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 > 第260章 忠义仙榜第十,南宋文武双全奇才,辛弃疾!

“去病,尽管你并未名列仙榜之上,然而你的传奇故事却流传于各个角落……”

太微宫内,刘彻面带一丝自豪的微笑,目光投向身边的霍去病。他惊讶地发现,位列忠义榜第十的辛弃疾,竟然将霍去病视为自己的修行楷模!此事让刘彻心中暗自欣喜,看样子霍去病的名声早已超越凡尘,连远在南宋的修士都知晓他的英名。

“冠军侯的位置独一无二,即便辛弃疾身为忠义榜上的第十位,恐怕也难以企及冠军侯的高度。”一位大汉仙官摇头说道。

“此事尚难定论。”霍去病的目光紧锁在眼前的仙榜之上,对于辛弃疾这样一位秉持忠义信念的修士,他深感赞赏。然而,辛弃疾究竟能否成长为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沙场仙将,这却难以预料。即使辛弃疾具备与其匹敌的战术才华,是否能达到自己如今的修为境界,还需考虑诸多因素:机缘、悟性以及那位如刘彻一般的绝代霸主。只有天地人三者皆得,方能孕育出一位真正的冠军侯来。

辛弃疾,能否成为引领南宋复兴的关键将领呢?似乎并非易事……

……

大秦修真境。

咸阳城中,蒙恬愤然冷哼:“就算辛弃疾成为了仙将,你看岳飞现今的处境便可知一二!”南宋朝廷如今昏庸奸佞横行,哪怕对国家忠贞不渝,又能有何用?

昔日忠良岳飞,竟险些遭到赵构和秦桧这对权奸的迫害,若非杨再兴出手相救,怕早已命丧风波亭!辛弃疾,虽然胸怀忠义之情,志在收复南宋失地,但缺乏南宋朝廷的有力支持,恐怕只能注定成为一出悲剧!

……

此刻,苍穹之上,那天道仙榜仍在不断轮转。为将辛弃疾锤炼成一代仙将之材,他随众多中州杰出仙门子弟遍访各地,研习仙法兵策。辛弃疾更是巧妙利用两次赴燕京参加仙试的机会,秘密对金国都城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察,为将来光复故土做足准备。

绍兴三十一年,金国皇帝完颜亮背弃和平协议,挥师六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企图一举灭亡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

面对连连败绩,前线形势岌岌可危,赵构也被吓得惶恐不安,未曾料到与金国签订的和平协议会如此轻易地被撕破。得知战况危急的辛弃疾焦虑万分,毅然决定变卖家财,在故乡集结两千乡勇揭竿起义,誓死抵抗金军,声援南宋!

自此之后,辛弃疾由一位心系天下的读书人,蜕变成为一名解民于倒悬、护国卫疆的英勇仙将!

仅两千修士,道力薄弱,难展鸿图,欲一举荡平邪魔金宗,收复仙土故里,唯有投靠更为强盛的正道义军!

辛弃疾,洞察天机,率领两千修者部众,毅然归附于义军首领耿京门下!

自身则甘愿充当谋士,倾力辅弼!

然则,野心勃勃企图侵宋的完颜亮,竟在采石矶被虞允文统率的宋军修士以阵法破敌,身陨战场!

其遗蜕,亦丧命于前线。

新登基的完颜雍随即着手分化打击北方的义军势力!

鉴于长远大计,辛弃疾与耿京共议,决议领军南渡,重返南宋仙域。

辛弃疾身担使命,奔赴临安面见南宋帝赵构,表明重回祖国怀抱的决心。

如能白白得到一支修士军队,赵构自然是心花怒放,不仅亲自接见了辛弃疾,更是册封耿京为天平军镇守使,辛弃疾则为天平军督师。

然而,当辛弃疾手持天平军镇守使之令印,欲召回耿京回归南宋时,却惊闻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刺杀的噩耗!

张安国,竟带领全军向金宗投降!

辛弃疾闻讯痛心疾首,在激愤之下,竟亲自率领五十骑修士,直闯五万金宗大军之中,单骑纵横,硬生生擒回叛徒张安国!

那一刻,正是辛弃疾人生的巅峰时刻!

彼时的辛弃疾,不过才二十三载春秋!

此事震惊了神州各派修真之人,皆瞠目结舌。

\"未曾想这辛弃疾,竟乃世间罕见的一代猛将!\"

目睹辛弃疾于万千敌军之中生擒叛将,安然无恙归来,众人无不惊叹不已!

这位辛弃疾,诗词造诣非凡,却原来也是一位世间罕有的将帅之才!

可谓文武兼备!

倘若南宋朝廷能重用此人,那么南宋或许有可能再现岳飞般的辉煌伟业!

然而正当所有人对辛弃疾寄予厚望之际,

刚刚归顺南宋,胸怀北伐壮志的辛弃疾,却遭到南宋朝廷的冷遇!

非但他的义军被强行解散,他自己也被委任为偏远地方的芝麻小官,远离南宋中枢政权。

身为南宋皇帝的赵构,毫无进取之心,根本无意北伐收复失地!

可怜辛弃疾,虽英勇过人,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只得在南宋的地方官场上混迹,蹉跎岁月。

将其满腹经纶与盖世才华,消耗在冗长乏味的官场人情之中。

\"遗憾啊!\"

\"这般人中龙凤,却归属南宋!\"

紫禁城内,朱元璋摇头叹息,目光中流露出无尽惋惜。

小小的南宋,竟然频现忠良将相!

早有岳飞、杨再兴,如今又添辛弃疾一人!

然岳飞与杨再兴尚能在前线抗击金宗,辛弃疾却空有一身将领之才,却被安置在后方,担任一个微不足道的通判职位!

对于人才而言,没有比这更大的浪费了!

若这辛弃疾生于他的大明王朝,他断然不会让这样的大将之才屈就地方官吏之职!

让一把绝世神兵,就这样在府库之中生锈、腐朽!

......

大汉...

\"岂料,辛弃疾此生,便要如此黯然陨落于尘埃之中么?\"

凝视着仙界榜单之上,始终未能有所建树的辛弃疾形象,霍去病不禁轻声哀叹。

他最为忧虑之事,终究化作了现实。

辛弃疾,纵然怀揣宏伟抱负与通天才能,却困于乱世,英雄无处施展拳脚!

因那南宋帝王,沉迷逸乐,偏安一方,丝毫未曾存有过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于是,辛弃疾的命运,只能随南宋政局蹉跎,难尽其才!

其结局,注定是一场悲歌!

但就在这一刻,那仙界榜单的画面中,赫然显现了异变!

赵构,竟然将皇位传位于储君赵昚!

赵昚登基之后,年少英姿勃发,豪情满怀,毅然决然地筹备起北伐之战!

得知此事的辛弃疾,欣喜若狂,以为自己驰骋沙场、斩敌立功之时终于来临!

然而辛弃疾怎么也想不到,此次北伐之战,竟然丝毫未见他的身影!

只因其“归元子”的身份,南宋帝王与其朝廷上下,对他始终持有深深的猜忌与不信任。

所谓“归元子”,便是指那些曾沦陷异族统治区域,而后重返华夏故土的修真者。

辛弃疾未曾料到,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投身南宋,满腔热血欲为国家效力,却遭遇这般冷遇!

这般的寒心之事,令其痛彻心扉。

结果,这场宋军北伐之战,由于主帅间的勾心斗角,终致全军覆没!

十二万修真士卒玉石俱焚!

南宋政权被迫与金国缔结“鸿兴和约”,暂时停战。

辛弃疾趁此南宋军队惨败之际,向南宋皇帝赵昚呈上了《灵芝十篇》,详述治国强军之策!

然而,刚刚遭受重挫的南宋皇帝赵昚,早已失去了再度征战的决心,斗志消磨殆尽。

辛弃疾献上的富国强兵妙计,仿佛落入深海巨渊,杳无声息。

辛弃疾依然在外域州县间频繁调动,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召唤。

然而,这位秉持气节、期望建功立业的辛弃疾,断然不会尸位素餐,虚度光阴。

凡是他任职之处,无论任期长短,总会留下一番成就,无论是治军还是理政,皆备受赞誉。

在此期间,辛弃疾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太乙真人赋-记江西临川灵岩壁》:

“青岚台上清江水,波涛中淹没多少修行人的泪滴。”

“向西北遥望故都长安,只见重重叠叠的山脉令人惋惜。”

“青翠的山峦挡不住滚滚东逝的江水,究竟何时才能东流直上,再现辉煌?”

“江边傍晚时分我心中愁绪万千,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似乎也在为我叹息!”

诗作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不满,以及自身雄心壮志却寸步难行的无奈愁闷。

不甘沉沦的辛弃疾,在任湖南安抚使之职期间,秘密组建了一支名为“龙翔军”的精英队伍,倾力操练。

使得这支龙翔军,成为了南宋时期最为剽悍的修炼者军团,金人闻之色变,胆颤心惊。

然而,奋发向上、直言不讳的辛弃疾,却成了南宋朝堂上的一股逆流。

旋即遭到同僚排挤,被剥夺官职,退出政坛。

直至新一代君王登基,权臣韩侂胄得势,重新启用主战派贤士,辛弃疾才有机会再次入朝为官。

他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

这对于步入垂暮之年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精神上的一大振奋!

认为机缘已至的辛弃疾,在北固亭之下,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永遇乐·修真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