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279章 战略调整,提升2名将4良将

鬼子拿下徐城之后,还未有进一步的动作。

战略的预期结果跟实际有点不一样,方面军司令部、陆军总部都是一种懵逼状态。

期望达成的目标是歼灭第五战区主力,打通津浦、平汉铁路线,一举摧毁支那军的反抗之心。

小鬼子是想在这里打一场决战的。

调动20余万兵力,将**的主力全部歼灭于此,一战定胜负。

战略目标没有达成,损失还有点吃不消。

最最最关键的是给统帅部又打出自信来了,打来打去,不还是1:1的战损比吗。

趁机向各列强展示了实力,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出售一些军火。

汉斯帝国这里需要重新考虑与鬼子的合作协议。

北部的苏主动牵头,称愿意给统帅部提供苏械武器装备。

之所以愿意给装备,既有关系上的缓和,也有战略上的利用。我们牵扯越多的鬼子师团,则远东必然安全。

小鬼子关东军虎视眈眈的,随时想着北进,给远东军的压力很大。

卖一批装备给统帅部,既可以牵扯日寇兵力,还能赚一笔军费,去去库存,何乐而不为呢。

计划出售5个军的苏械装备,包含飞机、火炮、轻重机枪等。

至于鹰、日不落这些列强,对徐城会战的胜负没啥感觉。

他们的目的是发战争财,才不管鬼子是不是侵略。

只要能从小鬼子手上赚取大量的储备金,这就够了。

大家之间以利益相关,千万别谈感情,根本谈不起。

鬼子暂无动作,张宪的指挥部未雨绸缪,其本人相对轻松了两天,持续跟进鲁中、胶东、华北的战事。

持续向北、向东反扑。

目前局势图如下:目前势力范围,主要涵盖晋、冀、鲁、豫 计划将北部推进至直隶府周边,给鬼子第一军施加压力。

如鬼子不继续增兵,那不好意思,张宪是准备拿回北平、津门等地的。

主要的作战调整为北进、东扰、南守。

北部以期拿下大片平原地带,这些地方小鬼子也比较头疼。

安排驻兵吧,必然要分散兵力。不安排驻军,又没办法掌握地方。扶持的伪军汉奸等,还不足以跟张宪的调整师作对。

东部则持续骚扰沿海周边,保持敌后方的活跃兵力,逼迫鬼子必须安排中队、大队级别兵力防守,持续给对方放血。

南部则以陇海线为主进行坚守,不给鬼子轻易逼近的机会。

以黄河为险,华北、华中平原为翼,进行兵力辐射,进可攻,退可守。

以太行山为根,石门、安阳、太源等城作为大后方,提供稳定的军械、粮草、兵员。

以鲁中为刺,扎入敌占区,逼着鬼子持续在沿海增兵。

接下来的主要作战重点,分别是楚云飞逼近直隶府,以直隶府作为与敌决战的根本所在。

冯占海拿下德、沧运河沿线,以大运河重新构建津浦线的防御策略。

东部以大运河为险,中部以黄河为险,西部以太行山为险,东部以泰、鲁、沂、蒙等丘陵为险。

整个地盘还是比较稳固的,只要按照张宪的部署推进下来,鬼子四五个甲种师团进来,绝对是掀不起风浪的,很可能有去无回。

接下来盘点各军兵力情况,以及基层军官的提升问题。

主力调整师的师长必须是良将水平。

各主力团的上校团长保底一张低级军官经验书,能够把战术水平提升至鬼子佐官水平。

曾万中的第三军、楚云飞的47军(推荐89师纳入47军,举荐楚云飞为副军长)、张大彪的45军、以及张宪亲自带的53军。

这几位军长级人选,必须是名将水平。

目前有中级经验书12章,考虑给张大彪、楚云飞两人进行提升,将两个人的火力为王、人海战术的天赋进一步加强。

低级军官经验书36章,计划提升寸之奇、廖书浇、冯占海、朱红勋四人,耗费24张低级军官经验书。

剩下12张分别给主力团长进行提升。

之所以给廖书浇提升,原因有两点,张宪需要一个合格的参谋人员,而不是只会拍马屁的。

第二点,廖书浇是手下人当中唯一会主动拍马屁的。

看一下具体局面,筹备一个军官速成班,他张宪亲自为大家授课,进行短期的速成提升。

也算给自己培养直接的班底,以两位名将为左膀右臂,以8位良将作为心腹人选,以其他指挥平平的作为骨干团长。

从上到下是可以成体系存在的。

也有助于张宪对各军的持续掌握,始终将部队握在手心当中。

签到至24天,补充近10天的奖励情况。

奖励欧宝卡车199辆,燃油5000吨!

奖励挎斗摩托车600辆,燃油6000吨!

奖励汤姆逊冲锋枪4000支,子弹400万发!

奖励春田步枪9999支,子弹200万发!

奖励通用机枪600挺(mg34),机枪子弹600万发!

奖励水冷重机枪300挺,机枪子弹600万发!

奖励105毫米榴弹炮(德械)36门,炮弹18万发!

奖励150毫米榴弹炮12门,炮弹12万发!

奖励105毫米榴弹炮36门,炮弹18万发!

奖励150毫米榴弹炮12门,炮弹12万发!

晋升为战区副司令后,每日签到的奖励也提升很大,奖励的军械数量增加,质量也有所增加。

在每日的签到中竟然拿到了首次满月签到的奖励,105榴弹炮72门,150毫米榴弹炮24门。

张宪本人对于德械的这两款榴弹炮尤其喜欢,主要是其质量好,结实耐用。性能优越不优越的另算,机动性得满足作战需要。

这两款炮都不算先进的火炮,射程中规中矩,但确实可以配置到师,搭配调整师来使用。

105榴弹炮1.5吨,手上有大量的车辆可以实现牵引或者运输,再不济用挽马也能拖拽。

至于150不用多提了,已经解释过它可以拆卸成两部分来实现机动。

帝国成长手册签到给你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符合战场需要的。

以目前的路基条件跟运输水平,结实耐用的德械榴弹炮就挺好,多了这几十门大炮,更能提升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

可以将榴弹炮重新整编,编成6个炮团,单独进行炮火支援。

每个炮团辖105炮16门,150炮6门。

按照标准的一个连四门105炮,配置4个炮兵连,再加3个150毫米榴弹炮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