内心里是有点小惊讶的。

“如此优秀的军官加盟,张将军的麾下真是人才济济啊。”

进入巨野指挥部,一张标准的沙盘图上分出了红蓝双方的攻守局势。

按照汉斯帝国与日寇的协议,将在本月撤走所有的军事顾问,并终止对天朝的武器出售。

豪森能够争取的是等徐城大战结束再回国,他很想看到这场会战的结果。

是日军打穿津浦铁路、平汉铁路,还是让对方陷入战争的泥潭,这需要进一步观察。

前者,会让汉斯帝国下定决心与鬼子签订合作协议。

后者则会让他们考虑保持中立的态度。

这一仗影响很大,如果小鬼子战败了,那些中立的列强可能都会出面,从中立状态转变,趁机夺取好处,向作战的双方刮肉。

事关大局,汉斯的军事顾问很想了解一下,接下来张宪准备怎么打,如何应对眼下的大会战。

“听豪森上校的意思,似乎我们的决策还关乎大局,难道打赢了这场战斗,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支持吗?”

“我并不认为列国会因为贫穷弱小的我们,去跟东洋鬼子站在对立面。”

“这不符合你们的利益,也不符合你们的人设,列强是没有好东西的。”

“贵国无外乎是想在夹缝中,争得利益罢了,想要黄金矿产,想要我们的钨矿跟桐油,想要我们的命。”

张宪话语直接,才不需要所谓的怜悯呢。

汉斯之所以给我们大开方便之门,还不是因为第一赛季他们输了,受条约限制,只能把东西卖给我们,卖的还都是几年前的旧货。

新式的战机,连提都不提。

还要摆出一副救世者的态度,看我们的表现,再考虑施舍我们一些怜悯吗?

想到这里,张宪的表情骤变。

对这位汉斯上校的好感降低,摆出送客的态度。

“送你们一句话,与虎谋皮,必死无疑!”

张宪的突然冷脸,给汉斯上校整懵逼了,咋回事啊,刚刚不是聊的挺好吗。

一句话没说对,把天给聊死了。

豪森忙挽回话题,向张宪解释道:

“我想这里边肯定是有误会的,汉斯致力于双方调停,并愿意提供允许范围内的帮助,希望能感受到我们的善意。”

“也希望能理解我们的不便,天朝有句话叫鞭长莫及,我想这很符合我们的处境。”

“商船无法到港靠岸,汉斯帝国所能提供的援助有限,还请诸位军官谅解。”

“若是能够打通沿海港口,我能够保证,会有持续的军火运输过来的。”

张宪眉头一动,脑子里有很多思绪调整,日寇的主力师团集结在徐城,如果调转兵力猛攻鲁中、胶东。

是否有奇效?

鲁中地形适合坚守,可以很好的割裂华北与华中的鬼子,切断津浦线。

胶东贴近港口,一旦打通并守下来,对整个作战局面都有帮助,列强的物资可以通过港口进入国内。

德械不德械的暂且不提,因为用不了多久,汉斯自己也无暇关注这边。

如能提前争取拿到美械装备,对整个作战的局面还是有较大帮助的。

张宪调整作战的意图越发强烈,徐城丢失与否,重要性就没那么大了。

将豫东、苏中等地区让给鬼子,他们有足够的兵力驻防吗?

平原地带无险可守,随时都能抢回来,夺回来。

相较于黄河、山区丘陵地带的地形优势,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是最重要的了。

豪森的一句话,让张宪的思路发生了巨大转变。

可以考虑在沂蒙山区投入游击作战部队,由特战营牵头,周卫国指挥。

充分利用山区特点,对周边日寇进行重点打击。

另安排重兵,计划夺取济州、泰安,与山区连成一片,借地形之险与敌对峙。

游击部队不是游击队。

战术游击的目的是牵扯鬼子精力,以一部兵力牵扯多股日军。

这正是特战营擅长的任务。

周卫国已经审查了新一营,除了个别人有嫌疑外,其他的老兵都可以收编入特战营。

其中的几个女人、伤兵、随从人员,怀疑的成分居多,建议直接看管起来。

打仗就打仗,带女人可算兵家之大忌。

这一点同意,有嫌疑的,宁可冤枉了,也绝不轻易放过,全部看管。

所需的军械物资,配备齐全之后,当天就安排周卫国带人潜入鬼子占领区。

北部泰安、梁山、东平等县的守备兵力很薄弱,最适合渗透压进。

新五军在运河一线,与大阪师团对峙。

41军则需要考虑直接出击,向鲁中进军,试一试鬼子的态度。

两线同步作战。

张大彪的34师持续给徐城北部的鬼子师团施压,绑定114师团、矶谷师团,牵扯这两部的精力。

主要的进攻方向从徐城北部,变更为鲁中地带。

张宪的指挥水平已经有非常大的提升了,双线做兵力部署,轻车熟路。

新的兵力调动命令下达,处在聊城地带的130师也向黄河一线压进,配合41军向鲁中各县进攻。

鬼子在县城防守的兵力以中队、大队为主。

只要不调机动师团过去,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小型据点。

第五集团军的突然变阵,率先打破了双方之间的攻防态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