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10章 徐辉祖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10章 徐辉祖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其实朱雄英很能理解徐妙锦现在的心情,魏国公府的嫡女在外人看起来身份贵重,风光无限。但是却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朱雄英身为吴王,同样身上也会有很多羁绊。

“四姑娘,其实很多时候,命运的安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既然身处其中很多事情无法改变,倒不如抱着美好的期盼面对生活,这样最起码会活的轻松些!”

朱雄英的声音很轻柔,也很好听,最起码徐妙锦是这么觉得的。

看着吴王一本正经的安慰自己,徐妙锦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谢谢殿下的宽慰,殿下今日是来找我大哥的?”

朱雄英点了点头,也没打算隐瞒:“是的,本王找你大哥有些事情。”

“哦?殿下,不知殿下找臣所为何事啊?”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而来的徐辉祖那龙行虎步的壮硕身躯!

其实徐辉祖也很奇怪吴王来找自己干嘛,毕竟自己是燕王的小舅子,如今燕王被幽闭在府虽然没有在朝堂上传开,但是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两人不管怎么看也没有什么交集。

见到正主回来,朱雄英也是收敛起了笑意,正色道:“永宁侯,本王确实有要事找你商议,不知可否寻一僻静处说话?”

徐辉祖的性格很周正,见到朱雄英严肃的表情,当即便道:“请殿下移步书房!”

说罢,二人便向着书房走去。

徐妙锦看着吴王离去的背影,眼睛里面异彩连连。

在书房内,朱雄英大概将倭国的情况简单的描述了一遍,只见徐辉祖的眉头紧锁,拧成了一个川字,他不理解的问道:“殿下为何要如此关注倭国这个弹丸之地,而且距离我们还隔着大海,对我大明难道能造成威胁!”

朱雄英自然无办法将前世倭国对华夏造成的伤害告诉他们,只能一本正经的道:“永宁侯此言差矣,从大唐时开始,倭国就不停的向我中原之地派遣特使,学习我华夏的文化,处处模仿,但是只要我们王朝更迭或者露出疲态,他们就会变成饿狼,狠狠从我们身上咬下一大块肉,等我们强大后又赔礼道歉,俯首称臣,一幅小人的做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要趁我们虚弱之时,入主中原!”

徐辉祖闻言大惊失色,追问道:“殿下,他们真的有如此野心?”

朱雄英正色道:“永宁侯应该知道,本王手中有一支刺探军情的力量,所以本王确定不管是北朝的光明天皇还是南朝的后醍醐天皇,都对我大明存在觊觎的心思,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徐辉祖自然知道这次北征之所以能大获全胜,最大的原因就是吴王提供的地图,所以对他口中那股力量的能力也深信不疑!

沉默片刻后,徐辉祖又抬起头,冷静的问道:“既然殿下来找臣,那臣能做些什么?”

朱雄英赞许的看着眼前的男人,缓缓说道:“本王等下就会进宫,奏请改编我大明水师,择良将统领,两年之内,打造十万能战的水师,磨炼三年,远征倭国!”

徐辉祖猜测道:“殿下,可是想让臣统领水师?”

朱雄英摇了摇头,否认道:“不是,现在南朝势弱,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只怕撑不了五年,如果南朝被灭,那以足利尊为首的武士集团就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我大明远征将会困难数倍,所以本王需要一个人,带着两千神机营的将士,携带火器, 远渡重洋,协助南朝至少要撑五年!”

徐辉祖听完已经懂了吴王的意思,没有一丝的犹豫,他猛地站起,坚定地道:“殿下,臣愿意去!”

对于徐辉祖的反应朱雄英其实并没有意外,因为前世的徐辉祖也是这般一心为国!

在靖难之役爆发时,徐辉祖坚定地站在朱允炆这边,在明军被燕军打的节节败退之时,徐辉祖挺身而出,带领残破的南军在齐眉山大败燕军,还接应了大败的李景隆。

但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是遭到了黄子澄为首的建文老臣的猜忌,夺去了军队的指挥权,最后燕军渡江之时,徐辉祖还在聚拢残兵抵抗,最后被削爵,禁锢家中,郁郁而终,死时只有四十岁!

面对这样的铁血汉子,朱雄英还是问道:“永宁侯可知道,哪怕你不去,凭借着你现在的功劳和魏国公的余荫,你也同样可以位极人臣!”

徐辉祖的表情依旧坚毅,他点了点头:“臣知道。”

“永宁侯可知道,远赴倭国,等于将自己陷入了险地,远离故土,远离家人,如果撑不到大明水师,你可能异死他乡,连落叶归根也做不到!”

“臣知道!”

伴随着朱雄英的语速越来越快,徐辉祖的脸色也跟着涨红起来!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还是要去?”

徐辉祖还是点头道:“要去!”

朱雄英带着探究的目光,语气急促的问道:“为什么?”

徐辉祖温和的笑了一下,反问道:“殿下,您当初又为什么冒着得罪淮西将领的风险坚持推行大明律?您在河南赈灾时又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强行抄了开封官员的私宅?又为何力排众议远赴漠北三年?以您的身份地位,难道需要如此行事吗?臣今日的选择与殿下一般无二!”

朱雄英闻言,郑重的站起了身,庄重的拱手道:“辉祖大义,本王向你承诺,五年之内,倭国领土之上,必见大明军旗!”

徐辉祖按下朱雄英的手,正色道:“殿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臣的这双眼睛看的真切,臣做的再多,也不过是一时一地,而殿下,可以造福天下万民,臣不屑于参与党争,但是殿下如有吩咐,只要是为了大明,臣一定万死不辞!”

看着眼前正气凛然的徐辉祖,朱雄英不由得想起两个字,纯臣!

他所作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大明,从没有考虑过自己,如果大明多一些这样的臣子,何愁不能中兴啊!

与徐辉祖商定了一些细节后,朱雄英马不停蹄的进了宫,直奔太极宫。

太极宫内,一直都陪伴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朱标此刻却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只有朱元璋对着烛火认真的审阅着奏折。

朱雄英蹑手蹑脚的走进殿内,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生怕惊动了眼前的老人。

“行了,别鬼鬼祟祟的,有什么事就说。”

朱元璋苍老的声音响起。

朱雄英尴尬的道:“皇爷爷,孙儿这不是怕打扰您吗?”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首领太监韩半城适时的接了过来,摆在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拿起奏折扫了一眼,看向朱雄英:“改建水师?”

朱雄英生怕被拒绝,小心翼翼的道:“皇爷爷,倭国内乱,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我大明如果把握不住,日后如果再想远征倭国,恐怕要付出数十倍的人力物力!”

朱院长站起了身,伸了个懒腰,叉着腰问道:“你想让徐辉祖那小子去倭国?这可是个危险的差事,一旦有什么意外,你让咱怎么和徐达交代?”

朱雄英低声道:“皇爷爷,孙儿刚从魏国公府过来,这份奏折就是我们二人一起编纂的,永宁侯还说了句话,为大明,何惜此身!”

朱元璋闻言也是感慨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啊,不过改制水师,你想让何人统领?现在够的上品级的几位老将军就那么几位,你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对于这个人选,朱雄英早有人选,不假思索的答道:“孙儿举荐,信国公,汤和!”

理由也很简单,在最初的南征北战中,汤和曾经率军平定过福建,随后在福建镇守数年,对那边的风土人情很了解, 而且历史上倭寇之乱也是汤和剿灭的!

而且大明建国后在沿海各卫均设水师,这些水师都曾经是汤和的部下,由汤和负责改制的话阻力会大大减小。

其实在建国初期,大明水师的战力很强劲,要不然也无法击败张士诚,但是建国后大明重陆战而轻海战,所以水师的战力才急转直下,不复最初的荣光。

在听到汤和的名字后,朱元璋轻笑了一声,赞许道:“你倒是会选人,但是汤和现在年纪大了,再去统兵,咱担心他的身体啊。”

朱雄英上前一步,劝道:“皇爷爷,汤老公爷戎马一生,难道甘心老死在病榻之上吗?而且汤老公爷孙儿也去拜访过,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精气神都不错,完全能够胜任!”

朱元璋认真的看了下自己孙子日渐稳重的面容,意有所指的道:“一切以国事为主是好事,但是做事要考虑周全,汤和如今已经是国公了,还有太师的头衔,如果远征倭国再立新功,你让咱赏他什么?如果有一天咱先走了,你和你爹能压的住他?”

朱雄英闻言冷汗直流,难道这就是帝王心术?饶是朱雄英经历了这么多也还是觉得身上有些寒冷。

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朱雄英坚持道:“皇爷爷,孙儿认为一切都应该以国事为主,所谓制衡固然重要,但是大明的昌盛更加重要,孙儿再次请旨意,请皇爷爷启用信国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