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美利坚,我认真搞钱 > 第242章 从‘大佬’到‘大佬’

有人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现在,张三感觉自己就站在了风口上,他准备在地产行业大干一场。

北美的房地产与对面的不一样,没有期房,只有盖好之后,才能出售。不过这一点对张三没有关系,他感觉自己在地产行业,就像开了挂一样。

史蒂芬房地产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在这个行业有丰富经验的香江人,他们在香江那个地方,搞了那么久的房地产,自然在北美更不是问题。

当然,他还有一队律师,为他进行咨询。

而他旗下的工人,其中三分之一是亚裔,当然,这些人主要还是华人;而另三分之二是墨西哥裔。

雇佣这些人,不是没有道理的,亚裔的薪水,只有本地白人的一半甚至更少,但是张三却给了他们与本地白人一样的薪水,而那些被北美的人称之为老墨的工人,张三给了一半,就是这一半,也让他们非常感激。

史蒂芬建筑公司里,也有许多白人,不过这些白人,大多是挂名在这里的,不参与这里的工作,他们是外派的保镖。

与其他人相比,史蒂芬建筑公司的建筑速度,不是其他建筑公司能比的,毕竟,大陆可是被称之为基建狂魔的。

早在1999年到2002年年初之间,张三就开始大量的买入土地,储备起来,只是没有人注意。

李超人曾经说过:“买房,一定要注意三个事项,那就是:地段,地段,地段。”

他这种地产大佬的话,张三自然是要听的,这种现成的老师,不听不是脑子不拎清么?他就在以洛杉矶、旧金山为一条线,在这些地方,大量的囤积土地,或者买一些豪宅,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的互联网泡沫,时间久了,就有不少互联网新贵们,正在抛售一些豪宅,这个时候,张三就开始出手了。

他不仅请了风水师,而且张三确实请了风水师哦!大家可别误会,这并不是迷信呢。风水这个概念啊,其实在古代被称为勘舆,其中包含了勘探的意味。这意味着这些风水师们还是相当有能耐的呢!毕竟,他们可是负责判断吉凶祸福的专业人士呀!通过这样一番精心操作,土地就算是彻底搞定啦,可以安心等待后续的建设工程咯!

除了风水师之外,张三还请来了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会在风水勘舆结束后大展身手。

拥有十亿美元财富的张三首先将原本挂靠在其他公司名下的土地以高价购入,紧接着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开发工作。如此一来,他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与在大陆盖房子的方式大相径庭,要想在北美卖出高价,那就只能依靠别墅了。于是乎,他特意聘请了设计师,打造出许多外观时尚(甚至有些奇特)的别墅样式。

“真佩服你,史蒂芬,你破产了,也能找到这么多人投资你?”

艾米有些憨憨的看着张三,自从她的父母离开人世之后,她就一直跟在张三身边,为张三打杂,或者做接打电话的事情。

张三看着身边人,有些奇怪,这女人是天生蠢呢,还是天生的没有经济头脑?他去年虽然背负巨债,但还是赚了许多钱的。

而且,他去年还有一大堆的收入在等着他,比如十八岁以上才能浏览的网站,还有大量的十八岁以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就能拍成的电影,在全球以百亿级美元收入计算的这类网站上,仅他引导下的一些网站,就占了近30%以上的份额。

当然,这种电影拍出来,也是有版权的,这种影片的授权费用或者在其他网站上,播放的分成,也是以十亿级美元计算的。

这种收入,比做什么来的都轻松,这种钱为什么不赚?只要世界没有毁灭,网络与播放设备一直存在,这种生意,能一直做下去,而且不会停止。

老祖宗就说了:食色,性也!

而且,这两样东西,一个是生理本能,这没有办法,人活着,就必须要吃东西;而另一个也是生理本能,还是繁衍后代的本能,而女支工种,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职业,越是古老,越有生命力。

这是经历过几千年验证过的东西,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什么,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然,还有交通的发展,而传播的更广泛。

去年张三赚了多少钱?

他没有让别人来统计,这种收入,也不可能让具体某一个人知道,他有几家基金,会把钱存入到海外金融集团的银行里。

不仅是现金,除了黄金,还包括其他贵金属,这样的体量,也是让人很震惊的。

除了实物外,他去年的现金收入,达到就达到了一百零六亿美元,这还不算很多债券,股票等等。

他这么一搞,很多就被无形之中没有了。

“那是当然,我曾经怎么也算是世界级巨富,一家超级集团的老板;虽然我的失败过一次,但是,我还是我,不会因为互联网泡沫破裂而改变。”张三显得很自豪,然后说道:“所以,还是有人欣赏我的。”

其实他没有说,这tm的十亿美元,是他自己的,只是披了一个马甲,这种事情,他已经做过太多次了。

“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看中我的,这可是许多基金公司,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想我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明天我带你去工地看看。”

说到建筑,就不得不说一个事情;欧美包括澳洲在内的一些地方,他们的施工速度,是非常慢的。

这么慢,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建筑工人怕失业,甚至会故意拖慢施工进度。

传说,澳洲有一个工程,那些快乐的建筑工人们,到点就下班,没有人会加班。

一个二年的工程,做了十年,预算增加了二倍。

而且,欧美的人认为,慢工出细活,认为越慢,那工程越好,张三就有办法,让他们认为,他的房子就很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