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0章 虞横司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30章 虞横司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这段时间经过淮王党的运作,朱允炆的贤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吴王不在的朝堂内,淮王党可是出尽了风头,但是现在刘三吾这个铁杆的吴王党突然回来,不由得有些让人心里犯嘀咕。

吕本给了钱用壬一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

“启奏陛下,洪武十六年起,国子监实行封闭式管理,微臣虽然为礼部尚书,但是却对国子监内的情况一无所知,这岂不荒唐?正好今日刘大人在这,不妨给诸位讲讲,国子监这些年封闭管理取得的成果。”

对此,刘三吾呵呵一笑:“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的学府,自然要担起为大明培养人才的重责,封闭式管理不过是怕学子们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营造更好地学习氛围而已,至于取得的成果嘛,容老夫卖个关子,未来大家一定会看到的,此次老臣上朝,只为一件事。”

朱元璋眼睛微抬,饶有兴致的问道:“哦?爱卿所为何事,不妨直说。”

国子监内在做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每天都有禁军将新学的内容抄送给他,从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面的惊为天人,沉迷其中,学子么经历过的阶段,他这个皇帝都经历过!

只有对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能感受到到它的魅力,相比之下,程朱理学,儒学都算个屁呀!

刘三吾自豪的道:“现在的国子监,有足够的能力吸收更多的学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臣拟定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三千生员,进入国子监。”

淮王党众人面面相觑,这刘三吾上朝是为了招生??

其实对他们而言,国子监招多少人对他们来讲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天下的读书人大多和世家豪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国子监,在实行封闭管理前,就把他们培养的学子都踢了出来,让他们感到非常郁闷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现在重新招生,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机会!

钱用壬作为礼部尚书,当仁不让的开口:“陛下,臣作为礼部尚书,国子监招生,理应由礼部负责。”

刘三吾摇了摇头,笑道:“这次国子监选拔生员的标准不同,由国子监自行招生即可,就不麻烦礼部了。”

钱用壬怒目而视:“刘大人,国子监是大明人才的摇篮,不是你的小山头!”

朱元璋打断两人的争吵,平静道:“刘三吾老成持重,负责国子监这么多年并无过失,既然国子监想要自己招生,就自己招吧,不过名单确人后还是要给礼部备案的。”

刘三吾朗声道:“微臣遵旨!”

钱用壬还想再说什么,但是被吕本用眼神制止。

就这样,国子监招生的事就定了下来。

退朝后,钱用壬怒气冲冲的找到吕本。

“吕大人,在朝上你为何拦我?刘三吾那老匹夫,欺人太甚!”

吕本斜眼看了一下周围,低声道:“唉,只要吴王没有返回朝堂,他愿意在国子监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再说了,陛下都点头了,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结,一群读书人,还不必放在心上。”

钱用壬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距离朱雄英提出驿站改制,也过了几年的时间,经过户部官员的核算,朝廷不止这两年没有再给驿站拨款,反而通过驿站盈利一百余万两,而且都是现银!

户部尚书杨思义的嘴笑的就没合上过!

而且这两年大明风调雨顺,没有什么战事,大明的国库逐渐变的充盈。

朝堂上,杨思义喜不自禁的汇报着户部的工作成果,朱元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是虽然全国驿站的改革已经完成,还是有一些问题还是需要解决,比如民用物流的增多,远远超过了官道的承载能力,导致官道的维修成本激增,而且由于运输过程中太过颠簸,很多物品无法运输,还有一些运输途中的损耗,无法定损的问题。

朝堂上经过激烈的讨论,也没有讨论出一个拿得出手的解决方案!

朱标算了一下时间,现在新学的前期铺垫已经完成,国子监有刘三吾几人在也不会有什么变故,而且前面担心英儿锋芒毕露,进入国子监也可以掩盖锋芒,但是经过了两年多的蛰伏,英儿羽翼渐丰,也是时候让英儿重回朝堂了!

“既然这件事是由吴王提出来的,那何不让吴王上殿,兴许他有办法呢?”

朱标虽然只是太子,一般都是听政的角色,但是一般只要他开口,皇帝就没有不允准的。

很快,朱雄英就来到了殿上,阔别经年,吴王一党在朝堂上再次见到朱雄英不由得都有些激动。

杨思义表现的很热情:“吴王殿下,好久不见啊。”

朱雄英彬彬有礼的回道:“扬大人,看您容光焕发,最近国库可是充盈了不少?”

杨思义得意的抚了抚胡须:“自然,托吴王殿下的福,现在国库确实比往年的结余多了不少,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殿下有没有办法解决。”

在听了驿站改制出现的后续问题时,朱雄英眉头也皱了起来,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运输效率的问题,现在的大明,交通十分的不便利,就算是官道,也大都是土路,一旦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很容易就会影响运输,而且路面不平,运输的损耗也很大,如果能够生产出水泥,那一切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在沉思片刻后,朱雄英开口道:“皇爷爷,这事其实也不难办,但是儿臣需要去虞衡司视察一番,如果虞衡司能够生产出儿臣需要的东西,那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虞衡司隶属于工部,属于工部四司之一,执掌度量衡制度、官用器物制造收发及各地军费、军需、军火制造、开支的核销,并采办东珠,管理熔炼铸钱,采办铜铅硝磺等事,是工部最重要的部门!

朱元璋没有什么犹豫,直接下旨,由吴王巡视虞衡司,虞衡司上下全面配合。

在得知吴王殿下要视察工部虞衡司后,整个工部都乱成了一锅粥。

虞衡司郎中带着两名主事,早早的在虞衡司门口等待。

身后是目前在册的匠人,共计两千余人,所有人都面露惶恐。

大明的工匠地位很低,士农工商,也仅仅比商人强一点而已,每个月的月俸低的可怜,又经过层层剥削,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

对他们而言,吴王殿下这种天潢贵胄无疑是云端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这种腌臜的地方,但是他们也知道万一哪里得罪了吴王殿下,怕是连家人都会连累。

朱雄英带着亲卫队一路疾驰,不一会就来到了虞衡司门口。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乌压压的一群,眉头不自觉的皱了一下。

虞衡司郎中颤着自己的一身肥肉,擦着汗谄笑的跑了过来:“微臣虞衡司郎中蒋大为拜见吴王殿下。”

看着蒋大为的一身肥肉,又看了一下他身后面黄肌瘦,一脸惶恐的一众工匠,朱雄英的脸色沉了下来,但也没有发作:“蒋大人是吧,带本宫参观一下吧。”

蒋大为受宠若惊,连连赔笑道:“微臣遵命,您里面请。”

随即转身对着还在跪着的工匠厉声喝道:“都起来,没听见吴王殿下的话吗?都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等待吴王殿下视察!”

听到顶头上司发话,工匠们瞬间一哄而散,生怕多待一会儿会给自己惹上什么麻烦。

似乎对自己的威严很满意,蒋大为笑呵呵的对着朱雄英拱手道:“那殿下,我们进去?”

朱雄英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只是眼底的寒色越来越浓重。

在逛了一圈后,朱雄英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现在大明的能工巧匠并不少,但是因为工匠地位的低下,导致大明的工业一直停滞不前。

虞衡司,作为工部最重要的部门,本应该担起开拓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职责,但是现在却是一片乌烟瘴气,匠人的眼神空洞麻木,下层官吏动辄打骂,实在是很难想象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匠人平时的生活都是怎么过的!

朱雄英无视蒋大为不停的恭维,皱着眉问道:“现在主管冶铸器具的是谁?”

蒋大为身后,一名壮年汉子走了出来:“微臣虞衡司主事,宋阳,参见吴王殿下。”

上下打量了一番,最起码这宋阳面色黝黑,手上都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从事劳作的人,作为一名六品主事,能够亲自动手劳作最起码要比这蒋大为强!

朱雄英将手中早就写好的水泥生产流程图递给宋阳。

宋阳恭敬的接过图纸,越看越心惊,脸上的表情越发丰富:“殿下,这是您想出来的?”

也不怪宋阳,他也是从底层寒窗苦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在虞衡司已经待了将近十年,这期间一直未曾懈怠,现存的有关书籍他大都研读过,只是这上面提到的吸尘机,筛网,高温脱水炉等一系列新奇事物也是闻所未闻。

朱雄英点了点头,询问到:“按虞衡司现在的水平,可能做出本王想要东西?”

仔细的思考一番,宋阳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殿下,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这水泥到底是何物啊?生产水泥如此费时费力,如果……”

“大胆!这是你能问的吗??吴王殿下自有深意,轮得到你在这里问东问西!”

宋阳话还没说完,就被蒋大为直接打断,色厉荏荏的呵斥道!

宋阳自己也脸色一白,他只是觉得生产水泥费时费力,如果这水泥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的话,那他就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就好,对他而言,应合吴王的喜好,做一些无用的事物实在是有违本心。

朱雄英不悦的白了蒋大为一眼,嘲讽道:“蒋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