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谍战从潜入满铁当小乘警开始 > 前传:《“徐夫人”徐旭的故事》01

2005那年,徐旭才刚刚满九岁,还是一个稚嫩可爱的小女孩,正在读小学三年级。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除了日常要做的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以外,聪明伶俐的徐旭又多学了一项技能——写信。从那以后,年纪小小的她就承担起了帮妈妈给爸爸写信这样重要而又特别的任务。

虽然说徐旭的爸爸每年待在家里的时间最少也有两三个月之久,但他却经常一出门就是四五个月都不回家一趟。尽管如此,徐旭的爸爸依然会坚持每个月都给妻子和女儿写上两三封信。至于为什么她们母女俩不亲自写信给爸爸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徐旭妈妈本身没什么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徐旭爸爸工作实在太忙了,每天都要开着火车到处跑来跑去,就算写好了信也很难顺利送到他手上啊!不过自从徐旭上了三年级之后,情况就变得有些不同啦~有时候是妈妈叫她帮忙写,有时候又是徐旭自己主动想要写给爸爸,于是她便开始尝试着用文字向远方的父亲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徐旭的第一封信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抽屉里,仿佛那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它安静地等待着,直到父亲终于回到家中,这封信才得以展现在他眼前。

父亲仔细阅读了信件之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信中的文字赞不绝口,称赞道:“孩子啊,你的文采真是出众!如果能够勤奋努力地去练习写作技巧,将来或许能成为一代伟大的作家呢!”得到父亲如此高度的评价,徐旭内心充满喜悦之情,这种快乐让他连续好几天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从此以后,每当需要写信时,徐旭都会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地构思,试图用最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描述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事情。因为他深知,每一个字都是传递情感与思念的桥梁。

而这些信其实都是听从妈妈的话所写下的。那么,妈妈和爸爸之间会在私下里谈论些什么呢?妈妈有时候说话直截了当,但有时候却又言辞闪烁、模棱两可。渐渐地,聪明伶俐的徐旭也开始学会琢磨妈妈话语背后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将它们一一记录在纸张之上。

妈妈想要传达给爸爸的信息,无外乎就是告知家中的近况,关心一下爸爸的工作是否顺利,以及询问他在火车上的生活过得怎样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琐碎的家常话题,却蕴含着深深的亲情关怀。通过不断地写信交流,一家人的心似乎越来越近了……

爸爸每一次寄回家的信都像是一本内容详实的旅行杂志,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在火车上的点点滴滴:车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路过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他自己在各地的日常生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妈妈却总是百听不厌,仿佛通过文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爸爸所经历的一切。而妈妈和徐旭也如出一辙,对于爸爸的工作与生活怀着满心的憧憬与艳羡,或许用“羡慕”来形容更为贴切一些。

毕竟,妈妈只是高堡台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素养的普通家庭主妇,而爸爸则是一名令人瞩目的火车司机。如此鲜明的对比,犹如云泥之别。在信里,父亲对母亲表现出极致的敬重,旁人皆言,母亲在父亲心中宛如神明般尊贵,被他虔诚地供奉着。母亲自觉父亲言过其实,但徐旭却深以为然。

每次准备写信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徐旭:“一定记得啊!跟你爸说话的时候要用敬语哦,必须用‘您’来称呼知道吗?还有啊,说话要有礼貌些,该有的礼节绝对不能遗漏掉,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显示出你对爸爸的尊重和敬意呢。”然而,徐旭却对这一套并不感兴趣。他向来喜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觉得整日都这么客客气气的实在太无趣了。他真正想要写的,是那种能够令父亲感到惊讶的话语,就如同父亲曾在信中提到过的那样——每当拿起徐旭寄来的信件登上火车后,一看到那些字句,原本昏昏欲睡的父亲便会立刻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母亲敏锐地察觉到了徐旭心中的小九九,担心他会胡言乱语一通。所以每回等徐旭写完信之后,母亲还要让他再通读一遍。只有当她认为没有任何问题时,才会将信装进信封;倘若发现有不妥之处,则要求徐旭重新撰写,仿佛父亲是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大人物似的。

徐旭一直认为,在火车上工作的父亲日常一定非常枯燥乏味,因此总是会充分利用火车开动前短暂的闲暇时光,提笔给家中的母亲与自己写下一封封长长的书信。字里行间,父亲将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琐碎趣事娓娓道来,事无巨细地分享给这对母子。若非知晓父亲真正的职业身份乃是一名火车司机,徐旭恐怕真会误以为父亲其实是个四处游历的旅行家哩!不仅如此,父亲往往还会习惯于在每封信件的末尾附上这么一句话:“火车要开啦,就先写到这儿吧,下次再聊哦。”每当读至此处时,徐旭便感觉自己恍若亲耳听见了那从信尾传来的、火车离站时所发出的清脆响亮的鸣笛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徐旭已精心书写了许多封家书,但却没有任何一封曾被成功寄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父亲常年奔波在外,居无定所,具体地址也时常发生变动。于是乎,徐旭只得将这些饱含深情厚意的信件小心翼翼地积攒起来,默默等待着父亲归家之日的到来。届时,他便能将它们一并交予父亲阅览。只是谁承想,父亲回到家中后却并不急于阅读这些信件,反倒非要等到再次登上列车、离开家乡之后,才会逐封仔细地拆开展读。

徐旭和他的母亲常常能够收到来自父亲的信件。每一次父亲休假结束离家后,母亲和徐旭便会心急如焚地翘首以盼,渴望着那位邮递员高声呼喊出母亲的姓名,这场景犹如一片枯竭的土地渴求着上天降下滋润的甘霖一般。

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时,她总是会先深吸一口气,嗅一嗅那张信纸,似乎从中嗅到了金钱的气息,并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母亲转头对徐旭说道:“孩子,你闻到了吗?那可是火车的味道啊!我仿佛都能听见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声呢。”毕竟母亲曾经乘坐过火车,因此对于这种独特的味道与声响再熟悉不过了。嗅过之后,母亲将信件轻轻递到徐旭手中,示意她也闻一闻。然而,徐旭仅仅嗅到了一股淡雅的墨香罢了。接着,母亲便要求徐旭朗读这封信。

父亲一直以来都非常关爱着妻子和女儿,所以在信中的文字几乎不会出现晦涩难懂的生僻字词。

徐旭非常喜爱父亲所写的字,特别是那一手用钢笔写成的正楷字体,每一个笔画都显得飘逸洒脱、灵动自然,仿佛轻盈地悬浮于纸面之上。然而,有时父亲由于匆忙书写,字迹便会稍显凌乱,让徐旭阅读起来有些吃力不畅。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些文字的热爱与欣赏。

在仔细读完信件之后,徐旭便将父亲的书信当作字帖一般珍藏起来,并拿起铅笔小心翼翼地仿写着父亲的笔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之下,徐旭逐渐掌握了其中精髓,自己写出的字竟也开始带有父亲独特的韵味与风采。

说起徐旭的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实颇为特殊。当年,父亲年仅五岁的时候,不幸遭遇了亲生父亲突然离世的变故。此后不久,坚强的母亲——也就是徐旭的奶奶,毅然决然地选择带着年幼的父亲改嫁他人,而这位新伴侣正是徐爷爷。尽管徐爷爷与父亲并无直接血缘联系,但他却始终视如己出,从未对其心生嫌弃或排斥之意;不仅如此,善良贤惠的婶婶更是将父亲视作亲弟弟般呵护有加,关怀备至。

父亲在十七岁那年毅然决然地投身军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几年后,退役归来的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专业技能,成功进入了哈尔滨铁路局,并担任起了令人羡慕的火车司机一职。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地区,这样一份工作无疑是极具吸引力且备受瞩目的。当时,父亲离家入伍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庆之中,村民们纷纷敲锣打鼓,夹道相送这位年轻有为的战士踏上新征程。

每逢佳节来临之际,不仅镇上会专程派人前往徐旭爷爷家中送上慰问品以表达对军属家庭的关怀与敬意;就连村子里也不例外,总会有各种福利和优待送到他们手中。而作为家属的徐旭母亲自然也是倍感荣幸、与有荣焉。

如今,徐旭家中客厅的墙壁之上依然悬挂着那张父亲当年从军时期所拍下的相片!照片之中的父亲身着一袭崭新而笔挺的绿色军服,头顶则戴着一顶闪耀夺目的军帽,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任何一个男子见到此般形象都会不禁心生敬畏之情,而女子们更是纷纷夸赞其乃村中最为俊朗之人。

不仅如此,母亲同样拥有一顶与照片内款式相同的帽子,这顶帽子正是由父亲赠送给她的珍贵礼物。有时候,母亲会心血来潮地将它戴于头上,并模仿着军人的模样发号施令,仿佛正在与徐旭一同嬉戏玩耍一般。

然而,关于父母究竟是何时喜结连理,以及母亲因何缘故愿嫁予远在千里之外辛勤工作的父亲等问题,徐旭却是一概不知。这些疑惑唯有从镇上居民的口中听闻一二:“一切皆是缘分所致啊!”或许正如同人们所言,缘分就是这般奇妙且难以言喻吧。

那时候,父亲在徐旭的心目中简直就是一座雄伟壮观、不可逾越的高山!每当跟别人谈论起自己的父亲时,徐旭都会满脸骄傲地炫耀道:“我爸爸可是开火车的哦!”仿佛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似的。

而父亲所工作的那一列火车,则像是一条钢铁巨龙一般,每天都在各个城市之间风驰电掣般地来回穿梭着。通过父亲寄回来的信件,徐旭了解到他的工作非常忙碌,休息时间也少得可怜。

每一次,当父亲结束漫长的旅程,从距离哈尔滨数千公里之外的高堡台返回家中的时候,他总会带回来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特色产品,比如贵州的茅台酒、云南的普洱茶以及宁夏的枸杞子等等。当然啦,给母亲和徐旭购买崭新漂亮的衣裳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呢!这些礼物虽然并不昂贵,但却蕴含着满满的父爱与关怀。

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十岁,父亲带着满心欢喜回家,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袋子。徐旭好奇地凑上前去,想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宝贝。父亲神秘地笑了笑,轻轻打开袋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裙子。

母亲接过裙子,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她迫不及待地换上那条裙子,站在镜子前,瞬间变得光彩照人。那一刻,时光似乎倒流,母亲仿佛年轻了十岁,原本朴素的面容此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她轻盈地走来,每一步都充满了优雅与自信,宛如从城市中走出的摩登女郎,令人惊叹不已。曾经毫不起眼的母亲,如今如丑小鸭般完成了华丽蜕变,成为众人瞩目的白天鹅。

然而,尽管这条裙子让母亲焕发出惊人的美丽,但她却始终不敢穿着它踏出家门一步。原因无他,这条裙子实在太过鲜艳夺目且时尚前卫,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于是,这条珍贵的裙子只能默默地被藏匿于衣柜之中,等待着特定时刻的降临。

不过,每当家中仅有母亲一人时,她便会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条裙子,精心穿戴整齐,然后对着镜子仔细端详,流露出陶醉之情。这个时候的母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那份独特的美好。

每逢父亲即将归来之际,母亲总会再三嘱咐徐旭:“给你爸写封信,告诉他以后别再胡乱花钱买这么贵的东西了!”虽然这些信件从未真正寄出,但父亲下一次归家时,总能在桌上发现它们。而当分别的时刻来临,母亲又会忙碌起来,用心准备各式各样的高堡台的土特产,让父亲带回去分给同事们品尝。这些小小的举动,蕴含着母亲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牵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