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414章 日寇急了,委托代表参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但如果是张宪怀璧,得到的却是列强的短时间的拥簇。

哎呀呀,第一战区有这样的好玩意儿,应该早点拿出来嘛?

一开始大家怀疑过,觉得不太可能。

张宪怎么可能掌握量产青霉素的手段呢,国外先进的生物制药都搞不定的事儿,他一个军人怎么可能搞得定。

眼下突然拿出来了,还要搞合作,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能妨碍别人不信。

美利坚的情报更多,显然是相信这件事的,也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第一时间跟曾世秉取得了联系。

樊克令同时向国内的各大造船厂同步,巡洋舰可以造,也有现成的二手舰艇可以出售,同时有关于驱逐舰的一些方案,同样可以拿出来。

威廉传教士也不甘示弱,论巡洋舰当然是他们大阴帝国最先进,数量最多。

巡洋舰的本质是干嘛,当然是组成巡视舰队,用来维持殖民地的统治。

别人能有多少殖民地,就算美利坚国力强盛,在这一点上也绝对没大阴帝国有实力。

实话实说,确实如此。

两个全球性的海军强国,目前的No.1肯定是大阴帝国。

稳稳追击有超越迹象的必然是美利坚。

张宪想要寻求合作,必然是从这两者之中挑选。

任谁也没想到,张宪解决公共租界的方式竟然是这个,根本不是动用武力。

接连四五天,频繁有人出入曾世秉的警备局,既要欢迎这个新贵军官,也是变相的给张宪示好。

这个过程中,张宪并没有出面。

在筹备另外的几件大事儿,刘嘎豆跟老西已经到了,不是张宪不信任老西,而是他做事抠抠搜搜,不适合搞主要的造船厂。

必然是让自己的铁杆心腹刘下士来扛大梁,整合江淮地区的所有造船厂,以沪城造船厂为根本,重塑他的生产线,调整职工结构,变革工厂体制。

按照兵工厂的方式来就行了,刺激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这一点刘下士已经轻车熟路了。

沪城造船厂保存相对完好,只需投钱、投料就可以率先生产小型运输船、钢制汽艇这类,光军需订单都可以撑一段时间。

对于老西有单独的安排,还给了他一点点小小的刺激。

太源兵工厂已经能够自造15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除了加农炮外,陆军所能使用的150迫、120迫、82迫、60迫都能自造,75毫米山野炮乃至92式步兵炮等都能生产。

且格式炮弹的产量也是与日俱增,可以供应张宪的日常所需。

不过呢,终归是在内陆地区,不如沿海地区的交通方便。张宪要重塑沪城兵工厂,在原来的厂址重盖厂房,迁移设备,购入设备,引入职工。

将兵工厂的部分产能复制到沪城来,其余的2号坦克生产线、拖拉机厂生产线,也要复制一份,迁移到沪城地区。

充分利用江航条件,解决运输成本。

给老西画了饼,等把这边做好了,太源的那些就可以给他了。

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眼睛里的光亮,干事儿都有动力了。

立刻准备了相关规划事宜,当晚就给张宪提交了预算,索要人手跟大洋,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沪城兵工厂的重建工作。

看吧,想要跑得快,全靠大饼带。

这是头等大事,整合工厂跟资源,使其能够完好的配合军用,一切都要给张宪让步。

第二件大事同样重要,继续进行潜艇人员的培训,手上准备了24艘潜艇,目前才投入进去12艘,至少要有4个潜艇大队持续的巡逻偷袭,来破除鬼子对云港、沪城的海上封锁。

光靠潜艇不行,日军的主力舰队在集结,准备拉过来跟张宪决一胜负。

张宪心里准备组织100架b17轰炸机,对日军的军港执行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但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对方舰艇齐聚,防空跟空战水平大大增加。

一旦投入轰炸编队,很可能将所有的飞机葬送在鬼子本土。

很可能没炸掉几艘船,反而重创自己的空中力量。

不妨把消息放出去,证明自己有能力轰炸其本土,令小日子投鼠忌器,不敢把主力舰队全部拉出来,不敢把飞机全部安排出来,必须预留一部分守备本土。

有时候不进攻,反而威慑力最大,更能牵扯海军马鹿的精力。

轰炸其军港的计划定位A计划,可由三院的特务人员“不经意”的泄露出去,提醒小鬼子在本土留人。

眼下的情况很明确了,张宪需要一段时间发育海军,而鬼子绝不愿意给他这个时间。

趁着第一战区舰队没有起飞之前,必须灭于萌芽之中,及时打通他们与华中派遣军之联系。

而b计划与A计划截然相反,b计划的方式是以沪城为诱饵,迫使日军的海军主力真的在这里来一场大决战。张宪会把第一战区的主力调过来,充分利用手上的火炮、坦克、飞机与敌决战一轮。

手上的这些轰炸机,一定要等日寇的军舰全部到达作战地点之后,对其军港附近的储油仓库执行毁灭打击,一举灭掉小日子的航空、军舰用油。

都知道他们缺少石油,那就猛踹瘸子那条好腿。

A计划以威慑为主,削减日寇对沪城进攻的压力。

b计划以釜底抽薪为主,一举炸翻小日子储存的大部分石油。

两者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先A后b,作为张宪应对日军联合舰队的反制手段。

兑换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也得抓紧拉出来了,光这艘战列舰就需要近2000的海军人手,能够指挥该舰艇的人,可能只有张宪本人了。

毕竟只有他吃了鬼子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爆出来的经验书。

手下其他的海军将领,顶多玩一玩驱逐舰,就连巡洋舰也是强行上位。

没玩过大洋马,一般人可驾驭不住大型军舰。

张宪不一样,老张家的人能力强,猛。(真是什么破路都能开车,哈哈哈哈!)

日寇的高层确实在重新评判第一战区的问题,想要遏制张宪,不能再聚焦于一点,应该从全方位打击。

调动海军主力,将张宪的大部分海陆空兵力封锁在沪城,同时向华北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二军增兵,从北平、津门、青济方向增兵,向其心腹的平原地带压进。

想要完成这样的兵力调动跟物资安排,至少需要准备3个月以上。

当务之急需要先看看沪城情况,消炎药的生产方案他们必须拿到手,不惜代价拿到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