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89章 楚王伏诛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89章 楚王伏诛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等到朱元璋缓缓转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正午了。

在床边,马皇后正担心的看着他:“重八,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朱元璋没有回答,眼睛在屋内转了一圈,朱橚,朱权,朱有炖,王怡雯都赫然在列,就是没有看到朱桢的身影。

“那个逆子呢?咱要亲手砍了他。”

马皇后一把按住挣扎着起身的朱元璋,没好气的道:“你都多大岁数了?还和孩子置气?你这身体能经得起这么折腾?”

朱元璋余怒未消的道:“咱这是怎么了?”

朱橚在一边小心翼翼的道:“爹,您这是急火攻心,晕倒了,只要小心调养,就没有大碍了。”

朱元璋眼睛一瞪,沉声道:“那个逆子被斩首了没有?”

朱橚摇了摇头,回答道:“还没,不过杨阁老已经粘贴了告示,所有涉事官员,明日午时,在黄河边上,一律处斩。”

“哦”听到这话,朱元璋又沉默了起来,像是自言自语般的说道:“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啊,怪不得咱啊。”

马皇后看朱元璋的情绪低迷,对着几人使了个眼色,其余人心领神会,都悄悄退了出去。

“重八啊,你这是怎么了?孩子们都出去了,怎么想的你和我说说。”

这时,朱元璋两行清泪才从眼睛里滑落出来,天下哪有不疼孩子的父母呢。

“妹子,咱是不是做错了?如果不是咱一意孤行给他们封王,他们或许都会是好孩子。”

马皇后握住朱元璋颤抖的双手,将头靠在他的胸膛上,低声安慰道:“重八,这不能怪你,你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是他自己没有承受住世俗的**,你说得对,做错了事情就要负责,哪怕是咱们的孩子,也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朱元璋的嘴唇微张,想说什么却一直说不出来。

马皇后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痛,但是你没做错,重八。”

朱元璋止住了眼泪,有些怒其不争的道:“咱知道,老六最后牵扯到的那几个畜生做的事情应该都是真的,只是咱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啊,咱的教育有这么失败吗?养出这么多的畜生?”

马皇后轻声叹道:“重八啊,你不能这么想,咱大孙儿,沐英,棡儿,棣儿,橚儿都是人中龙凤啊,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怨不得其他人。”

闻言,朱元璋的心里终于好受了些:“就让咱这个做爹的,送他最后一程吧。”

马皇后点了点头道:“好,都依你。”

第二天的正午,开封城外的黄河边上,无数的灾民和百姓齐聚,大家都翘首以盼着行刑的现场。

只见朱桢和十几名官员都跪在刑场之上。

杨思义满脸威严的站起身,当着所有人的面,朗声道:“诸位乡亲父老,本官是朝廷钦差杨思义,奉旨彻查黄河决堤案,这些人都是造成黄河决堤的元凶,今日本钦差在此宣告犯人的罪行,以示天地。”

“首犯,楚王朱桢,为一己私利,勾结河道郎中,河道总工以次充好,用造价低廉的黄石取代青石,从中谋取暴利,致使黄河决堤,罪大恶极,另外犯走私违禁品,谋杀朝廷命官数项大罪,数罪并罚,削去王爵,贬为庶人,判斩立决。”

“从犯...”

在杨思义朗读完所有的罪状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朝廷万岁,陛下万岁,竟然为了给我们主持公道,连王爷都杀。”

“是啊,之前就听说没有陛下,就没有咱们河南的好日子,现在为了给我们这些老百姓出头,不惜杀了他的亲叔叔,这才是明君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杨思义眉头一紧:“时辰已到,斩!”

随着一声令下,以朱桢为首的一众官员纷纷人头落地。

新朝的威严,在这一刻彻底的奠定起来,连楚王这种身份触碰律法都会死掉,其他人在违法谋私之前就要想清楚了,自己有没有楚王的腰板硬。

不远处的山坡上,朱元璋看着朱桢的尸首沉默良久后,无声的转身离去。

回到开封府衙之后,杨思义一扫近几日的阴霾,自己这次奉旨出京,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圣旨到,杨思义接旨。”

杨思义刚坐下,还没等喘口气,圣旨就已经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杨阁老,干的漂亮,接到旨意之后就回京吧,朕想你了,另外,把周王世子,文成郡主,还有夏元吉带着,再向老爷子问个好,在外面溜达累了就回来,他那个菜园每个月朕还得专门找人打理,种出来的菜也不好吃。 钦此。”

杨思义一头黑线,这圣旨写的也太潦草了,这像话吗?不过不管用语有多么粗鄙,圣旨就是圣旨,他还是恭敬的接了过来。

“去叫人通知一下圣旨上提到的三人吧,收拾一下,今晚就随本阁一起回京。”

杨思义整理了一下着装,带着圣旨就来到了周王府。

在看到圣旨的时候,朱元璋嗤之以鼻道:“这臭小子就这文采?这圣旨写的还没咱有水平,你说是不是?”

杨思义在一边,哪敢说话,心里偷偷吐槽道:“你们爷孙两个谁比谁强哪里去了...”

不过这字里行间的关切之意,朱元璋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行了,这次回京也替咱捎句话,咱给他娶个媳妇也不是摆设,什么时候给咱生了重孙子了,咱什么时候回去。”

杨思义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臣遵旨,一定带到。”

朱元璋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期待,似乎是在幻想自己四世同堂的画面,这时余光一扫,有些扫兴的道:“你还有事吗?怎么还不走,等着咱请你吃饭?”

杨思义撇了撇嘴,躬身道:“臣告退,不打扰太上皇休息。”

说完就拂袖而去,朱元璋则继续躺在摇椅上,看着星空发呆。

在回京城的路上,朱有炖和夏元吉骑马在先,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夏大人,本世子看你这人也不坏,但是怎么就这么讨厌呢?”

“世子殿下,本官看你也是一表人才,但是也不怎么招人喜欢啊。”

“本世子有些不理解,你明明从一开始就收到了秀才的告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皇姐,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

“本官倒是佩服世子殿下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啊。”

朱有炖眉头一皱,缓缓道:“夏大人这话像是在骂本世子。”

夏元吉则是拱起手道:“哎,世子殿下聪慧,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你....”

回京的路途本来枯燥的紧,但是有了两个人一直不停的拌嘴,时间过得也很快,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到了大明的中心,南京城。

看着南京城巍峨的城墙,朱有炖忍不住吐出一口浊气:“不愧是我大明的都城,真是雄伟壮丽啊。”

一旁的夏元吉难得的没有反驳他,同样注视着这座千古名城。

杨思义则是笑着道:“两位就不要感慨了,随本阁入城面圣吧。”

几人乖巧的跟在杨思义身后,亦步亦趋的走进了紫禁城。

王九成隔了老远就迎了过来,热情的打着招呼:“杨阁老,您回来了。”

杨思义的心情也不错,点头回应道:“有劳王公公亲自来迎接。”

能在皇宫大内混的如鱼得水,王九成的情商自然很高,悄无声息的拍了记马屁:“杨阁老出京赈灾,挽救无数灾民于水火之间,奴才虽然久居宫中,但是每每听闻,还是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杨思义摇了摇头,谦逊的道:“都是为国效力罢了,对了王公公,文成郡主和您自然是认识的,这两位是周王世子朱有炖和河道主事夏元吉。”

“这位是陛下身边的王公公,你们两个还不过来打个招呼。”

陛下身边的公公,那岂不是宦官的头子,按照官职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可是正三品,更是天子心腹中的心腹。

两人自然不敢大意,纷纷行礼道:“见过王公公。”

王九成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赶紧侧身躲过两人的行礼,谦卑的道:“两位都是大明的年轻俊杰,怎可向老奴行礼啊,真是折煞老奴了。”

说完之后,将目光投向王怡雯,欣慰的道:“郡主真是出落的越发动人了。”

王怡雯眼眶微红的看着王九成,鬓间的头发已经逐渐转白,亲昵的挎过他的手臂,甜甜的叫了声:“干爷爷,怎么几年不见,您不认识雯儿了?”

王九成赶忙挣脱开,低声道:“你现在是郡主了,身份不同往日,怎么还称呼咱家为干爷爷,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王怡雯摇了摇头:“在我年幼的时候,一直是您在东宫照顾,要不然的话,恐怕我早就流落在外饿死了,不管如今是什么身份,在雯儿心中,您都是雯儿的干爷爷。”

王九成的眼眶湿润,语气哽咽的道:“你这孩子啊,先去面圣吧,陛下在太极宫已经等待多时了。”

似乎是怕眼泪流出,说完这句话,王九成就转身在前面带路了,一言不发。

这段密辛杨思义自然是知道的,但是朱有炖和夏元吉都好奇的跟在后面,两人对视一眼,难得的再次统一了战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