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谍战从潜入满铁当小乘警开始 > 第25章 程老爹

谍战从潜入满铁当小乘警开始 第25章 程老爹

作者:老张0612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3:56 来源:小说旗

除了藤野这个小插曲,回程这一趟还是挺顺利的,虽然在鞍山站上有宪兵上车检查,但并没有太过仔细检查,更别提检查出什么问题了,不管是金世才的私货,还是程延护送的那两批同志,都平安到达了大连车站。

下了车后,因为有三天轮休,这一回程延早就定好了要回高堡台看一下老爹,所以并没有回宿舍,甚至连站都没有出,就直接等另一趟车。当然这一过程中,他也发现藤野似乎比他还着急,火车一清理干净,他就飞快地离开了车站,不知道是去存钱,还是回家先将钱给家人,也可能是还钱,他这段时间债没少借,据说新川都借了他钱,本来程延还想好心劝他别太急,但想想也就算了,至少就他所知新川少佐这种钱也没少收,说不定这个主意还是新川给藤野出的呢。

上午九点多一点,程延就坐上了另一趟途经高堡台的慢车,那里是自己老爹的家。虽然老爹已经五十三岁了,但还没有到可以养老的年龄,当然这个年代在满铁也没有退休这么一说,老爹现在是普兰店铁路段下辖的一个三等站高堡台的副站长,在那里手下也有五六个人管着。

说起来,这一年来,程延就几乎没有去高堡台看过老爹了,主要是因为太忙了,几乎没有时间,每个乘警跟车一个来回就是三天四夜。这中间休息很少,两次车间隔只有七八个小时,一个星期才有一次可以连续休息三十多个小时,而且这就样的时间也不能完全保证,经常加班。这样的空闲时间显然是来不及回高堡台看看的。

今天这还是程延三个月以来第一次可以轮休一次,上一次轮休正赶上出事儿,所以也没轮休成,就连过年这样中国人传统中最重要的节目,程延也没能在老爹身边。因此,这一次他早在一个月前就跟上司新川少佐打了招呼,免得这中途又有换班的情况发生。

从大连北开往高堡台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慢车不仅是开得特别慢,而且中途站点特别多,几乎每十里就有一两个五等小站,虽然上下车人不多,但还必须得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慢车要经常给其他火车让路,有时候可能在一站要停上个把小时,所以等程延终于到了高堡台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五点了,这个时间高堡台天都快黑了。

出了检票口,程延正看到自己的老爹在那里,虽然已经在电话中说过今天要回来,但没想到要拖延这么长时间,老爹看来也等急了。

“你等我一下,我还有一会儿就下班了,等站长来了,我还要跟他交个班。”跟绝大多数满铁三等以上车站一样,高堡台车站的站长也是一个日本人,而且是一个跟程延年龄差不多的关东军伤退士官。也许是军人的习性在他身上还没有消退,这个也叫村田的站长来得很准时,程延的老爹程永祥还向他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儿子,互相寒暄一阵后,程延方才跟着老爹回了离小站不到五百米的家。

程延的老爹是个典型的满铁职工家庭,身为热河闯关东的难民,早在1909年,老爹程永祥就带着老娘程杨氏、程延的大哥程大力来到东北闯一条活路。在这个叫高堡台的三等站碰到了一个叫村山的日本医生。也是正靠这个村山医生的帮助,老爹一家四口得以暂时住在这个主要由满人包衣后代的小镇。后来,这个村山医生还介绍老爹到车站上当上了货检员,如果没有村山的介绍以老爹这样的关内难民,在满铁也就只能当一个出力气的装卸工。也就在满铁工作的第三年,老爹在车站捡到了快咽气的程延,当然那时的程延还只是一个不到一岁的、不知道姓名、身上也没有任何特征的婴儿,是老爹出于善心将他抱到了村山医生的诊所救活了他,并收养了他,这些年对他跟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看待,送他去读书,一直在满铁捧上了一个铁饭碗。这件事高堡台的人都知道,老爹也从未对自己隐瞒过身世。

经过二十多年努力与辛苦付出,程氏一家三个男人都得以在满铁工作,程延的大哥程大力现在是一个资深的火车司机,每月可以拿到八百多块,加上出车补助甚至超过了己经在高堡台当上副站长的老爹。

当然程家四口人有时候也很迷茫,尤其是九一八之后,经常有人戳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一家是汉奸。当然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根本不是汉奸,甚至私下为抗日作出了很多贡献,比如那个李玉贵就是最早认识的老爹,并介绍程延的大哥程大力首先加入了满铁工委,而程延更是靠着党内潜伏在满铁上层同志的帮助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甚至连不是党员的老爹做这个站长期间,也为抗日事业作了很多,只是这些事知道的人太少,而且都是不能讲的。

虽然民族大义让程家三个男人一边端着满铁的饭碗一边干着抗日的工作,但严格说起来,程家三个男人对普通日本人并没有那么多仇恨。现在还是1934年,关东军虽然从九一八之后在东北经常有烧杀抢掠的事情发生,但还远没达到后来在关内的那种恶劣行径。以至于1932年九一八刚发生不到半年的时候,老爹还带着程延去了日本一趟,专门为已经去世十年的村山医生扫墓。在程家人眼里村山是他们一家的恩人,程延当年被村山救活,村山先生没收老爹一分钱,就连程延这个名字都是他起的。

老爹程永祥跟已经受过初步思想教育的程大力还有程延不同,他做了一些抗日工作,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能看着中国被日本人侵略,这跟他吃满铁这碗不同,他在满铁是靠力气吃饭也没害过人,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说自己是汉奸吧!

老爹在高堡台工作了二十多年,当过货检员、站警,现在则是副站长。也自然将家安在了高堡台。又在五年前盖了现在的房子,那时候程延还在大连的警察学校学习,而程大力已经开着火车满东北跑了,老爹觉得总是两个儿子跟着工作跑没有一个窝儿也不是那回事儿,就在46岁那年当了高堡台副站长后盖了新房--当地人都叫程家大院,打算以后就在这里养老了。只是这个家其实程延一共也就来了五六次,总共待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远不如对要小得多的老宅子更有感情!

程家在高堡台的宅子要比昨天程延在新京看到的金宅还要大上一倍,这不奇怪,房子越到乡下占地就越大,在新京那种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金家的房子已经超过了金氏兄弟正常的收入水准,而在高堡台,程家这个院子甚至还没花到程父一年的收入。

程家的房子不仅跟金家一样有两排四个大屋,还有偏房,马廊。而且房屋四周还有一大块空地,春夏可以种些瓜果之类的。这样的房子在高堡台虽然算不上数一数二的,但也是远超大多数地主富户的了。甚至家里还有一挂驴车,平时老爹还会拉着它,在车站运点东西。

这么大的房子如果不算上两个帮工兼保镖,目前就只有老爹老娘还有程延的大嫂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居住,程大力每年回家的次数也不多,有时一两个月都回不来一次,今年过年就是老两口、大嫂侄子侄女五口人过的。家中两个儿子都没回来过年,虽然收入都不错,但在高堡台这样的地方仍然是难免让人笑话,做为养子程延更怕又什么不好的流言,程延总算找到了一个机会回到了家,只是这次大哥仍然不在家。算起来程延上次见到大哥程大力已经是三年前的事儿了,后来大哥给他往工作的地方带过东西,他也给大哥拿过东西,但都没见到人,只能放下东西就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