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294章 给张长官说个媒

一顿饭而已,还整得这么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这个刘江波闹什么幺蛾子。

刘市长可不简单,家里有实力是一方面,本人能够豪赌上张宪的船也是眼光独到。

今夜有不少人托关系,哪怕花费重金,找礼物,也要把军校子弟送过来参加晚宴,只为了能够在张宪面前露露脸,给年青子弟谋个一官半职。

刘江波在中间牵桥搭线,必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光人情就够他赚翻天的。

这年头什么最重要?

是钱财吗?

不不不,对于他们这种家族豪门而言,拿出几十万、几百万大洋不是问题。

真正重要的是要有雄厚的背景,要能找到通天的大树,乱世之中实力最重要,没有实力根本守不住财富。

眼下最粗的一棵大树,无疑就是张宪,以及他手上的二三十万军队了。

主力部队二十万,炮兵、辎重、警备、后勤部队也会逐步补上近十万的规模。

傍晚时分,有专门的管事过来请张宪。

作为重要人物,肯定不能率先到场,过去当猴子一样被人参观。

越是重要的人物,越要最后压台出场。

汽车从司令部出发,直奔袁府小院。

这座院落可大有名声,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只有小小的一栋门楣,进入之后却是别有洞天。

占地不小,大大小小的房屋上百座。

建筑是民国风建筑,内部的装饰却已经采用了西方风格。

台灯、地毯、沙发、家具等一应俱全。

就连马桶都配备了。

让人感觉回到了现代社会呢。

张宪的性子不喜欢铺张热闹。

刘江波将晚宴做成了两个,其中一间屋子是家宴,隔着一堵单面的屏风准备了热闹的会客晚宴,方便张宪隔着屏风掌握晚会的情况。

万一有看的入眼的年轻军官,可以挑选入军队。

实在没有看得上的,也不妨碍,也不影响。

房间内布置的非常典雅,已经坐了两人,一身白色西装的刘江波在门口候着。

见管事将张宪引来,忙小跑着过去开车门。

贴心的用手放在车门上方,免得磕碰。

“张长官莅临小院,让我刘府蓬荜生辉啊。”

“没那么多麻烦,我张宪又不是神仙,还能点石成金,也不是电灯泡,还能发光。”

屋内的两人也站起身子,走到门内迎接。

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刘氏,以丫鬟的身份跻身九姨太,随后在安阳这里扎根,置办了金泰钱庄跟泰源花行等多个产业。

放在现在,妥妥的女强人。

可从神色来看,却并不强势,保养的极好,40多岁的年纪,看起来跟三十多差不多。

一身白底蓝色碎花旗袍,搭配精致妆容,忍不住让人多看一眼。

难怪能从丫鬟变成姨太太,相貌身材性格能力都没的说。

刘氏旁边的那个,就是她的独女刘敏芳了。

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白底旗袍搭配蜜柚色开衫,更年轻,性格也相对活泼些,朝着张宪礼貌的笑着。

“长官请!”

“这位是我的姑姑刘氏,这位是我的表妹敏芳,长官能来刘府做客,当真是给足了面子。”

刘氏见过大场面的人,丝毫不露怯。

邀请张宪入内。

“我自己下厨做了几道北方小菜,希望张长官不要嫌弃。”

张宪大步走入房间内,隔着一道屏风,能看到另一边的晚会情况,而这边却是安静的家宴。

布置的确实用心了。

坐在首位之后,简单的寒暄几句,才在侍女的服侍下擦了手,漱了口,准备吃饭。

拿起筷子尝了尝,刘氏的手艺不错,色香味均在,比司令部的厨子不差。

能做得起这么大的产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属实是奇女子了。

刘江波却暗道不对劲啊。

不是给表妹牵线搭桥吗,张宪怎么一直盯着刘氏看。

咋了?

看上老的了?

没听说张长官有这个毛病啊,喜欢人妻?曹丞相?

“咳咳,长官有所不知,我这位表妹也是国外留学归来,主学的经济一门,对海内外的形势比较了解。”

“希望日后也能帮到咱们第一战区,为长官分担一些忧愁。”

刘氏也算地方的一个豪门,家底丰厚,产业极多。

如果全力帮助张宪拓展,可以解决很多后顾之忧。

问题在于要不要跟对方过于亲密,将军需的一些事情教给他们?

军需是一支部队的核心所在,委托于外人,必有贪墨的情况。

吸取统帅部的教训,核心产业必须军用,由军队掌握。

至于其他方面,面粉厂、纺织厂、钢铁厂、食品厂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可以交给外人,让市场自由竞争就好了。

发电站、铁路、公路、银行这些设施,同样需要握在手心里,掌握在私人手里,要出大问题的。

今天这顿饭可不便宜啊,

地方所求不小,当然了也得看舍得拿出多少诚意。

单独拉出来一个女儿,把张宪当什么了?

当色批了?

见到美女走不动道?

别扯淡了,久经沙场的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突出一个不讲道理。

联姻也好,女人也罢,都不值得张宪多看一眼。

唯有利益相关,唯有助力军队。

这才是头等大事。

见张宪兴趣不高,刘江波暗暗着急,给表妹使眼色,扑啊,多好的良婿,你倒是主动一点啊。

刘敏芳也是有自尊的人,总不能不要脸的往男人怀里钻吧。

只谈经济形势,预判国外战场。

对方的分析出发点,倒让张宪有些兴趣了。

“多说一说,刚刚所预判的日寇形势?”

刘敏芳坐直了身子,她对数字非常敏感,通过国外一些机构的统计,鬼子在去年花费了3亿美刀的外汇来进口石油、废钢铁、棉花,对内部造成了极大的通货膨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其高层做了豪赌,将矛盾转移到战争上。

为什么一直叫嚣三个月灭亡天朝,因为一旦陷入战争的泥潭,他们的经济会自己破碎。

鬼子的计划是吞下满洲,然后集结大量的财富。

吞下华北,再跟统帅部议和,让经济能够缓一缓。

最后在吞下华中,再让经济缓一缓。

他们的计划是以打促和,打有限度的战争,可战争的机器运转起来后,基层的士兵可不管计划。

铆足了劲开战,一发不可收拾。

三个月结束不了,那就三年,三年结束不了那就十年。

鬼子的下克上绑架了高层,逼迫继续加大战争的投资,进一步将濒临破碎的经济体系崩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