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 > 第237章 天衍榜第八,竟再现大宋英豪?

“舍曹投刘之举?”

“此事绝无可能!”

大秦国闲王府内,嬴羽轻轻摇头,荀彧若有意归属刘备,早应有所行动,怎会拖延至今?

且当年刘备初入曹操麾下之际,荀彧可是坚定地主张铲除刘备一派!

在荀彧眼中,刘备伪善假仁,其汉室宗亲的身份都有待考证,打着恢复汉室的名义行欺诈之事!

刘备虽同样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但他却是意图自立为东汉天子,而非辅佐那位已成为傀儡的汉献帝!

此举与荀彧的理念根本相悖!

故荀彧断不可能归附刘备!

况乎,刘备帐下已有诸葛亮这般通天彻地的奇才,内政军事样样精通的英杰,荀彧前往,必然只能位居诸葛亮之下!

以荀彧那般高傲之心性,恐怕难以忍受居人篱下之境!

更为关键的是,曹操此人,历来有知过必改之优良品质。

此次见识到天道金榜的景象之后,为了留下荀彧,曹操定不会坐视不理!

必将有所转变!

……

东汉仙土。

许都之地!

“文若……”

天道金榜揭晓的刹那,曹操便寻至荀彧面前!

他深知,一名位列天衍榜的存在,对于自身意味着何等重大的意义!

他绝对不能失去荀彧!

相较于魏公、魏王之类的虚名,哪里比得上天衍榜上的巨擘重要?

他深信,哪怕在未来,若因逼迫荀彧致死,恐怕内心也将充满悔恨愧疚!

自己,为了那些公爵、王者的虚衔,满足个人野心,竟逼死了一位故交好友!

曹操对着荀彧,亲自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向荀彧保证,他曹操一生不会再封公,更不会僭号称王!

听闻曹操亲口作出永不封公、永不称王的承诺,荀彧心中亦感惊讶不已。

未曾料到,曹操为了挽留自己,竟会毅然决定放弃一切高位尊号?

原来,在曹操心中,那个魏王的地位,似乎并非不可或缺!

或许,当初曹操受封魏公,也有几分身不由己的因素在其中?

毕竟,唯有曹操的地位越高,权柄越重,他麾下的那些谋士猛将才会安心效命!

诸如贾诩、程昱、董昭等人,

还有曹仁、夏侯惇、曹洪、曹休以及徐晃等将领,

这些人并不像荀彧那样坚守汉室,他们忠诚的对象唯有曹操一人!

他们的意见,曹操能够轻易忽视吗?

而今,曹操竟愿意为了他,舍弃所有加冕荣耀,已显露出足够的诚挚之意!

那么,就暂且宽恕这位老友一次吧!

至于汉室社稷……

仙汉世界。

青云山脉深处,一间飘渺的云雾楼阁中,荀彧最终还是决定辅佐曹操,踏入修炼之道,令各路修行皇朝之主皆感惊愕与疑惑。

曹操,这位曾被视为破灭汉室气运的修士,在修行后期,其理念已与坚守汉室大道的荀彧产生了根本分歧。然而,荀彧却仍然选择留于魏营,究竟曹操以何种深厚的修炼资源或秘法承诺,又给予了荀彧怎样的非凡机缘,以至于能让荀彧宽恕他的过往?

“哼!荀彧口称秉持汉室正统,实则心中另有算计!”

对此事最为愤慨的当属修为高深的刘备,他曾料定荀彧必将背离曹操,转而投入他这个真正致力于恢复汉室荣光的修炼者的门下。他刘备拥有至纯的汉室血脉,倘若荀彧真是东汉王朝的忠贞守护者,必然应当前来投奔于他。如此栋梁之材,哪怕不能位列仙相之位,至少也能成为三公之一的核心助力。然而刘备满心期待的结果却是荀彧依然留守曹营,这一抉择不禁让人怀疑荀彧是否真的矢志不渝地效忠于汉室,或许其内心深处,不过是觊觎修炼界的名誉与地位罢了。

大汉仙域,未央仙宫之内。

“荀彧居然愿意宽恕并继续辅佐曹操。”

刘彻仙帝摇头叹息,先前若是荀彧选择离去曹操,大汉仙域早已备好了一切迎接他的到来。毕竟,东汉仙土与大汉仙域接壤相邻,像荀彧这般位列王佐榜第九的绝顶智者,无论是哪个势力都会将其视若瑰宝。他刘彻渴望得到这样的仙佐之才,以助大汉仙域一臂之力。然而,荀彧并没有离开曹操,这使得刘彻颇为失落,看来只能寄希望于自家大汉仙域的弟子们了。既然东汉仙土已有贤士入榜,那大汉仙域登上王佐榜的日子也应该为期不远矣!

此时,九天之上,那蕴含天地法则的金榜突然剧烈震荡,波纹翻滚。

“王佐榜第八,即将揭晓!”

此刻,神州大陆的目光齐齐汇聚于那天道金榜之上,翘首期盼。

随着金光熠熠的大字逐一显现:

王佐榜第八

王安石

所属仙朝:大宋仙朝

洪亮的天籁之声响彻大地,引得神州四海一片沸腾。

王安石,来自大宋仙朝!

不曾想,大宋仙朝竟能梅开二度,再有英杰登上这尊贵无匹的王佐榜!

此举震惊了诸多仙朝,他们万万没想到一个看似偏弱的大宋仙朝,竟能在王佐榜上连续两人登榜,这究竟是何等的逆转局势?莫非要在这王佐榜上,令其他仙朝颜面扫地?

而在大宋仙朝,汴京仙城内。

“哈哈,看样子我大宋是要崛起为真正的修炼强国了!”

赵光义仙帝喜形于色,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寇准之后,大宋仙朝竟然会有另一位英才问鼎王佐榜!

这位名叫王安石的修士,被天道金榜认定为治世奇才,修炼界之巨擘!看来大宋仙朝重文轻武的独特国策,不仅非但没有阻碍修炼之路,反而孕育出了更为卓越的修炼人才。

且看我大宋,已然孕育出诸多杰出的修真贤臣!

这仙道辅佐榜单才公示三席,我大宋竟占据了两席之地!

以此趋势推演,我大宋问鼎这仙道辅佐榜首,亦非遥不可及之事!

王安石!

此名听来颇为陌生,断然不会是我大宋当朝仙官,只怕乃是一位来自后世的修真奇才!

这位王安石,究竟有何等修为与功绩,竟能位列仙道辅佐榜第八位呢?

莫非,他助我大宋成就了修炼资源丰富、武力强大的伟业,甚至收复了那被异族占据的幽云十六州秘境?

想到此处,赵光义心潮澎湃,充满热切期盼!

在他与大宋众修士炽烈目光的注视之下,那天道金榜的画面瞬间一阵扭曲变形……

“光”字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景象:

大宋历经数代修炼世家!

王安石,自幼便是天资聪颖的修士,年幼时便有过目不忘之能,落笔即成修炼心得!

得到了欧阳修、曾巩等当代大儒修行者的青睐!

后来一举夺得修真科举魁首,踏入了大宋修真官场!

亲见大宋修炼法则之弊病,国家渐入积弱之局,王安石遂向时任大宋仙帝的仁宗赵祯上奏,请求进行全面修炼法则变革!

欲将大宋先祖留下的修炼法则彻底颠覆,建立起全新的修炼秩序,以实现富国强兵之大愿!

然而,赵祯并未理睬这位地方小官的修真革新言论。

“这王安石,岂非狂妄之徒乎?”

“竟然敢提议颠覆吾辈祖先所定下的修炼法则,推行他的所谓新法?”

见王安石一开口便提及颠覆大宋祖制,赵光义心中颇感不满!

先祖之法,岂是随意变更之物?此举稍有不慎,恐将导致宗门破灭啊!

然而,王安石的首次变法上书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在此之后,大宋的弱势局面愈发严峻!

签订澶渊盟约之后,大宋与辽国结为修真兄弟之邦。

辽国在获得大宋岁贡后,百年间未曾再犯南疆。

辽宋两国之间进入了长久的修真和平时期。

可此时,大宋却面临了一个新的强大敌人——位于西北边陲的西夏。

西夏虽弹丸之地,但在战场上却屡次挫败宋军!

这一幕令天道金榜前的大宋仙帝与臣子们再也难以保持镇定!

赵光义更是面色铁青!

败于大辽,给大辽供奉岁贡尚可忍受,毕竟对方实力强大,但连小小的西夏也能欺凌于大宋之上?

区区西夏,竟能让宋军将士哀嚎遍野?

如今的大宋,难道已经虚弱至此吗?

最终,大宋不得不与西夏达成和议,被迫每年供给西夏: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叶三万斤!

“后世子孙无能,丧权辱国矣!”

赵光义愤然起身,从龙椅宝座上咆哮而出!

此情此景,忍无可忍!

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大宋若连辽军都无法战胜,尚可勉强解释为辽军力量强大;但连西夏都斗不过,那就实属奇耻大辱了!

这画卷中展现的大宋未来军队,相比于现在的大宋军队,简直弱不禁风!

“变法!势在必行!”

此时,赵光义的立场骤然间完成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转变,先前他还认为王安石不过是妄言修炼之道,如今却已坚定地转为了改革仙法的支持者!

这大宋王朝,实已陷入内外交困的修真界瓶颈,若再不变法,便将难以为继!

面对着如斯颓唐的仙门与疲弱的护山神军,又有哪个异族势力会放过这等肥美的修炼资源之地?

即便辽国与西夏因贪婪大宋的贡献灵石而暂时维持和平,然而一旦遇到那些视生死如草芥的邪魔外道,大宋的仙域江山又该如何保全?

变法以强化仙脉,实乃刻不容缓之举!

而这王安石,身为王佐榜位列第八的杰出修士,其在世俗政务方面的修为必定非凡!如此看来,推行变法图强之事,断然不会只是空洞的修真理念!

或许,值得一试!

此刻,那天道金榜之上,关于王安石推动变法的画面仍在不断显现……

大宋历经两代仙帝的统治,可王安石依然未能受到重用。直至大宋神宗赵顼登基为帝,王安石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治国重臣!

那时的大宋,已如濒死之巨龙,内则宝库空虚,外则护山神军衰弱不堪。

赵顼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仙帝,自然不甘心看到大宋修真界的辉煌日渐黯淡,乃至任由区区西夏妖族在其头顶嚣张跋扈!

他誓要重塑太祖昔日的修真盛世!

而掌握了变法提升仙脉之策的王安石,便如同一颗璀璨的救世之星,受到了他的极力推崇!

赵顼遂任命王安石为内阁首辅,正式启动变法进程!

王安石此匹潜伏已久的千里马,终遇知音,开始全面执行变法大计!

他提出遵循天地至理,化天下之利为修炼资源,无需增加百姓负担,即可使国库充裕!

并着手实施增强仙门实力与巩固边防的策略!

……

“无需加征修炼资源,如何能让仙国富强?”

此刻,神州各大小修真皇朝的主宰者们,纷纷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天道金榜上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情形,眉头紧锁。

即便是最为聪慧的炼器师,也难以从无中生出修炼资源啊!过往历朝历代想要充实国库,往往都得加重百姓的修炼资源税负,必然使得民众生活负担加剧。

他们均想见识一下,这王安石究竟如何能在不加重修炼资源税的前提下,实现富国强兵之目标!

毕竟,古语有云,羊毛出在羊身上,此举显然是违背常理的!

然而,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安石竟然真的做到了!

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仙法政策,他迅速提高了国库的修炼资源储备!

整个大宋仙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单是一年的修炼资源收入,便足以支撑大宋对外的各项扩张行动。

在对外方面,王安石主导了熙宁开边行动,在西北地区取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为大宋收复了河湟两千余里的广阔仙土,并成功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

如此一来,王安石可谓兑现了他对宋神宗赵顼的诺言,仅用了短暂的时间,便实现了大宋修真界的富国强兵!

令人惊叹不已!

“变法之力,竟如此强大?”

这一景象,彻底震撼了此前抱有疑虑的各大修真皇朝之主!

简直是匪夷所思!

那个曾经被认为软弱无比的大宋,在实行变法之后,竟犹如脱胎换骨般迅速壮大起来!

有人回忆起了先前登上军神榜的吴起,尽管他在楚国推行变法之时并未列入其中,但他训练出五万同时期无敌的魏武卒,以及那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变法历程,同样让人感慨万分!

在远古的时代,楚国曾是一个被修炼世家掌控的荒芜边陲之地,直至吴起实施了修真变革,使其一跃成为南域的修真霸主,震慑八方,威压各派修士!

现如今,王安石推行的这场修真革新,与吴起当年之举,可谓殊途同归,使得长期疲弱、只能被动防御的宋王朝,竟开始主动扩张修行领地,开创新的修炼圣地!

这还是他们记忆中那个曾经软弱的大宋么?

“哈哈,革新得好哇!”

“未曾想,在我大宋后辈之中,竟有王安石这般修炼奇才!”

目睹宋王朝实力肉眼可见地增强,一举夺得了河湟这一修炼宝地,并扩大了两千余里的修行疆域,赵光义不禁满面笑容。

他曾认为,寇准仙逝后,宋王朝将会沉沦衰败,长久以来忍辱负重,年年向辽国和西夏修真宗门纳贡求安。然而,王安石的出现犹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令宋王朝再度振兴!

然而,朝堂之上的宋廷众臣却暗自撇嘴,讥讽赵光义:

刚才你还称王安石为疯道人,坚称祖训不可轻易更改,这转变速度也太快了吧!

“方才朕是见识浅薄,未能识得王安石的旷世奇才,此乃朕之过错!”

赵光义爽快地认错,此刻的大宋再度焕发生机,他的心境无比舒畅!

无论是新法还是旧规,只要能使国家富强、修者强盛,那就是良策!

正当赵光义与众臣沉浸在喜悦之中时,王安石的修真革新却遭遇了巨大困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慎,致使一些邪修有机可乘,引起了民众修炼生活的动荡。另外,革新触及了许多既得利益修者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强烈抵制!

太皇太后、高太后二人,更是以泪洗面,向神宗赵顼哭诉:“王安石扰乱天地修炼秩序!”

随着反对之声日益高涨,年轻的赵顼皇帝对新法产生动摇,对王安石的信任也开始瓦解,最终毅然罢免了他的修真宰相之职,革新遭受重大挫败!

赵光义那原本洋溢着笑意的脸庞顿时僵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