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34章 福建水师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34章 福建水师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第二日清早,整个朝堂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息,因为各省的税收都到了,虽然今年黄河泛滥,但是其余各省都算风调雨顺,特别是漠北,经过这场战争,北元赔付了大量的物资,经过商人们的运作,都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明代官员的俸禄不算特别高,在税收很低的时候,甚至俸禄都不是按银两足额发放,大部分还夹杂着布匹和粮食,也就是近几年还好些。

而且为了刺激官员办公的积极性,明朝开国的时候,就有收到税收之后给官员发放年节礼的规矩。

之前大明的税收太少,每年朝廷都不够用,发放到官员手中的就更少得可怜,但是今年可不一样。

经过朱雄英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大明的收入翻了数倍,而且如今北元已经被打残,接下来的数年应该都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他们每个官员自然会分到一笔不少的数目。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户部尚书郁新清了清嗓子,语气有些自豪地道:“太子殿下,今年的税收户部已经审结,共计纹银三亿七千万两,粮食七千万石,绸缎五千万匹,对比洪武十五年的税收三千五百万两翻了十倍不止。”

听到这个数字,整个朝堂都沸腾了,就连高坐首位的朱标都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眯眯的道:“很好,国库充盈,离不开各级官员的努力,今年的年节礼翻倍发放。”

“臣等谢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标的话无疑说到了诸位朝臣的心里,纷纷跪在地上,齐齐三呼。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众臣起身,继续道:“今年大明刚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剩下两个月就过年了,这段时间大家不要有所松懈,过了年节之后,皇上有意去大明各地巡视,这段时间大家再辛苦些,将各地的政务都理顺一些,要是犯在皇上手里,可别怪孤没提醒诸位。”

自家老爷子的脾气,朱标很清楚,下面的官员是什么德行,他更是心中有数,虽然有大明律监管,但是这只能约束,想要杜绝官员违法根本是不可能的。

想起朱元璋威严的面容,朝臣们顿时觉得周身一凉,有些瑟瑟发抖,虽然皇上远离朝堂已经有一阵子了,但是余威仍在啊。

为了缓和朝堂上紧张的氛围,朱雄英对着蓝玉使了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的向前一步道:“禀太子殿下,为了培养我大明下一代的军事人才,臣请奏,建立大明军事学院,在军中选拔值得培养的有功之人深造,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大明效力。”

军事学院?内阁的几位老者对视一眼,同时泛起一丝担忧,在大明建国初期,文官集团的地位低下,根本难以和淮西将领抗衡。

要不是朱元璋另辟蹊径,将以吕本为首的世家大族势力引入朝堂和淮西一党分庭抗礼,恐怕文官集团现在依然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几年因为朱雄英的一系列举措,再加上朱元璋的有意为之,文官集团才逐渐站稳脚跟,这个时候成立军事学院,会不会造成武将集团重新做大的局面呢?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这件事情朱雄英早就和朱标打过招呼,所以朱标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将眼神投向内阁,沉声问道:“内阁对此有什么意见?”

凌汉作为内阁中最头铁的一位,见到太子殿下问起,也不得不回应道:“回太子殿下,如今大明刚结束北境的战事,正是休养生息之际,老臣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休养生息,而不是筹建军事学院。”

朱标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回应,而是看向杨思义,开口询问道:“杨大人也是这么想的?”

杨思义微微颔首道:“臣也觉得如此。”

朱标又看向肥胖的朱高炽:“高炽,你现在也在内阁参赞机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朱高炽小小的眼睛滴溜溜的直转,神色谦卑的道:“回太子殿下,臣初到内阁,还没什么想法,自然是以三位大人为主。”

朱高炽的话一出口,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纷纷怒目而视,什么叫以三位大人为主,你爹是身经百战的塞王,你不和我们站在一起,竟然跑到文官那边去了,这是什么道理?

朱标也皱了皱眉头,倒是没想到老四家的孩子这么圆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着朱雄英冷哼一声:“太孙,你还没卸任内阁大臣呢,别故作深沉了,说说吧,你对这事怎么看?”

朱雄英也知道不能继续看戏下去了,施施然站起身来,轻声道:“回殿下,儿臣认为,现在大明风调雨顺,正是筹建军事学院最好的时机,先秦书有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大明的学校遍地开花,难道还容不下一座军事学院吗?”

朱雄英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大明大力推行新学,未来的文官集团人才会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武官集团如果不能继续发展,那文武就会失衡,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意思很明显,两位内阁大臣自然不会不明白。

杨思义叹了口气,沉声道:“太孙殿下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倒是可以慎重考虑。”

朱标也趁机直接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由五军都督府负责,蓝玉担任军事学院第一任院长,都督府的其他参议担任教习,在军中选拔人才,加以培养。”

闻言五军都督府的诸位将军们喜出望外,不止是因为这意味着大明的武将集团也有自己的接班人了,还是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那些不成器的整日惹是生非的后辈都丢进军事学院,省的给自己惹麻烦。

见到朱标都点头了,其余人也没有唱反调。

这时,兵部尚书王建国上前一步,面色有些凝重的道“启奏殿下,近日福建水师的筹建遇到了一些问题。”

福建水师?朱雄英的面色一变,这可是他未来要重点打造,南下西洋的重中之重啊。

朱标也诧异的问道:“具体出了什么问题,说的仔细一些。”

王建国有些苦笑道:“殿下,沿海诸卫的水师精锐都用来筹建黄海水师了,剩余的水师将士战力都比较普通,再加上没有镇得住场子的将领,所以水师的训练也停滞不前,前些日子与送战船的船舶司官员发生了冲突,差点闹出人命。”

听到差点闹出人命,朱标的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冷冰冰的问道:“现在的福建水师都督是谁?”

吏部尚书张紞沉声回应道:“殿下,现任福建水师都督是豫国公俞靖。”

豫国公俞靖,是前水师统领俞通海的侄子,因为俞通海没有子嗣,所以豫国公的爵位由他侄子继承。

俞通海起初在巢湖结寨建水师以御元军。时逢朱元璋起兵反元,他率水师万余投奔朱元璋,为水师将领,随渡长江,占领集庆,升秦淮翼元帅。

元至正十七年,俞通海率水师攻打张士诚军,迫张士诚之援军退还。后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多次率战船突入敌阵,纵火焚烧陈军战船数百艘。

元至正二十七年,率军攻湖州,占太仓。后进围平江时负重伤,不久死于战伤。

俞通海战死的时候,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哭的十分伤心,赠光禄大夫,追封其为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俞通海是名副其实的海军猛将,但是俞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虽然继承了爵位,但是本领却是稀疏平常,连其叔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而且平日里跋扈异常,仗着其叔的功劳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福建水师在他的带领下也变得骄横异常,因为船舶司的新式战船都会优先补给黄海水师,引发了福建水师的不满,这才会和船舶司的官员发生冲突。

朱标此刻心中充满了怒火,猛地一拍桌子。

“好一个豫国公,真是狂悖,传旨,削去俞靖豫国公的爵位,打入天牢,等候发落。”

朱标很少发怒,但是一旦发怒,就没人敢劝。

王建国虽然是朱标的亲信,此刻也是小心翼翼的道:“殿下,福建水师不可一日无主啊,应该另选贤臣,统领水师。”

这时朱雄英主动站了出来:“爹,福建水师是我大明西南沿海的门户,实在不容有失,儿臣请命,提领水师。”

诸位朝臣都松了口气,现在这福建水师就是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手,既然太孙殿下主动请缨,太子殿下多半不会决绝,而且以太孙的能力,带好福建水师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标直接摇了摇头拒绝道:“你不行,北境防线的构建孤始终有些不放心,你还是去一趟北境,统筹全局吧。”

随后,朱标又是话音一转道:“传旨,册封陈国公为福建水师都督,统帅福建水师。”

这道旨意一发,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了沉寂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