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502章 蛰伏三月,打造百万军…

“长官,已经把两位领事打发走了!”

魏大勇跟张宪汇报。

张宪分明就在司令部内,士兵却说他不在,典型的要给两位领事冷屁股。

“哼,两个仗势的狗东西,以前我正眼看他们,现在算个屁。还把自己当根葱呢,再等三个月,我让他们主动滚出租界。”

张宪心里有数,等三个月汉斯帝国横扫,令西方战场崩天裂地,也便是他张某人主动扛起西太平洋大梁的时刻。

蛰伏三个月,安心打造海军,培养航母舰队人员,他手握5艘大型军舰兑换出来,可以考虑全部换成航空母舰,增强海战能力。

其他的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都需要补充人手,借助海军单兵经验书,迅速爆兵。

派兵来接管海军是头等大事,至于其他的事情,张宪一点都不关心。

不仅仅是海军需要增兵,各方面军直辖的部队也需要扩军,钱到位了,人不是问题。

缴获的一些旧枪、弹药作为训练使用,督促各军工厂全力生产新的枪械,供应军队所需。

军装、头盔、背带、水壶、被褥、鞋袜、防毒面具等,也该一应俱全了。

军用的罐头、口粮、药品、消毒剂等,样样不能少。

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张宪要给手下的兵最好的待遇,最好的单兵装备。

从几个王牌师中抽出基层军官,担任新兵的训练教官,用高标准约束部队。

扩军,扩军,扩军!

命令下达,三大方面军内立刻热火朝天,而沿海的三山港、青港、云港、沪港也同样热闹起来,频繁的有驱逐舰、护卫舰、运输船、潜艇露头。

以前是在内河、湖泽区域训练。

现在则光明正大的在港口训练,执行近海巡逻。

2艘重巡、2艘轻巡组成4个巡逻编队,共同护卫第一战区的海岸线。

同时开启飞行员的招募、训练、岸基作战、近海轰炸训练等。

陆航、海航、岸基作战并不相同,对地轰炸、对舰轰炸、对海轰炸也分不一样的科目。

风向、航速、水文条件等,都会影响飞机作战的效果。

以前是硬着头皮莽,现在要统一规范起来,进一步提升飞行员的实际作战能力。

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还能让磨推鬼,只要你舍得花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能塑造出来,都能挖掘出来。

民间亦有大量的可用之人。

之前收编的团级军官,像李大本事、陈大雷这类,已经收编进来了,自然要趁机培养起来。

打仗鬼点子多,可以单独成立几个特殊作战旅。

发挥他们鬼点子的优势。

这类人不适合执教军级兵力,更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只能在特殊战场,特殊的战事上给你制造惊喜。

大规模作战一定是火炮、飞机、坦克之间的协同,个人的实力体现并不明显。

军官、士兵的作战素质都要进一步提升,不需要任何猛冲猛打的原始指挥手段了。

张宪通过帝国成长手册,进一步发掘基层士兵中值得培养的军官,直接提拔上来。

一个军队最主要的可能就是营、连、排的军官骨干,他们的优劣,决定了该军队的核心战斗力。

指挥官决定作战风格,基层军官决定上限,士兵决定下限。

军饷统一调整,上涨30%,谁不念一声张宪的好。

油盐、肉、粮等标准,也上涨50%,提高底层士兵的待遇。

关外方面军的成立,算是把张宪所有都给盘活了,此时的日元还是硬通货,黄金之类更是硬通货。

如此大规模的扩军、强军,必是瞒不住眼线的。

旭日帝国、美帝、大阴等,均有特务间谍为他们服务,出售情报,探听张宪最新的实力情况。越打听越心惊,越了解越觉得第一战区的实力提升迅猛,已经压不住了。

对于此类消息,也无需过多的遮掩。

兵强不装b,那不是锦衣夜行了吗。

司令部下令,计划在三个月后,举行第一战区盛大的阅兵仪式,海军、步兵、炮兵、飞行兵、装甲兵等均要接受审阅。

重点检阅的当然是海军,2艘战列舰、2艘大型航母,5艘小型航母全都要亮相展示,

其次是装甲部队,最后是各类炮兵。

这些核心兵力,决定了第一战区的综合实力。

张宪本人坐镇沪城司令部,全权处理任何扩军事宜,所遇到的困难、麻烦等,亲自解决。

务必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此次扩军行动,并在接下来的三五个月时间内,将新军拉出来,装备配备齐全,军官服从到位,后勤供应良好。

从关外征调50万的苦力,修路、挖矿、涌入工厂生产。

迅速复制一批小型发电站、钢铁厂、机械制造厂、化工厂,用于提升平原地带的工业实力。

除了督促各部的新兵训练外,对内的局势不需要额外关注。

华中派遣军不值一提,即便闹麻烦,也只会朝着统帅部撒野,不敢碰他张宪丝毫。

至于统帅部,此时此刻碍于第一战区的实力跟势力,必然是稳着张宪,断然不敢再提分家的事情了。

目光放在了汉斯帝国,张宪委托人收集西方一线的情报,需了解汉斯帝国闪电战的情况。

这件事自然是周卫国全权负责。

他既有汉斯帝国留学的经历,又有参谋部职责所在。

有关于汉斯帝国的最新情报汇总到了张宪手上。

战事刚起,对彼此的实力总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证。

张宪对3号坦克的兴趣颇大,在周卫国汇报的内容中,有一则关于3型坦克与t34坦克的测试对比,数据还是比较真实的。

在机动性方面,3号坦克占据优势,也仅仅如此了。在护甲、火炮方面,装备了37毫米火炮的3号坦克,根本无法与t34\/76抗衡,都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其性能必然比手上的2号坦克强一个档次,如果用来抗衡毛熊,必然是不够格。

可若是拿过来在南洋丛林战场,3号的优秀机动能力,或许符合张宪的预期。

倒不是说把坦克生产线兑换为3号,那可太亏了。他手上的坦克生产线必然是t34\/85、豹式、虎式当中选择,最不济也得考虑4号啊。

已有2号坦克的生产线,产能并不差,一年能够提供300-400辆坦克。

可考虑在2号基础上,借鉴3号坦克的水平,做一次自研升级突破,至少掌握轻型坦克的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