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363章 海军青春版,它也是海军嘛

内河舰队拿得出手的都是小船小舰,但现在不一样了,张宪能够拿得出手的是三艘浅水重炮舰,满载排水接近万吨的大型军舰。

只要把这些舰艇拿出来,那海军实力直线提升,绝对可以好好的争夺一下港口的控制权。

小鬼子之所以嚣张,不就是因为海军够强,可以封锁所有的港口,禁止任何船只通行,进一步封锁沿海地带。

导致需要的物资进不来,需要的援助进不来,需要的军火更进不来。

所有港口反而成了对方想登陆就登陆,想撤退就撤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了。

以张宪目前的实力,搭配空中飞机,搭配地面部队,完全可以选择一处重要的港口,夺回控制权。

最好的,且最有利于局势的,难度最高的当然就是沪城了。

张宪要干就干最难的事情,拿到沪城港口的控制权,则必然可以打破一部分海上封锁。

手握江航练兵,以入海口拒敌。

搭配强悍的地面兵力。

甭管对方的海上舰艇如何嚣张,也休想轻易的登陆作战。

接下来可有的忙了,需要搭配手上已有的3000多张海军士兵经验书,再培养一批能够海上作战的士兵。

陈三良也好,曾九鼎也罢,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海军人员,更应该说是内河舰队人员。

毕竟他们玩弄的最大的军舰,也就两三千吨排水的家伙了,号称轻巡洋舰,实则连正规巡洋舰的屁股都追不上。

张宪能够拿出来的浅水重炮舰,航速也低的可怜,但装甲跟火炮足够强,这玩意儿可以理解为战列舰的青春版。

玩不起正式的,还不能玩一个青春版本吗?

其余的驱逐舰、潜艇、飞机等,就足够构成海防的主要力量了。尽管汉斯的鱼雷艇一直在强调远洋作战能力,但那排水量900吨的家伙,实在给不了远洋的信心。

至少得有航母,得有重巡或者正儿八经的战列舰,才好踏足海域。

定个小目标,拿下入海口的控制权后,改造两艘航母玩玩,最不济也弄两艘水上机母舰。

或者等着奖励,没准能奖励两艘航母。

张宪的心真大啊,人有多大胆,水有多大产。

舰艇投入使用不是小问题,虽然拿到了奖励,可真正操练起来还需要时间,且不准备让陈三良跟曾九鼎介入了,避免尾大不掉。

张宪想单独培养一支海军出来,由他的心腹入手牵头做骨干,接管浅水重炮艇、12艘大型鱼雷艇,以及新奖励的潜水艇。

这是海军的主要舰艇,勉强构成一个近海作战的基础编制。

如能引入一两艘小型航母,或者水上机母舰,那就更完美了。

炮击、雷击、防空、潜水、飞机轰炸全都玩的转。

男人嘛,满足于飞机坦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想拥有蔚蓝的大海,迎接海浪的洗礼。

且这种感觉越来越猛烈,谁还没有个航海梦呢。

张宪心中挑选合适的心腹人员,跟着自己出来的那几个老家伙。

菜刀、刘嘎豆、大迷糊,这三个人都各有安排,或在军内任职,或在后勤帮忙。

再说他们三个也胜任不了海军的牵头人选,总不能让他张宪还兼职带着吧?

空中部队让他带着,海上部队也让他带着,不合适,确实不合适。

人的精力有限,需要找合适的人手接管。或者换个思路,把手头的事情交出来,培养新的人,张大彪跟楚云飞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培养了这么久,留在手心里没有意义,可以将手上的兵力拆分为两个集团军,分别由张大彪、楚云飞代理。

常规的战事,他们两人就可以hold住了,剩下的大战,张宪再牵头处理。

他可以专门的匀出精力,带着周卫国搞潜艇大队、空中大队、近海作战大队。

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且可行性更高。

目前兵力也呈现了南北分割的场面,北方以楚云飞的89师为核心,构成了直隶府一线的重要兵团。

南部以江淮为线,以34师为核心,构成了江淮兵团。

徐城则是张宪新打造的王牌部队116师,作为压轴备用的部队。

三个主力师是必须要扩军的,单独拉成3旅9团编制,额外配备装甲营、150毫米榴弹炮团,其余的高射机枪连、高射炮连、自行火炮连一个都不能少。

旅可以直辖105毫米榴弹炮营,再额外配备山野炮营,其余营连配备汽车,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主要武器。

火力、汽车、坦克配备齐全,实现真正的机械化。

这种编制搞下来,一个王牌师就有三万多兵力了。

可以在北方横着走,无惧任何师团。

张宪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证三个主力师完全机械化,所需的坦克汽车等,可以靠现有的配备。其余的主力师只能保证先骡马化,有多余的坦克之后再考虑。

引入的2号坦克生产线已经步入尾声,后续每个月都能产出一批坦克出来。

依托2号坦克的地盘,也可以优先考虑自行火炮、履带牵引车。

优先实现所有火炮的机动,进一步推行陆军的机械化。

这个过程要耗费多久,张宪也不知道的。

但总归是有盼头了,以手握工厂的能力,总能实现所有部队实力提升的。

目前云港还在手上,除了做潜艇的秘密训练之外,可以考虑在云港打造海军骨干了,手上奖励的几门舰炮,可以作为岸防炮部署在那。

自保有余,防守有余,可以保证海军的操练。

另在江淮地区打造训练基地,持续培养内河舰队兵力。

江航、沿海两步走,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如此顺下来,思路就清晰了。陆军兵力扩充,军械扩充,充分增强炮火打击能力。只要机动能力上来,坦克火炮的数量提上来,保持原有的22个师的兵力不变,战斗力是可以翻倍的。

同样的一个纯步兵师跟一个所谓的满编师,战斗力差距是极大的。

跟一个正儿八经的机械化师,战斗力又拉出去老远。

决定之后,单独成立直隶集团军跟江淮集团军,张大彪与楚云飞分别担任集团军的代理司令,负责辖区内的主要战事。

成立前线集团军指挥部,给两人充分的指挥权利,不需要事事向张宪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