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 > 第338章 八横八纵铁路网,军用卫星

随着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最后一项测试完成,李阳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在控制室的大屏幕前,看着绿色的指示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心中涌起一阵自豪感。

\"各位同志,\"李阳转身面对着疲惫但兴奋的团队成员们,声音中充满了感激,\"经过我们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世界上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终于建成了。这不仅仅是解决了核电站的问题,更是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张国强,那位曾经愁眉不展的核电站总工程师,此刻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他走上前,紧紧握住李阳的手,激动地说道:\"李工,多亏了你的远见卓识。现在核电站不仅恢复了正常运行,产能还提高了近30%!\"

李阳谦逊地笑了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成就。没有大家的努力,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匆匆跑进控制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李工,\"他气喘吁吁地说,\"铁道部那边来电话了,说高铁项目已经准备就绪,希望您能尽快过去。\"

李阳点点头,他知道,新的挑战又来了。他转向团队,\"同志们,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我要去高铁研究所那边了。你们继续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立即报告。\"

离开核电站的路上,李阳的思绪已经飞到了高铁项目上。他回想起自己设计的自动铺轨机和盾构机,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

……

到达高铁研究所时,已是深夜。

但所里依然灯火通明,工程师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李工,您来了!\"所长王明远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自动铺轨机和盾构机已经开始工作了,效果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

李阳点点头,\"带我去看看。\"

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沙盘前,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线路。王明远指着沙盘,兴奋地解释道:\"这就是我们规划的八横八纵高铁网络。\"

李阳仔细观察着沙盘,脑海中快速勾勒出整个路网的布局。\"八横\"指的是:

沿海通道:从东北的一直延伸到海南的。

京沪通道:连接京城和经济中心魔都。

京广通道:贯穿炎国南北,从京城直达羊城。

京九通道:连接京城和九龙。

青银通道:从清道到胤川,横跨黄河流域。

陆桥通道:从连云港到阿拉山口,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沪昆通道:连接魔都和春城,贯穿炎国东中西部。

南北通道:从北部的满洲里直达南部的凭祥。

而\"八纵\"则是:

奉天-羊城通道

京城-港岛通道

大同-湛江通道

包头-防城港通道

兰州-羊城通道

京城-春城通道

包头-海口通道

兰州-珠海通道

李阳的目光在沙盘上游移,他注意到许多线路都汇集到了沿海地区。他转向王明远,\"我看你们把重点放在了连接内陆和沿海的线路上?\"

王明远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没错,李工。我们考虑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把内陆和沿海紧密连接起来,可以促进资源的流动,加速内陆地区的发展。\"

李阳赞许地点点头,\"考虑得很周到。这样的布局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加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李工,王所长,自动铺轨机那边出了点状况,需要您们过去看看。\"

李阳和王明远对视一眼,快步向施工现场走去。

在漆黑的夜色中,巨大的自动铺轨机矗立在铁轨旁,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工人们围在机器周围,脸上写满了焦虑。

\"怎么回事?\"李阳走近后问道。

负责人刘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解释道:\"李工,机器在铺设轨道时突然停止了,我们检查了好几遍,找不出问题所在。\"

李阳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到自动铺轨机旁。他仔细观察着机器的每一个部件,手指轻轻抚过控制面板。突然,他的眼睛一亮。

\"我想我找到问题了,\"李阳说着,打开了控制箱。里面,一个看似普通的螺丝松动了,导致电路断开。他熟练地拧紧螺丝,合上控制箱。

\"试试看。\"李阳对操作员说道。

操作员重新启动机器,自动铺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缓缓移动起来。轨道如同丝带一般,流畅地铺设在地面上。

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刘工激动地握住李阳的手,\"李工,太感谢您了!如果不是您,我们可能要耽误好几天的工期。\"

李阳笑着摇摇头,\"这没什么。以后要定期检查所有的连接部件,预防胜于治疗。\"

处理完自动铺轨机的问题,李阳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盾构机的施工现场。巨大的盾构机正在地下缓慢而稳定地推进,每一寸前进都意味着一条新的隧道在成型。

看着这些庞然大物有条不紊地工作,李阳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知道,这些先进的机器将极大地加快高铁网络的建设速度,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到研究所后,李阳召集了所有的主要负责人,对高铁网络的建设进行了最后的部署。他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原则,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同志们,\"李阳的声音坚定有力,\"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项改变国家面貌的伟大工程。它不仅仅是铁路的建设,更是我们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会议结束后,已经是凌晨时分。李阳站在研究所的窗前,远处是繁忙的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景象,仿佛看到了未来高铁飞驰在祖国大地上的景象。

然而,李阳知道,他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下一个项目——军用卫星。

第二天一早,李阳就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他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几张草图。

这些草图上画满了复杂的结构图和计算公式,正是他构思中的军用卫星设计。

李阳深知,军用卫星与民用卫星有着本质的区别。

民用卫星主要用于通信、气象观测、资源勘探等和平用途,而军用卫星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

他的设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

侦察卫星是李阳最为关注的部分。他在图纸上勾画出一个流线型的卫星外形,然后在上面标注了各种先进的光学设备。

这种卫星将能够从太空中清晰地观察地面目标,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光学系统是关键,\"李阳喃喃自语,\"我们需要一种超高分辨率的相机,能够在数百公里的高空清晰地拍摄地面的细节。\"

他在草图上详细描绘了相机的结构,包括特殊的镜头组、灵敏的感光元件以及精密的图像处理系统。这种相机不仅能够在可见光谱下工作,还能进行红外和多光谱成像,以适应各种复杂的观测需求。

接着,李阳开始设计通信卫星。与民用通信卫星不同,军用通信卫星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加密算法,\"李阳思考着,在纸上快速写下一串复杂的数学公式,\"这种算法必须能够抵抗最先进的解密技术,确保我们的通信绝对安全。\"

除了加密技术,李阳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天线系统。这种天线可以形成高度定向的窄波束,大大减少信号被敌方截获的可能性。

最后,李阳将注意力转向了导航卫星。他知道,精确的定位系统对现代战争至关重要。

\"我们的导航卫星必须具备极高的精度,\"李阳自言自语道,\"同时还要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他设计了一种多频段、高功率的信号发射系统,可以克服大气层的影响,提供稳定可靠的导航信号。同时,他还构思了一种先进的原子钟,可以保证卫星时间的极高精度,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就在李阳全神贯注于设计工作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他的助手小张探头进来,小心翼翼地说道:\"李工,已经中午了,您要不要去吃点东西?\"

李阳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工作了整整一个上午。他伸了个懒腰,笑着对小张说:\"谢谢提醒,我们一起去食堂吧。\"

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李阳的脑海中还在不断闪现着卫星设计的细节。他知道,这个项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但他也明白,只有掌握了这些尖端技术,才能真正确保国家的安全。

在食堂里,李阳简单地吃了些饭菜,就急匆匆地回到了实验室。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因为在这场无声的太空竞赛中,谁先掌握了先进的卫星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