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上掉下个小娇娇兵王一把扛回家 > 第45章 出发京市前

应玉芝接到儿子的电话,让她在村里收鸡蛋,说是县城里有人要,立马热火朝天的找上王凤菊一起在村里收起了鸡蛋。

“婶子,这一个鸡蛋四分钱,县城里的人能乐意要吗?”

王凤菊看着收到的一大堆鸡蛋发愁,这价钱他们村里可没人卖过啊!

“泽厚说是有人特意要的,我也不知道,管他的,反正咱们村的鸡蛋卖这个价钱,是村里人占了实惠。”

应玉芝笑着,“人家都给了定钱,想来是不会赖掉的。”

王凤菊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婶子,家里今天炸丸子、油饼,没事儿我就先回去了,俩媳妇家务事上,还差点儿火候,我得回去看着。”

“那行!你赶紧回去吧!”应玉芝笑着点头。

余川柏和应玉芝借了牛车,带着一车子的鸡蛋去了县城。

“泽厚,收这么多鸡蛋,真有人能要完吗?可别到时候都砸在手里了。”

余川柏蹙眉,“若是能联系到工厂里,估计再多的鸡蛋他们也都能消化的完,价钱上可能就没有这么高了。”

“爸,放心好了,再多鸡蛋都能消化的了。”

余泽厚笑着将牛车上的鸡蛋卸了下来,“前些天认识了烧鸡厂的一个经理,他们厂里要鸡蛋给工人发福利,越多越好!”

“能出手就好,笙笙,那我和你太奶奶就先回去了。”

余川柏给余笙手里放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天冷,路不好走,我们得早点儿回家去。”

余笙抿了抿唇,“嗯,太爷爷,太奶奶你们路上慢点儿,我和爷爷忙完了就回家了。”

“笙笙,你们赶紧进屋吧!外面冷,不用送我们。”

应玉芝坐在牛车上,心疼的抚了抚余笙的头。

“太奶奶,我知道了,你赶紧坐好,不用操心我,我能照顾好自己的。”余笙给应玉芝整了整帽子。

“好,好!”

应玉芝笑着啊摆了摆手,“你们赶紧回屋去吧,我们走了,泽厚,忙完记得赶紧带着笙笙回家,知道吗?”

“可别耽误了回家过年啊!”

余泽厚点头,“我知道了,妈!”

送走了应玉芝和余川柏两人,余笙直接将鸡蛋收进了空间里,然后和余泽厚直接锁门去了火车站。

“明早再坐火车去京市不行吗?这会儿买票,要到晚上才有车。”

冷风一吹,余笙忍不住跺了跺脚,将围巾往上又拉了拉。

余泽厚摇头,“明早去又要耽误一天,笙笙,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还是尽量早些将这些东西出手吧!也好早点儿回家过年。”

“你好,两张去京市的票。”

售票员扫了两人一眼,“票价十九块五毛钱,俩人一共三十九块钱。”

余泽厚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沓钱,数了三十九块钱递了过去,“正好三十九块钱。”

“嗯,喏,票拿好,车次时间是晚上九点半,记好了,可别错过车次了。”

售票员接过了钱,点了一遍以后,拿了两张票,按了印章递给了余泽厚。

余泽厚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背着包,和余笙离开了火车站,去了附近的一家饭馆里。

“笙笙,咱们先吃饭,要不然等坐上火车,可就没啥吃的了。”

余笙微微蹙眉,这个时候她都还不怎么饿呢。

“我要一小碗鸡丝汤面就行了,我还不是很饿。”

“行!”

“老板,两碗鸡丝汤面,一大一小,都不要芫荽。”余泽厚朝着后厨的方向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里面的人急忙跑了出来,“两位喝水,刚烧开的,稍等一会儿啊,面马上就好。”

余泽厚拿了两个杯子,给两人都倒了热水,“笙笙,喝点儿热水暖和一下。”

余笙点头,压低了声音,“爷爷,咱们去京市都没有跟大爷爷说一声,回来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高兴的。”

“没事儿,他不是那么计较的人。”

余泽厚抿了抿唇,“他现在天天忙着找药材呢,也没空跟咱们一起去京市。”

“笙笙,最关键的是,我觉得你的事情,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了,人多嘴杂,人心更是难测。”

“为了以防万一,不要再让其他人知道了,保护好你自己才最重要!”

余笙重重的点头,“嗯,我知道了,爷爷。”

“我很庆幸在这里能有爷爷,能让我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和可以依赖的人。”

“笙笙,不要完全依赖他人,能自强、自主、自足的人,才是真的强大,才会永远不会被人背叛。”余泽厚皱眉。

“我不是说你不可以依赖我,我的意思是你自己还是要自强,不能放任自己懒惰、不向前。”

“笙笙,我们余家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余笙的瞳孔猛的一缩,她知道那件事情,还是她十六岁的时候爷爷告诉她的。

那时的余家很是惹眼,余家人的医术精湛,药材地道,那时得余家医馆,只要开着,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可太打眼的代价也是极为残酷的,余家行医者众多,被人算计和杀害的余家人不在少数。

也因此,家族中人心惶惶,不少孩子都被父母勒令不再学习医术。

更有人因此远走海外,立下血誓,再不行医,且子孙后代皆不得学习医术,到死不能向任何人提及《余家医典》。

可尽管老祖宗们再三交代族中后辈,在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动荡中,还是出了差错。

一个年轻后辈在跟人斗狠中,暴露了余家祖祖辈辈传下来,且在不断完善、改进的《余家医典》。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祖宗们为了不让《余家医典》落在坏人手中,不得不忍痛将《余家医典》给烧成了灰。

而她学习的《余家医典》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她太爷爷强大的记忆力,和坚持不懈的付出,才重新整理编辑出了属于他们家的《余家医典》。

“两位的鸡丝汤面好了,一共五毛钱。”

余泽厚将钱递了过去,“笙笙,快趁热吃,等会儿咱们还得赶车呢。”

“嗯!”余笙闷声应下。

她心里不停的回想着,在她家老祖宗所在的这个时候,余家还有没有潜藏的危险。

一直到坐上了火车,余笙都是心不在焉的,甚至有时候余泽厚跟她说话,她都没反应。

余泽厚泽没多想,只以为她是因为晚上赶车累的,所以就没有再开口。

只提着劲儿注意着车厢里的一举一动,生怕在火车上出了什么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