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 > 第283章 第三代计算机,许大茂和俏寡妇

随着新炎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的诞生,李阳的内心无比激动。

他知道,这是新炎国芯片工业崭新纪元的开端。

有了这些先进的造芯装备和高纯硅料,新炎国的电子工业,必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而作为一名穿越而来的\"未来使者\",李阳心中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设想。

那就是,要率先在新炎国,发展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要知道,此时的新炎国,电子计算机产业还十分落后。

绝大多数单位使用的,还是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早在1946年就在魔国诞生了。

它拥有1.7万多个电子管,重达30吨,功耗高达150千瓦。

虽然笨重缓慢,但它每秒钟可以完成5000次浮点运算,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第二代计算机开始出现。

它们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体积和功耗大幅缩小,运算速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Ibm、dEc等公司,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晶体管计算机。

这些机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领域,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则要等到60年代中期才姗姗来迟。

1964年,Ibm推出了System\/360系列机型,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

它不仅采用了先进的硬件架构,更是从操作系统到编程语言,实现了全面的标准化和兼容性。

这为软件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正是得益于System\/360的巨大成功,Ibm在全球计算机市场一家独大,树立了\"蓝色巨人\"的地位。

而\"Ibm兼容\"也成为了业界的标准,一直影响至今。

回想起这段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李阳的心中不禁激荡起万丈豪情。

他深知,在这个计算机技术方兴未艾的60年代,第三代计算机的重要性。

要知道,在当时,第二代晶体管机虽已在一些关键领域投入应用,但无论是存储容量还是运算速度,都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尤其在导弹、卫星、核能等尖端科技领域,大量复杂的运算如果还依赖第二代机来完成,不仅耗时耗力,更是严重制约了这些事业的发展。

如果新炎国能在此时,率先发展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无疑将在这些领域占得先机。

大幅提升计算能力,缩短研发周期,从而为国防建设、科技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想到这里,李阳握紧了拳头。

没错,他就是要做这个开创新纪元的人!

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前瞻性认知,他有信心攻克第三代计算机研制中的重重难关,为新炎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是,李阳也清楚,这项事业的艰巨性和机密性。

一则计算机技术方兴未艾,方案设计、工艺实现,哪一项都需要反复试错,绝非一蹴而就;

二则它事关国家安全,核心技术必须严格保密,容不得半点闪失。

因此,这项任务,李阳决定独自承担。

从总体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制,他都要亲力亲为。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李阳的眼神愈发坚定起来。

他信心满满地搓了搓手,在图纸上铺开一张新的设计图,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方案设计。

只见他先是确定了这台第三代机的总体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几大部分。

接着,又着手设计核心部件:

运算器采用了先进的EcL集成门电路,大幅提升了运算速度;控制器则应用了微程序设计,使指令系统更加灵活高效;

存储系统依然采用磁芯存储器,但密度和速度较第二代机有了很大改进;

而在输入输出系统,除了常规的打孔纸带,李阳还创新性地加入了磁带机和磁鼓,大幅提高了数据吞吐能力。

在元器件选型上,李阳更是独具匠心。

为了尽量采用国产化的器件,他特意改进了不少电路,比如晶体管选用硅工艺,提高了可靠性;电阻采用玻璃釉封装,改善了稳定性;电容也都选用了金属化聚酯薄膜,大幅缩小了体积。

就这样,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一台号称\"YN-1\"的第三代计算机的方案,渐渐在图纸上成型。

它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达到32K字节,性能直逼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李阳抬起头,望向窗外。

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灿烂。

他的脑海中,仿佛已经浮现出这台\"中华之光\"通电启动的那一刻。

那将是新炎国计算机事业的新起点,更将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

而另一边,许大茂的人生,却又迎来了新的转折。

要知道,自打他闹出上次的蛋碎事件,臭名昭着,在相亲市场上就成了\"过街老鼠\"。

大姑娘们见了他,恨不得绕道走。

谁愿意嫁给一个\"蛋碎\"的主儿?

就在许父许母为儿子的终身大事犯愁时,上天却似乎又眷顾了许大茂。

有一天,一个远房亲戚不知从哪里,给许家牵线搭桥,说是在外地农村,有一个守寡带孩子的女人,愿意改嫁。

让许大茂抓紧上门提亲。

许大茂闻讯,先是一愣,随即摆手道:\"别介,我才不稀罕什么村姑呢!你让我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儿,去娶一个黄脸婆?\"

许父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骂道:\"你这个不孝子!爹妈操碎了心,好不容易给你找个媳妇儿,你还挑三拣四的?再说了,人家好歹也是个有儿子的,你现在还不是'蛋碎'?\"

见许父发了火,许母在旁连忙打圆场:\"大茂啊,你仔细想想,咱现在图啥?图对方年轻貌美?那是不现实的。可要是娶个带孩子的,孩子就等于是咱亲生的。这多好?\"

许大茂捂着下体,苦笑一声。

自己这个\"无蛋小鸟\",只怕是再难孵出小鸡了。

与其孤孤单单,不如找个带娃的,也算有个伴。

想到这里,许大茂一咬牙,对许父道:\"那,那成吧。您老看着办,我听您的。\"

很快,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许大茂跟随许父许母,浩浩荡荡地上门提亲。

一到女方家,许父许母如同见了亲闺女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哈腰。

口里还不住地奉承:\"姑娘家好福气哟,这么年轻就守了寡,苦了你了。

放心,咱许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的,但论起门第来,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嫁给我家大茂,保准你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享齐人之福!\"

轮到许大茂时,他抬眼瞅了瞅这位未过门的\"黄脸婆\",却不由得\"哇\"的一声傻了眼。

这,这哪里是什么黄脸婆啊?分明是个容貌丰盈,身姿曼妙的俏寡妇!

只见她一袭素衣,端庄秀丽。

虽略施粉黛,却难掩天生丽质。

甜甜一笑时,唇红齿白,眉眼含情。

风情万种中,又平添了几分成熟韵味,让人心荡神驰。

尤其是胸前那对饱满的双峰,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恰到好处的空隙,更透出了无限遐想。

许大茂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暗暗叫苦:这,这也太勾人了吧?自己这个残疾人,真娶得到这尤物?

就在他出神之际,妇人的一声轻咳,将他唤回神来。

只听那美妇抿嘴一笑,温柔地说道:\"许大茂同志,你我初次见面,不知你可还满意?\"

一副小鸟依人的娇羞模样 ,让许大茂恨不得立马扑上去。

\"满意!太满意了!\"许大茂连忙收起色迷迷的眼神,换上一副正经八百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说,\"我,我许大茂,今日就娶你李桂花为妻,此生非卿不娶!\"

李桂花闻言,幽幽一叹:\"我命苦,死了一夫,还养一子。嫁往许府,只盼你善待我母子二人。\"

说罢,竟是泪光闪闪,梨花带雨。

许大茂一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便是心疼不已。

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柔声安慰道:\"好了,姑娘别哭了,看在你如此贤良淑德的份上,我许大茂这辈子必待你母子如同骨肉,绝不薄待分毫!\"

此言一出,在座皆惊。

许父许母对视一眼,心中窃喜。有了这媳妇,许大茂这辈子算是有着落喽。

媒人笑得合不拢嘴,赶紧鼓掌道:\"好咯好咯!\"

就这样,在掌声和起哄声中,许大茂的婚事就这么愉快地定了下来。

回到许家,许大茂喜不自胜,恨不得将李桂花立马拖上炕。

许父许母却是喜忧参半,一边为儿子有了着落而欣慰,一边却也担心起儿媳妇的身世。

\"这个儿媳妇,来路不太正啊。\"许父皱起了眉头,\"不过二十**岁,就死了丈夫,怎么想怎么蹊跷.\"

许母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管她呢,只要肯给咱许家带儿子,来历什么的,咱就别深究了。\"

许父叹了口气,在炕上翻了个身:\"但愿吧。这媳妇仔细一瞧,模样倒是标致。只是不知芳心向谁,会不会做出对不起咱许家的事儿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