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389章 明天早上给张司令上阳澄湖大蟹

张宪手上既有系统奖励的武器可以领取,也有丰富的个人背包,可以提供军火支撑。

他一个人就可以抵万吨的运输船,可以把大量的军火物资转运过来,提供给作战部队。

当然了,手上10艘5000吨的运输船也能提供物资输送。

控制了江航以后,他的船只本就可以从扬州直达沪城。

此时的形势也非常利好,鬼子第三舰队主力不在,华中派遣军的主力不在,所以四个师足够横扫这一片了。

等横扫完了,鬼子再调遣师团过来,也将没有任何意义。

单对单的作战中,张宪的主力师已经不怕甲种师团了,各自配备了炮团、榴弹炮团,火力输出能力大大提升。

大口径的榴弹炮摆在那,完全是压轴的利器。

进攻持续,并未因为黑夜的到来影响丝毫。

最主要的是张宪代表第一战区,还可以招揽到青帮、斧头帮以及地方的救国人士。

所到之处,也有群众支撑。

抗战之心,同仇敌忾。

驳船作为核心的工具,将多辆卡车跟牵引车运输过来,在交战12个小时的时间内,两个榴弹炮团也顺利的到达淞沪地区。

炮兵们加紧投入战斗,炮火的轰鸣,进一步加速了战线的推进。

随处可见被炸死的畜生,还有被轻重机枪扫射致死的家伙。

激烈的进攻,正一点点的压垮守军的心理防线,逼着一些鬼子兵开枪自杀。

第一战区所拿出来的火力,着实惊讶了围观的列强。

好家伙,榴弹炮、新式飞机、坦克推进、步坦协同,其作战能力远超日军的甲种师团。

最关键的是日军的甲种师团全在往西、往南推进,正死乞白赖的啃统帅部的阵地。

打得好好的,后路被掏了。

张宪这家伙,怎么那么喜欢走后门呢。

后门是正常人能走的吗?

这一点评价张宪不喜欢听,明明是进攻后路,怎么能说走后门呢,谁说从后方冲刺就只有一个后门?

目光回归到战场,进入夜间作战,双方均失去了飞机的掩护。

全靠步兵的基础实力。

第二批60辆坦克通过驳船运输到了前线,主要是97式中型坦克,以及汉斯的2号坦克。

装甲火力在推进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辆坦克就可以轻松的推开日军的防线,轻易的摧毁多个碉堡。

打的鬼子溃不成军,接连向吴淞河、黄浦江一线撤退。

撤退途中,被顺河钻入的小炮艇伏击,重机枪对着败退的日寇海军陆战队扫射,子弹飞射中,站的近都可能被一发子弹穿杀。

重机枪的威力极大,穿透力强,杀伤力猛。

还配合着曲射火力打击,顺内河追击。

2艘内河炮舰也顺势进入吴淞河,进行舰炮辅助,阻拦败退的兵力。

配合地面部队实施包围歼灭。

在小规模的歼灭战中,第一战区的士兵表现的更为优越,可依靠的火力更多。

四个师划分成多个团营兵力,如撒网捕鱼一般,轻而易举的杀入鬼子的核心当中。

所到之处,群众无不夹道欢迎,宛若王师。

张大彪与张宪同一时间登陆福山镇,此处的战事相对平和,遭遇到的阻击微乎其微,鬼子投入的防守兵力不足千人。

暂编1师已经清扫干净,正全力向阳澄湖压进。

张大彪神色轻松,挂掉电话后,乐呵呵的跟张宪汇报:

“司令,明天早上您就能吃上阳澄湖螃蟹了。我看当地报纸的时候,都说**月份阳澄湖的蟹最为肥美。”

“时间刚刚好。”

张宪呵呵一声,张大彪的这句话倒是没想过。

眼下还不是吃螃蟹的时候,战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距离结束还为时尚早。

“命令第二舰队,顺江**路,全力向太湖一线压进,辅助34师,将金陵、沪城分割开,分而食之。”

“沿太湖、江阴一线构建进攻火力。”

“调宋有力的116师至扬州、滁州,守备江航北岸,34师全部,以及41军的主力,进入江阴地区,向左右推进。”

“新五军全部兵力,渡江进入吴淞地区。”第二阶段兵力进攻图 47军麾下有4个师,分别是张大彪的王牌34师、暂编1师、104师、178师;目的是将淞沪跟金陵地区分割开,将战场一分为二。

分别解决日寇海军第三舰队,以及地方驻防的宪兵、留守治安兵力。

金陵方向则是华中派遣军的大本营所在,分别由116师、34师两个王牌师夹攻。

张宪对畑俊六也真够意思了,一口气调入两个王牌师,将其牢牢的封锁在这片区域。

另由第一舰队封锁江航,配合116师守备江航一线。

新五军则是新编部队,并没有更新番号,便以五零一、五零二、五零三番号代称。

孙大英也是好起来了,手握三个主力师,其中两个分别是他的谭文杰、韩德荣,剩下的一个师是新整编的主力师。

这三个师的兵力沿黄浦江、吴淞江一线杀入,在云港舰队的配合下进攻。

云港舰队配备的3艘浅水重炮舰有绝对的火力压制优势。

主力部队一共8个师全都调了过来,差不多是张宪一半的兵力了,而江淮地区以3个治安师负责驻防,交给曾万中。

鲁西地区放2个治安师,华北地区放2个治安师,太源放一个治安师。

新编的8个治安师也基本有了安排。

此刻吴淞地区主要是41军跟新五军,江淮地区与大运河一线连贯起来,以张宪的53军顶上。

53军中的116师在扬州地区,91师在冀中地区,另有119师、130师沿黄河一线部署。

北部依然以楚云飞的89师为主,他本人所在的47军作为主要兵力。

晋北地区则是骑兵部队,还有曾万中的第三军兵力。

这是整体的一个兵力部署情况,各军都在独当一面,负责不同区域。

张宪对兵力的安排调配非常合理,再加上各军的军官基本都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驾驭起来如臂驱使,也能充分发挥各部的实力。

第二阶段的作战正在全力铺展,7个主力师的兵力在运输船的连夜运输下,正逐步的进入长江南岸。

吴淞江一线的战事已经呈现了明确的结果,守军的三四千人,已经被围堵在吴淞江北岸。

天明时分则发起歼灭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