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6章 总领大明律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6章 总领大明律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在众人都有些醉意之后,四人都退了出去,房间内只剩下徐子卿和朱雄英二人。

随后徐子卿拍了拍手,三个孩子走了进来,正是孔雪儿和赵恽还有方白镜。

“殿下,一个组织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这三个孩子的人品、心性、天资都是绝佳,我准备组建少年堂,亲自培养这些孩子,作为天枢的后备队,这涉及到天枢的根本,所以少年堂的地址一定要慎重,不知道殿下有何建议?”

朱雄英思索了一番,这个地址不止要安全更要隐秘,东宫肯定不行,目标太大,而且有吕氏在侧,实在是太危险了。

朝阳帮也不行,毕竟是江湖势力,一旦自己出事,难免不会有人出来踩一脚,江湖势力终究无法对抗官府。

徐子卿看到朱雄英一时没有主意,低声提醒道:“殿下,李景隆可是曹国公世子。”

闻言,朱雄英眼睛一亮,两人相视一笑。

曹国公世子的别院就不错,一面曹国公府虽然树大招风,但是终归没那么多人盯着,而且也没人敢去曹国公府撒野!

“好,你们先下去,等下我会和九江说。”

三个孩子乖巧的走了出去后,两人继续对天枢的未来展开了讨论。

在两人商讨天枢未来的发展时,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大雨,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让人有些心慌。

朱雄英从怀中将大明律取出,递给徐子卿。

“子卿,这是我从天书中摘取出来,与御史台和刑部一起制定的大明律,它将作为大明最重要的法典,不日就可以公布天下了,你看看。”

接过大明律,徐子卿也是深感兴趣,但是仔细读完后,有些意有所指道:“殿下,您制定的大明律自然是极好的...但是...”

朱雄英竖起耳朵,紧张的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摇了摇头,徐子卿凝重道:“这大明律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是您来实施自然极好,但是皇帝是开国之君,对贪官污吏,违法乱纪之徒是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您定的这些惩处在皇上亲阅后怕是会加重数倍,难免会有些矫枉过正啊,您忘了胡惟庸案朝堂上的血流成河了吗?”

脑海中一道闪电劈过,是啊,皇帝对自己来说,是和蔼可亲的皇爷爷,对贪官污吏来讲,可是洪水猛兽啊!

大明律的意义在于公平公正,万民信服,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一味的屠戮与严苛。

大明官员的俸禄已经是历朝最低,如果按照之前的大诰,贪污三十两就要剥皮流放,这不是逼着大臣们结党抱团吗?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隐隐有些懊恼,自己对这方面确实没有徐子卿看的透彻,毕竟朱元璋可是不可冒犯的洪武大帝!

但是大明律的终稿已经交上去了,明天就会公布,也就是说自己一定要在今晚解决这个问题。

目光转到徐子卿身上,询问道:“子卿,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大明律付诸东流。”

徐子卿笑着说道:“很简单,这大明律不一定要由皇帝推行,皇帝太严苛,太子太仁慈,只有您是最适合的人选,至于怎么说服皇帝,就要您想办法了。”

朱雄英苦着一张脸,无语道:“我才八岁啊,皇爷爷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

看着朱雄英稚嫩的脸庞老气横秋的样子,徐子卿忍不住笑了一声:“殿下天赋异禀,一直都睿智沉稳,我相信您说服皇帝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大明律一定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您毕竟年幼,没有皇帝和太子的威望,不知道能不能镇得住!”

朱雄英坚定的说道:“放心,我既然得到了天书,就一定会让它在我手中大放异彩,绝不让它蒙尘,大明律只是第一步,后面我还要打造一个煌煌盛世!”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朱雄英的脸上写满了坚毅!

就算是心志坚定如徐子卿,也不由的深受感染,仿佛那大明盛世就在眼前!

太极宫内,朱元璋正在批阅着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奏折,朱标作为太子,在一旁协助处理政务。

朱雄英作为嫡长孙,自然能够随时入宫。

朱标看到朱雄英进来,有些没好气的问道:“怎么了?有事?”

朱雄英嘿嘿一笑,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明律您和皇爷爷看了吗?感觉怎么样?”

朱标将桌子上的大明律举了起来,有些不置可否的问道:“看了,写的不错,但是你觉得就靠这薄薄的数十页纸,就能杜绝天下不法之事?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解释道:“孩儿觉得律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威慑,只要选择能臣酷吏坚定的推行大明律,那大明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海晏河清,所以推行大明律的人选至关重要。”

朱元璋抬起了头,呵呵笑道:“怎么了?有刑部和御史台推行还不够?”

朱雄英肯定的回道:“刑部和御史台的分量一定不够,必须要有皇室子弟参与推行,才有足够的公信力,才能遏制住不法的势头,孙儿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大明律也是由孙儿参与编制,所以孙儿请命,推行大明律。”

朱元璋揉了揉脑袋,头疼道:“推行法制,前期少不得会流血杀人,你小小年纪还在国子监读书,能镇得住场面?刘三吾那老家伙会放你离开国子监去做这些事?”

朱雄英固执的说道“刘先生那里孙儿有办法说服他,至于能不能镇得住,孙儿对自己有信心,也请皇爷爷和爹也能相信英儿。”

朱元璋笑了笑,也没有再拒绝,而是挥了挥手:“去吧,如果你能说服刘三吾,那推行大明律的事情就交给你。”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雄英大喜过望,赶忙向国子监跑去。

看着朱雄英远去的背影,朱标质疑道:“父皇,英儿今年才八岁啊,让他负责推行大明律是不是有些草率啊?”

朱元璋微微笑道:“标儿啊,你对你自己的儿子了解的太少了,你眼前的大明律绝大部分都是你的儿子提出来的,刑部和御史台不过是辅助修订罢了,我们都低估了英儿,如果真的交给他做,说不定真的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朱标嘴角抽了抽,他一直以为朱雄英只是提了个建议,却没想到真的是他主编的,怪不得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新的大明律就能如此完善!

看来自己对这个儿子是真的没有老爷子了解啊!

翌日早朝,朱元璋带着年仅八岁的吴王一同上朝!

一时之间朝堂宛如发生了一场地震,这毫无意外是皇帝要培养吴王殿下的信号,这对以太常寺卿吕本为代表的世家豪族面色阴沉,而以刘三吾为代表的新进文官集团则喜笑颜开。

淮西勋贵自然不必提,铁杆的太子党,太子地位越稳固,他们越吃香,只是这笑容并没有持续多久。

刑部侍郎暴昭携御史中丞景清联名献上新大明律,并署名吴王主编!

新大诰分为四大类,民法,商法,刑法,政法。共计两百余条,条条件件都逻辑严谨,量刑标准清晰,脉络明确,涵盖了国计民生方方面面。

刑法中去除凌迟,剥皮等酷刑,一律改为斩刑,不株连,无连坐,一人犯罪一人当。

官法中贪污三十两降职,一百两罢官,三百两流放,一千两砍头,比之之前的大诰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洪武十五年八月初一,明皇大诰公示天下,整整两百余条律令,压在了所有公侯大臣的头顶。

太极宫勤政殿内,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左边站着太子朱标,右边站着年仅八岁的吴王朱雄英!

刑部尚书周祯虽然没有参与大明律的修订,但是在朱雄英挑选景清等人时也是在场的,今日第一次见到如此完整的律法,一时间也有些哽咽,拜服道:“启奏陛下,这大明律相比于前元留下的律法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不止条例清晰,逻辑严谨,更可敬的是彰显律法威严之时还考虑到了实际的民生问题,若能依此大明律施行,天下必能长治久安!”

礼部尚书钱用壬,素有德名,但也是以礼治国的代表人物,本身也是世家大族钱塘钱氏的代表人物,现如今大明律横空出世,最受影响的就是他的礼部,一旦大明由以礼治国变为依法治国,那他的权柄就会向刑部倾斜!

“陛下,臣礼部尚书钱用壬有本奏,我大明立国以来,一直以礼治国,律法也是沿用前元的律法,一直以来并无不妥,这才建国不过十五年,就要改制国体,只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呢?”

周祯冷哼一声:“钱大人出身世家大族,自然不知人间疾苦,既然大人觉得并无不妥,那不妨你来做这个刑部尚书,我去你的礼部坐坐?”

钱用壬不客气的反驳道“本官只是就事论事,周大人一直老成持国,怎么今日如此孟浪!”

眼看两人吵的不可开交,太常寺卿吕本踏前一步:“启奏陛下,依法治国并不是不行,但是现在大明新立,在这个时间点是否合适?而且吴王殿下尚未及冠,由吴王带头是否有些不妥呢?”

中书舍人刘三吾听到吕本瞧不起自己的弟子,当即怒目而视:“承蒙圣上不弃,微臣添为国子监祭酒,吴王殿下是微臣的学生,素来聪慧,行事稳重!既然吕大人以年龄说事,那不知您可曾听过项橐,年仅七岁,却被孔子尊为老师,又如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如今我大明吴王,八岁总领大明律,推行法制难道不是段佳话吗?”

此言一出,朱元璋不由得暗道一声喝彩,这老穷酸不愧是文人领袖,说话真他娘的中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