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381章 日军打不动了,考虑北进策略

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就连长谷川清本人也没想到,第三舰队组织的南下作战,开辟出新的战场,反而刺激到了两大强国干涉。

张宪扣了一艘重巡都没引起干涉,他们就抽调了一个21军进入粤海附近,立马引来敏感了?

顿时觉得不公平,两大强国这不是欺负人呢。

就算是欺负人吧,也让这群畜生们毫无办法。

眼下的战事,让陆军省跟海军省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也衍生出来了两种不同的策略。

在天朝投入了大部分师团兵力,截止到目前,损失严重,有点打不动了。

激起的反抗越来越浓烈,每天战损、伤病的数量居高不下。

他们发起鄂汉大战的时间也不对,正是炎热的时节,疟疾丛生。

光疾病就带走了两三千的小畜生。

内部的物资消耗的七七八八,在物资消耗一空前,若是不能打开新的局面,迎接他们的必然是灭亡。

鬼子陆军萌生了北进的策略,计划在远东沿海拿下重要的地盘,吞掉毛熊在远东的工业区,给他们狠狠的回一波血。

海军省早就不满打辅助了,也想单独开辟作战,建议南进。

南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只要南进成功,帝国的扩张将得到最有利的加成。

两种策略争吵不休,考虑到眼下的情况,两大强国联合施压,确实没有南进的机会。

最终敲定了北进策略。

……

“卖报,卖报,英法两大强国出面干涉,对日施压。”

“强国将要介入,天朝战事要结束了。”

“卖报,卖报,第一战区开展重巡操练。”

报童在街道上大喊,努力的想把手上的报纸卖出去。

关心情报的人,总要买一张。

沪城的多面间谍搞不懂了,昨天的风声还是日不落跟张宪。

今天的风波怎么变成了英法对日了?

到底谁要跟谁打?

这也挺考验多重间谍的判断的,他们想尽办法获取情报,总要找一个好买家,才能把情报卖出价值来。

好买家得出得起钱,得利益相关,否则没人愿意掏金条买情报。

军统站点重新在公共租界内开了起来,一层二层是书店,三层四层是机要室跟通讯室。

拿到了张宪的大洋跟手枪,沪城站长陈默群还是搞出了一点眉目,将近期的情报封装了两份,叫来了手下。

“一份给统帅部,一份给第一战区,注意保密。”

“晚上我约了工部局的董事,没有特殊消息,不要打扰我。”

手下刚要走出去,被他叫住了,差点忘了,要继续跟统帅部要特务,把160人的编制给补充齐全。

军统培训的几个班,也有两个多月了,第一批学员也快出师了。

搞特务这种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它是非常考验天赋跟运气的。

获取情报无异于大海捞针,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陈站长想通过工部局的董事,探听一些深层的消息,看看日不落、法兰西是不是真的要对日动手。

仅仅是联合施压,口头警告一下,还是真的要出动兵力干涉?

最近日本人突然变得老实了,这不是好消息,不知道憋着什么坏事呢。

有必要针对汉奸再发起一轮锄奸任务,等新的特务跟行动人员一到,立马灭了沪城的大汉奸们。

陈默群这人的能力是有的,没什么忠心,更擅长于多个鸡蛋上跳舞,谁给饭吃给谁卖命。现在张宪给了他资助,便持续的给第一战区输送情报。

日后有别人资助他,那很可能给别人也出售有关于第一战区的情报。

拿钱办事,无所谓吧,有的人拿了钱也办不成事儿。

各方的情报汇总到徐城,经过参谋部、特务机构联合审查以后,才把重要的信息汇总给张宪过目。

靳洋担任特务机构的负责人,身上得到了一些经验书的加持,更多的还是靠他跟汉斯教官现学。

可塑性不错,已经有点情报机构老板的感觉了。

站在张宪的司令部内也没有了以前的拘谨,将最新获得的情报如数汇报。

张宪闭着眼睛听,只要不出声打断,就让对方继续说。

“目前局势混乱,对于日不落、鬼子、法兰西之间,更多的情报还是猜测,最有效的一则情报表示,从日军本土筹备了一批物资进入关东军内。”

张宪陡然睁开眼睛,关东军的字眼打动了他,至于其他的情报,都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儿。

谴责、警告这类字眼,根本不值一提。

两大列强联合给日军施压,暂时压的住这群畜生,用不了多久,两大列强也会鞭长莫及的。

所以张宪根本不怕得罪日不落,他知道接下来必然的走向。

在预知走向的情况下,他要提前考虑如何获取最大的好处。

先定一个小目标,至少要在南洋夺下一个有用的海军基地为己用。

“靳洋你关注一下,物资涌入关东军内,无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对华北地区用兵,很可能影响我们在华北的兵力部署。”

“尽快通知楚云飞,加强防御,加强巡逻,加强盘查。”

“另一种可能是对远东用兵,接下来鬼子跟毛子之间会打起来,这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情况。”

靳洋抓紧记下来,稍后就通知在华北活跃的特务们。

另外的情报则是关于鄂汉大战的五路日军,有的还在大别山折腾,有的跑去万家岭折腾,有的已经到达了鄂汉地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边的地形是水多复杂,山石缠绕,确实给小鬼子的陆军上了一课。

没见过这样的纵深,更没打过这种远距离奔波作战的仗。

二十多万兵力打了进来,枪炮声已经弥漫了两个月,但打着打着情况已经大大的不妙了。

运输过来的粮食还够用,但运输过来的子弹枪械越来越少了。

枪械日常就有磨损,作战过程中的损耗就更多了。

后勤部供应的军用物资越来越少,子弹、炮弹等严重不足。

前线士兵不得不利用缴获的**武器来作战,拿到汉阳造破枪后,才知道打中目标原来这么难。

每一座山峰,每一处桥梁,每一个河道都需要靠鬼子兵去填。

进攻的势头打到这里,一拳砸在了棉花上,确实让他们开始疲软了。

利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是正确的,通过东西方向的纵深,利用丘陵密布的地形,大大的阻碍了日军攻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