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458章 拓展军工,重定制式装备

张宪手上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属于海陆空核心的武器装备分别是2号坦克,bf109战斗机,千吨级驱逐舰,欧宝闪电卡车。

别管它是奖励的生产线,还是引入进来的技术,总之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能够实现自造。

不依托任何外部资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坦克飞机跟军舰。

相当于基础的军工体系建设完成了,接下来需要依托这些核心生产线来拓展军工产能。

扩建、改造是下一步的重点。

没能力创新,照着抄还不行嘛。

性能差一些,速度慢一点,影响并不大,够用就行了。

以前培养了一大批钳工,那些钳工用手靠眼都能搓出正负0.02偏差的器件来,这些器件放在航空航天上都够用。

眼下军工所需的零件,靠手搓也绝对能搓出来。

花费精力,绝对可以照猫画虎,加强军工产能。

初步定个标准,坦克月产量怎么也得达到200辆,能够同时装备两个师,一年时间能够给所有主力师配备一个坦克团。

达成这个产量之后,再考虑参考97式中型坦克、2号坦克的底盘,研究出合理的中型坦克。

火炮、卡车、飞机等,也得保证产量足够,供得上作战消耗。

该建设分厂的建设分厂,多多培养技术工人。

还得考虑重机枪的问题,目前配备的多是水冷重机枪,重也就算了,携带非常不便,在北方缺水地区影响较大。

接下来对关东军动手,北方天气摆在那,水冷重机枪更加不便。

仿造的九二式、三年式重机枪倒是风冷重机枪,性能太差,机枪太重,同样不利于简装。

要考虑仿制mG34、mG42,亦或者仿制m1919A4,促成部队实现机械化。前两者是好东西,该有的冲压设备也在金陵组建起来了。

给所有军队全部供应通用机枪,弹药消耗、枪械生产的压力肯定是有的。但给几个王牌师或者重点关照的主力师配备一下还是没啥问题的。

水冷重机枪通用机枪搭配着用,以目前的军工厂生产能力是可以供应的上。

如果拿下奉天的兵工厂,手握四个兵工厂,全面推行通用机枪,全面生产子弹,绝对是可以供应作战的。

先把通用机枪仿造出来,等拿下奉天兵工厂就统一开始批量更换,这样的思路是正常的。

除了通用机枪外,还有20毫米机炮,37\/40毫米防空炮,这也是必须仿造的内容。

能买图纸买图纸,买不到图纸就仿造研究,防空武器也是必须要完成批量生产的,不仅陆军需要,军舰、飞机、坦克都可能考虑机炮。

最后则是步枪的问题,张宪手上拿回来的资料里,有比较典型的半自动步枪还有AK神枪的图纸,这也是能够提升陆军作战能力的武器。

需要考虑直接把全自动步枪搓出来,还是用半自动过渡一下。

张宪倾向于后者,因为目前的后勤供应体系还不健全。

既要供应通用机枪的弹药消耗,又要供应全自动步枪的弹药,且两者不通用,还有冲锋枪的弹药,相当于三类消耗巨大的子弹,后勤供应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当前阶段,全自动步枪应该类似于冲锋枪的定位,补充400米范围内的火力。

一个班配备2挺冲锋枪,或者配备2挺全自动步枪,这两者当同一类武器使用。

其余的人手还需要配备栓动步枪,或者采购、仿制半自动步枪。

每个班再配备一挺轻机枪或者通用机枪。

亦或者另一种思路,全自动步枪只给特殊的连团使用,特战营扩编的两栖作战部队。好钢用在刀刃上,给两栖作战部队配备全自动步枪 通用机枪的火力,或者冲锋枪 通用机枪。

这种思路比较符合第一战区的实际情况。

第一战区有了一些工业基础,但整体的工业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优先保证火炮齐全,保证各口径的火炮供应,就足够日军了,步枪这类武器,并不太影响战斗的真正走向。

枪可以先研究着,没必要大批量的更换,栓动步枪配冲锋枪,足够应付当前的战事了。

机枪的制式武器也定了,mG42搭配现有的水冷重机枪,以及存量的mG34、92式重机枪等,逐步替换。

火炮则是15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75毫米山野炮,以及60\/82\/120\/150毫米迫击炮,一共四类各式口径的火炮,实现供给自足。

小型的钢铁厂,该扩建还是要扩建一些,尽快把钢铁产量突破100万吨。

同步向美利坚采购进口的钢材,来供应军工所需。

造军械火炮需要钢,造军舰飞机也需要。

如果把关东军拿下,俘虏几十万免费的劳动力去挖铁矿,可以大幅度缓解钢铁的压力。仅日军控制的昭和制钢所,年产钢铁的产量就有50万吨以上。

无论如何也得把关东军给扫了啊,能够给第一战区狠狠的补一波血。

华北地方的战事已经逐步告一段落,围攻华北派遣军的进度日有突破,已歼灭1.6万余人,剩余一万余人继续负隅顽抗,伤兵有2万多人,缩在几个堡垒区。

这群鬼子畜生的全被洗了脑,在火烧、毒气的连续进攻下,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要不是顾虑军队伤亡,早就把他们突突光了。

楚云飞调集了200门150毫米榴弹炮,决定发起最后的进攻,要把所有的堡垒区夷为平地。

根本不需要歼灭他们,将这3万日寇,活活的掩埋于炮火之下。

张大彪发明了烬灭手段,专门焚烧畜生。

楚云飞也被逼的发明了炮火大葬的手段,调集轰炸机、重炮连续轰炸,将所有的堡垒炸毁,将负隅顽抗的日军掩埋于混凝土之下。

愿意躲在里边是吧,那就死在地下好了。

最为顽固的驻屯军精锐,在恐怖的炮火中,一点点的消亡。

第三天后,北平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发来电报,津门之战事结束,全歼华北派遣军畜生。

至于杀了多少,暂时没办法计算,大部分鬼子都被掩埋在泥土之下了。

动用了12万发炮弹,不间断的轰炸数日,又有飞机调动3000吨炸药,炸平了多个混凝土大楼。

华北方面军5万余人,尽数消失在地平面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