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45章 太子回京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45章 太子回京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阴雨天的街道上,人迹寥寥,略显清冷。

偶然有打伞的行人走来,踏着光滑湿亮的青石板路,溅起细小的水珠,倍显神色匆匆。

南京城的城门处,站着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皆身穿素服,面色凄苦,不停地眺望着远处的方向。

这些人都是朝廷中响当当的大人物,平日里都难得一见,但是此刻却沉默的站在风雨中,丝毫不敢乱动。

远处,一面白色的旗帜出现在众人面前,朱雄英与朱允炆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一面巨大的棺材。

见到棺材的那一刻,所有的官员都齐齐跪地,痛哭流涕。

“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回京。”

余德海尖锐悲怆的声音响起,百官齐声高呼:“恭迎太子殿下,太子妃回京。”

朱雄英面无表情的穿过百官,一路向宫内走去。

内阁的杨思义与凌汉对视一眼,眼中的担忧溢于言表。

在将朱标的遗体安置妥当后,朱雄英第一次以监国太孙的身份出现在朝堂之上。

凌汉这些日子的身体其实也不好,但是如今朝堂动荡,不亲自上朝他实在是放心不下,看着还处于悲伤情绪中的朱雄英,他不得不站出来劝诫:“太孙殿下,如今朝堂之内动荡不堪,当务之急是在处理好积压的朝政和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身后事啊。”

杨思义与凌汉站在一起,苦口婆心的劝说:“是啊,殿下,在太子殿下离京之前,整个工部的官员几乎被裁撤干净,现在军备司和船舶司还在锦衣卫的手中,该怎么办,您得拿个主意啊。”

两位内阁大臣的话,朱雄英自然听了进去,虽然现在他的内心依然很悲痛,但是作为监国太孙,现在的烂摊子,必须由他撑起来。

只是略微的沉默了半刻,朱雄英重新抬起了头,眼睛中闪过如往日般睿智的光芒,声音有些沙哑的道:“将所有被罢免以及被扣押的官员统统放出来,官复原职,在被扣押期间,俸禄照常发放,另外,所有的锦衣卫都撤回来,军备司与船舶司重新归工部节制,至于太子殿下的身后事,唐阙,这是你礼部的差事,说说吧。”

其实早在大明立国初期,皇子和太子的丧葬制度都有固定的流程,但是不一样的是,如今去世的太子可是监国太孙的父亲,自然要按照最高的规格。

清了清嗓子,唐阙沉声道:“回太孙,按照规制,朝廷当辍朝三日,由礼部奏请,宗人府,太常寺同时派遣官员,举行丧葬仪式。”

“由翰林院,根据太子殿下生平,撰写祭文,墓志铭。”

“由工部派遣官员,搭建陵寝,由钦天监算好时间,准备下葬。”

“国子监派遣学生,向其余藩王属地递送讣告,由礼部派遣使节,通知周边各国及附属国,前来拜谒。”

“皇上,皇后,太孙,太孙妃,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要祭祀太子,设祭坛十三座,以示哀悼。”

“其余各地的官员也要各设祭坛祭祀太子,以示追思。”

“太子殿下直系后代,宫人,需服丧三年,只准穿粗布麻衣,不能穿绫罗绸缎,另外,东宫内不得歌舞嬉戏,婚嫁皆免。”

“各地藩王需服丧一年,一切如上。”

听着唐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丧礼的流程,朱雄英忍不住出言打断道:“行了,既然礼部已经有了章程,照做就是,但是辍朝三日不妥,如进朝廷之内积压的政务太多,容不得休息,照常上朝,其余都按照规制行事即可。”

既然太孙都发话了,唐阙也识趣的闭上了嘴巴,自觉的退了回去。

随后,陆陆续续有官员提出了很多政务上的问题,都被朱雄英三言两语之间解决,思路之清晰,逻辑之严谨,让文武百官纷纷拜服。

在解决完百官的问题后,朱雄英的神色一变,整个人变的杀气腾腾,语气中也充满了冷冽。

“既然诸位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咱们就说说太子遇刺一案,根据调查,此案脉络已经清晰,前兵部尚书吕本,因为不满朝廷对他的判罚,怀恨于心,集结了以吕氏家族为首的世家势力,伙同乌斯藏地区部落以及倭国的军队,在我大明领土明目张胆的对当朝太子展开刺杀,导致太子,太子妃当场死亡,随行官员以右都御史林不群为首的十七名官员阵亡,随行京营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幸亏信国公汤和,明察秋毫,意识到倭**队的调动,紧随其后,全歼来犯之敌。”

在此之前,诸位大臣只是得到了太子殿下遇刺身亡的消息,但是并没有得知内情,如今听着太孙的叙述,朝中大臣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好一群狼子野心的逆贼,皇上处理吕本的时候就不应该给他留一条活路。”

“还有乌斯藏地区那些食古不化的刁民,我大明为他们提供那么多物资,帮助他们建设家园,他们竟然敢背刺我大明?”

“倭国区区一个弹丸小国,竟然敢冒犯我大明的天威?实在是好胆,殿下,末将请命去灭了倭国。”

“是啊,殿下,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样算了,要让所有参与者都付出代价!”

“报仇,报仇。报仇!”

看着满朝文武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朱雄英满意的点头轻咳一声,整个朝堂瞬间就安静下来。

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之下,朱雄英冷声道:“很好,左都御史景清,刑部侍郎暴昭,停止各地的巡查,前往江南,对以吕氏为首的世家势力展开调查,所有参与此事者,全部下狱,为便宜行事,各地都司官兵需全力配合。”

第一道命令就是针对世家势力的打击,谁都知道景清和暴昭都是太孙一手提拔起来了,让他们两个去江南,恐怕整个江南世族都会被血洗一遍。

朝中有很多世家子弟纷纷出言道:“启奏殿下,微臣认为这件事是否有江南世家的势力参与还是未知数,不能只凭吕本一人之言就定罪啊。”

“臣附议,江南世族自大明开国以来,就一直遵纪守法,怎么会突然做出行刺太子这等疯狂之举?”

“没错,就算吕本一人对朝廷有恨意,其余世家也断然不会盲目跟从,还请太子殿下明察。”

听着底下叽叽喳喳个不停,朱雄英皱着眉头厉声喝道:“都吵什么?孤只是让御史台和刑部去调查,并没有说直接定罪,没有参与的世家孤自然不会株连,如果诸位不放心,可以自己上折子,孤特许你们参与调查。”

朱雄英这些年来积累的声望在这个时间瞬间显露出来,跳出来反对的几个大臣瞬间都偃旗息鼓,不敢出声。

见到朝廷之中并没有人继续反对,朱雄英的双眼中闪烁着一抹冷酷的光芒,继续说道:“乌斯藏地区有没有参与,也需要调查之后才有定论,传令离国公吴高,带领定西军,进驻昌都府,由藏王府官员负责配合,彻查此事,另外,这件事毕竟与乌斯藏地区有所关联,让俄里思军民元帅搠思公失监进京,当面解释,另外让护国公蓝玉,将筹建军事学院的事情放一放,协助吴高先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对于乌斯藏地区的安排,朱雄英的做法显得很强势,让两位国公带着十万大军进入藏区,再让俄里斯军民元帅搠思公失监进京,那等他回去的时候,恐怕整个乌斯藏都已经改换旗帜了,这他如何肯同意?

吏部尚书张紞摇着头反对道:“太孙殿下,据老臣所知,搠思公失监在乌斯藏的威望极高,而且实力雄厚,如果朝廷这样的旨意传过去,恐怕他不会遵行。”

朱雄英面色不变,冷笑一声:“哼,不遵从?孤给他十个胆子。”

张紞面色一变,知道太孙这是起了杀意了,赶忙劝阻道:“殿下,老臣在云南主政十几年,对乌斯藏还算了解,此地海拔相对于我中原腹地来说要高上数倍,我大明的将士一旦入藏作战,恐怕还没等交战,自己就会因水土不服而节节败退,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但是始终没能征服吐蕃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还请殿下三思。”

朱雄英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就是高原反应吗?自己想要彻底将乌斯藏掌握在自己手中,难道会没有准备。

“张大人不用担心,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孤早就有应对之法,我大明的四川及云南地区,同样有高原地带,早在数月之前,定西军与镇南军已经在高海拔的地区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绝对不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见到朱雄英这般有信心,张紞也没有继续反对,而是语重心长的叮嘱道:“既然殿下这般说,那老臣就不再多言,但是还请殿下提醒两位国公,万万不能轻敌啊。”

朱雄英也知道张紞是一心为国的纯臣,所以点了点头,随后眼神一变,心里暗道:“倭国,老子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