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83章 衍圣公孔士行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83章 衍圣公孔士行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看着皇上的脸色阴晴不定,大家都默契的闭上了嘴。

最终,朱元璋还是点了点头,语气有些严厉的道:“好,蓝小二,记得你今天的选择,传令下去,以吴王为帅,护蓝玉为副帅,曹国公李景隆为主将,永安侯梅殷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漠北,肃清北元。”

被点到名字的诸将纷纷领命,拍着胸脯保证不破北元誓不还朝。

朱元璋的眼神落在朱雄英身上,有些感慨的道:“你小子也是长大了,上次咱和你说过,等你灭了朝鲜之后,就给你个惊喜,一直也没有时间,现在正好重臣们都在,咱就正式宣布,册封吴王朱雄英,为大明太孙,等到战事结束之后,回来就补办册封大典,司礼监现在就拟诏吧,明发天下。”

其实对于这道旨意,在场的重臣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在太子的后代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与吴王争这个位置。

曾经的淮王自以为自己可以,结果吴王一个轻轻地反击就被逐出了京城,连王号都没保住,沦为了笑柄。

就连朱雄英自己也没有什么情绪,自己穿越过来已经快十年了,这么久时间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

但是开心与激动肯定也还是有的,谢过了朱元璋的恩典之后,他实在是没有时间再接受群臣的祝贺了。

他很担心朱棣的情绪,所以拉着蓝玉到一旁道:“舅姥爷,我担心四叔知道徐帅的死讯会发狂,所以打算率领三千骑兵先行,后续的十万大军就交给您压阵了,李景隆随我一起出发,去黄海将神机营调回漠北,有了神机营,咱们大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蓝玉也知道事情的紧迫性,郑重的点了点头,叮嘱道:“殿下放心,虽然军情紧急,但是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朱雄英知道这是蓝玉对自己的关爱,所以笑了笑道:“舅姥爷放心,能杀你外甥孙儿的人,还没出生呢。”

说完,就急匆匆的出了宫,向吴王府狂奔,

经过一番折腾,等到朱雄英回到王府的时候,天都快亮了。

此刻徐子卿等人都已经聚集在了吴王府中。

沈灵儿见到朱雄英满脸的疲惫,双目之中泛着红血丝,嘴唇干涩的没有丝毫血色,都要心疼死了。

但是他也知道,殿下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商议,所以很懂事的拿了热毛巾给朱雄英敷了下脸,强制着让他把水喝了之后,才放他去商议军情。

吴王府的议事厅内,徐子卿等天枢成员,崔淼,唐阙等礼部官员,杨荣,杨溥等吴王府属官都在等待着吴王回来。

朱雄英进来后,没有丝毫拖沓,直接开始安排起众人的任务。

“唐大人,崔大人,在本王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新学的推行依然不能停,一年之内,全国所有的州县必须建立起学校,由国子监派遣教习,开始接收学生,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求助于刘阁老和太子殿下,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他们会全力相助。”

“杨荣,杨溥,你们两个在吴王府多年,也该随本王出去历练一下了,你们二人收拾一下行囊,随本王先一步出发,前往漠北。”

“子卿,这次你不能跟我去漠北了,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徐子卿早就有了这方面的猜想,所以不紧不慢的问道:“殿下,可是需要贫道前往奴儿干都司?”

朱雄英点了点头,笑着道:“确实,不过以后你就不要自称贫道了,皇爷爷册封你为黄海侯,加兵部尚书,出使奴儿干都司,现在你可是朝廷的侯爷,二品大员了,所以要自称本官。”

徐子卿无奈的耸了耸肩,他自然知道想要代表大明,一定要有足够高的官职,所以也没有拒绝。

其他人则向徐子卿投去了羡慕的眼光,还没出征呢,就已经加封为侯爷了,那等他再立新功,国公可就是板上钉钉了。

最主要的是,都知道他是吴王的左膀右臂,吴王刚刚被册封为太孙,等到出征回来就要举行册封大典了。

这可真是一步登天了,虽然徐先生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但是日后那泼天的富贵是跑不了了。

不过作为焦点的徐子卿却只是淡定的道:“好,我准备准备,天亮就出发。”

随后众人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些其他要处理的事情后,就各自散去了。

朱雄英脚步匆匆的回到内堂,只见沈灵儿一言不发的为自己收拾着行李。

有些愧疚的从背后抱住沈灵儿,轻声道:“灵儿,对不起,自从你我成亲之后,我一直为了朝政奔波,这次去漠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实在是亏欠你良多。”

沈灵儿心中有万般不舍,但还是拍了拍朱雄英的手,安慰道:“殿下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夫君,更是大明的皇室子孙,所以殿下就放心的去吧,臣妾就在王府等着您凯旋而归。”

朱雄英将脸埋进沈灵儿的秀发之中,贪婪的闻着她发间的清香。

沈灵儿的眼眶微红,但还是柔声道:“殿下,行李已经收拾好了,快出发吧,四叔比您提前出发了两天,您现在星夜兼程也不一定追的上了。”

朱雄英也知道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接过包裹后,留下了一句“等我回来”后。

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内堂。

直到这个时候,沈灵儿才敢流下不舍得眼泪。

而此时,南京城的城门处,一名身穿白色布衫,看起来三十多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悠哉的坐在一处茶摊饮茶,手里还拿着一本新学的讲义认真观看。

眼睛时不时的看向城门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直到朱雄英带着杨荣,杨溥,李景隆三人出现在城门处的时候,中年男子眼睛一亮,瞬间站了起来,拦在了朱雄英前进的路上。

一旁的禁军怒声呵斥道:“你是何人?胆敢阻拦太孙?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

中年男子听到禁军的呵斥后,眼中惊诧之色一闪而过,笑道:“哦?殿下这是被册封为太孙了?”

朱雄英见这男子气度不凡,临危不惧,看起来不似个普通百姓,便出言询问道:“阁下不顾自身安危,拦住我等的路,想来是找孤有事情,不妨直说。”

中年男子见到朱雄英如此彬彬有礼,内心欣赏之色更浓,躬身道:“草民,孔士行见过太孙殿下。”

孔士行?孔子的后人?这一代的衍圣公?

早就听说孔士行要带着十二名大儒入京辩礼,但是眼下北境军情紧急,实在是耽搁不得。

一旁的李景隆听到他的名字后也面色不善,心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找麻烦,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只见李景隆怒喝一声:“孔士行,你身为孔子后裔,应该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朝廷的军报已经公示,在这种时候,你还来找麻烦,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朱雄英伸手打断了李景隆的话,有些好奇的问道:“九江,不得放肆,孤有些好奇,您怎么孤身一人守在城门处,另外的十二名大儒呢?”

孔士行摇了摇头,没有因为李景隆的呵斥而恼怒,依然保持风度道:“殿下放心,我不是来找麻烦的,十二名大儒已经返回山东了,草民虽然维护儒学,但也知道国事为重,所以不敢找殿下的麻烦。”

听了孔士行的话,朱雄英更加好奇,平静的问道:“哦?那衍圣公堵住孤的去路是为何啊?”

孔士行挺了挺胸膛,正气凛然的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草民愿为殿下帐中一幕僚,随殿下前往漠北,为殿下出谋划策。”

朱雄英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孔士行,实在是想不明白这衍圣公意欲何为,只能婉拒道:“衍圣公,您是个文人,行军打仗需要吃很多苦头的,您的心意朝廷已经看到了,但是您留在大明教书育人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但是孔士行坚持道:“殿下,只需要给草民一匹马,草民绝对不给殿下找麻烦,如果草民吃不了行军的苦,草民自行离开,绝不纠缠,可否?”

见到孔士行心意已决,朱雄英也没时间与其纠缠,只能无奈同意道:“好,给衍圣公一匹马。”

说完,就一马当先,向漠北奔去。

孔士行也露出一丝得逞的笑容,接过一匹马,紧紧跟随着大部队的步伐。

城门处发生的事情,自然传到了朝堂之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衍圣公气势汹汹的来到南京,却愿意自降身份作为一名幕僚跟随太孙殿下赶往漠北。

但是对朝臣来说却是个好消息,现在朱雄英的身份已经是太孙了,不出意外的话,那板上钉钉就是未来大明的皇帝了。

如果真的在朝堂辩礼,他们哪敢得罪大明未来的主人啊,但是衍圣公又是天下文人心目中的圣人,所以能够化敌为友,对他们而言,也是免去了很多麻烦。

而且因为衍圣公现在都已经前往漠北了,新学的推行最大的阻力也已经消失不见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大明的教育体系飞速完善的过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