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81章 魏国公殁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81章 魏国公殁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一早,众王就拜别了朱元璋,返回了自己的封地。

朱雄英昨晚喝的实在太多,一直到了日上三竿还没起来。

沈灵儿也没有叫醒他,朱雄英现在是内阁大臣,每个月有四天的休沐。

“怡雯,你派个人,去宫里给殿下请个休沐。”

王怡雯苦笑着道:“王妃,恐怕不行了,内阁的刘阁老已经来了,看那表情,应该是有急事。”

沈灵儿叹了口气,无奈的道:“真是一天都不让让人消停,准备醒酒汤,把王爷叫起来吧。”

当朱雄英晃着自己还有些头疼的脑袋,出现在吴王府的会客厅时。

刘三吾已经等待多时了。

“殿下,您可终于来了,您看看吧。”

说完将一份奏折递了过去。

朱雄英将奏折放在一边,有些虚弱的道:“老师,您就挑重点讲吧,学生现在实在是头疼,看不进去啊。”

刘三吾语气有些急切的道:“殿下可曾听说过,儒圣孔士行?”

朱雄英的眼睛瞪大了一些,有些意外的道:“孔子后人,这一代的衍圣公?”

刘三吾点了点头,脸色凝重的道:“对,就是他,此人在天下儒生之中威望极高,三日前,他便上书朝廷,要携带十二名大儒入京,代表儒学与新学辩礼,决定新学是否有资格取代儒学,十二人的名单都在上面,都是名动一方的大儒,随便哪个都是门生弟子无数,这件事真的不好处理啊。”

朱雄英有些无语的道:“老师,这衍圣公就是个虚职,是朝廷显示对孔子的尊敬的产物,他有什么资格过来辩礼?还决定科考的内容啊?让他哪来的回哪去算了。”

刘三吾摇了摇头,神情郑重的道:“殿下有所不知,他还真有这资格,大明建国初期,文坛凋敝,为了重振科举,陛下曾经有旨,召衍圣公入朝,共商科举大计,也真是因为有衍圣公的配合,如今大明文坛才会发展迅速,许多大儒也愿意入朝为官,不管从哪方面讲,他都绝对有资格。”

听了刘三吾的话,原本就有些头疼的朱雄英更加头疼。

“那依老师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三吾抚了抚胡须,镇定的道:“殿下也不用太过于惊慌,如今站在新学阵营的大儒也不在少数,陈怀瑾,赵谦,崔淼,解缙,方孝孺等等,最主要的是,还有殿下您。”

我?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将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都甩出去。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就在京城等着这位衍圣公到来吧,老师还有别的事吗?”

刘三吾摇了摇头,和这件事比起来,其他事情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朱雄英松了口气:“老师,既然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让学生再睡会吧。”

刘三吾也知道他昨晚在坤宁宫喝了一夜的酒,所以也没再多说什么。

交代了一句以后还是要多注意身体之后,就离开了吴王府,毕竟他现在是内阁大臣,每天日理万机的,也没那么多的时间耽搁。

朱雄英在刘三吾走了之后,就又回去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但是朱雄英自己也没想到,等来的不是衍圣公,而是来自漠北的军报。

朱雄英的这一觉睡的很沉,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里一片腥风血雨,尸骨如山。

他想睁开眼睛却怎么也睁不开。

不知道为何,原本还晴朗一片的天空,突然之间乌云密布。

下起了瓢泼大雨。

一人一骑,自北方而来,冲进了安逸的南京城。

“漠北军报,八百里加急!”

“轰隆~”

一道明亮的闪电划过天空,照亮了这个充满泥泞的世间。

“殿下,殿下,别睡了,起来了。”

朱雄英被沈灵儿摇晃着从睡梦中惊醒,费力的爬了起来:“灵儿,怎么了?”

沈灵儿有些欲言又止的道:“殿下,漠北急报,魏国公,殁了。”

什么?朱雄英被吓了一个激灵,魏国公?殁了?那可是现在大明武职最高的将领,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皇帝最信任的兄弟。

“怎么回事?军报怎么说的?”

沈灵儿其实也不知道军报的具体内容,只知道个大概,所以只能边给朱雄英穿衣服,边焦急的道:“我也不知道啊,殿下,快穿衣服吧,这么大个事儿,皇爷爷一定会召集内阁商议的,如果魏国公是被北元所害,那这事可就大了。”在沈灵儿的伺候下,朱雄英很快就穿好了衣服,

匆忙向皇宫赶去。

此刻的内阁,所有的内阁大臣,五军都督府,六部尚书齐聚一堂。

太子朱标有些面色难看的看着手中的军报,语气凝重的道:“军报,大家都已经看了,皇上那也已经知道消息了,诸位都知道皇上和魏国公的感情,这件事应该办,拿个主意出来吧。”

五军都督府的将领大多都是在魏国公的麾下,所以,现在这群武夫的眼睛都红了。

蓝玉作为目前五军都督府武职最高的人,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殿下,没别的说的,血仇必须用鲜血来洗刷,臣愿前往漠北,那马哈木的脑袋来祭奠魏国公的在天之灵。”

常茂,王弼,吴高,梅殷,李景隆等将领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出兵吧,报仇!”

就连一向反对动武的文臣们,此刻也是出奇的沉默。

他们都知道魏国公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此时劝阻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所以他们都闭上了嘴巴,心里盘算着,为这场大战自己能做些什么。

就在这时,朱雄英终于冒雨赶到了宫内。

还没有进到大殿之内,就听到了武将们义愤填膺的争吵声。

朱雄英顾不得擦拭身上的雨水,直接冲进了殿内。

见到朱雄英进来,大殿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这时凌汉才敢开口讲话:“各位将军,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现在不是鲁莽的时候,我也想为魏国公报仇,但是北元的国力现在根本比不过大明,他们凭什么敢算计魏国公?贸然起兵万一中了北元的圈套,该怎么办?”

凌汉作为内阁学士,自然要全方面的分析战局。

而且他所担忧的事情也不无道理。

朱雄英眼睛扫过众臣,最后目光定格在军报之上。

朱标叹了口气,一挥手,余德海心领神会的将军报递送给了吴王。

朱雄中接过军报之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这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北元虽然建国,但是依然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

兀良哈部原本是与瓦剌,鞑靼实力差不多的大部落,但是因为主力在入侵大明之时折损殆尽。

所以地位一落千丈。

兀良哈的首领脱古思帖木儿心里极度不平衡,所以写信给徐达,邀请他前去共商灭元大计。

徐达知道大明与北元迟早会有一战,如果兀良哈真的能站在大明这边,那绝对是大明的一大助力。

所以徐达不顾众人的反对,带着五十名亲军,乔装进入了北元。

但是不知道为何,被北元太师哈喇章发现,带了五万大军围了兀良哈驻地。

脱古思帖木儿为了自保,背后偷袭,亲手砍下了徐帅的头颅。

随行五十名亲军,全部阵亡,尸体都冻成了冰雕,陈列在镇北城的城外。

当天就有数千名想要夺回徐帅尸体的士兵中了北元的埋伏,惨死在镇北城下,如果不是颖国公傅友德及时赶到,控制住了局面,恐怕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镇北城和漠河军镇之外已经集结了五十万北元大军,宁王朱权,长兴侯耿炳文都已经带兵驰援漠北。

北境战事,一触即发。

朱雄英看着手中的军报,整个人的胸膛仿佛有烈火燃烧一般。

“皇爷爷现在也知道了?”

朱标无力的点了点头,这么大的事,他根本就瞒不住。

朱雄英现在心也很乱,所以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漠北战事,诸位大人可以先行商讨,本王去一趟坤宁宫,很快就回来。”

说完就离开了武英殿。

坤宁宫,从朱元璋收到军报开始,整个人就仿佛丢失了魂魄的一般。

呆呆的靠在坤宁宫的门口,就连雨水淋湿了衣裳也浑然不知。

马皇后和徐达也有几十年的交情了,得知了死讯后,也独自一人默默流着眼泪。

就连一向调皮的朱允熥也感觉到了不对,乖乖的坐在朱元璋的身边,用自己的小手尽力的握住朱元璋都是口子的大手。

“皇爷爷,你怎么了?”

朱元璋回过神来,伸手摸了摸朱允熥的头,语气沉重的道:“你徐爷爷死了,再也回不来了,你皇爷爷的兄弟,再也回不来了。”

说完,两行浊泪从眼眶中流出,再也控制不住。

死亡这个话题,离朱允熥实在是太远了,所以他只能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抱住皇爷爷,尽可能的给他温暖。

这时,朱雄英冒着大雨,也赶到了坤宁宫。

他浑身湿透,但是却毫不在意的站在朱元璋面前。

英武的身躯里面似乎隐藏着大大的能量。

“皇爷爷,孙儿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