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45章 抗洪纪念碑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45章 抗洪纪念碑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梅殷挠了挠头,也不知道吴王总是往堤坝上跑是为了干啥。

朱元璋对着汤和说道:“走,你陪咱一起去河道上看看,这臭小子又在干什么。”

汤和笑道:“以微臣对吴王殿下的了解,估计又是整出了什么新鲜玩意。”

梅殷有些不放心朱元璋的安全,急道:“那微臣安排一队士兵保护陛下?”

朱元璋摆摆手。拒绝了梅殷的提议:“不用,我们两个老头子,自己就能找到地方,让你的人离远点。”

说完就拉着汤和往河道去了。

开封河道,新建筑起来的堤坝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也许很多年以后,再也没有人能记住有很多年轻的生命,为了这道堤坝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有些感慨。

堤坝不远处,朱雄英正带着一群工匠在一面巨大的石碑上,不停的雕刻。

朱元璋忍不住好奇,凑近看了一眼,石碑的顶端刻着“河南抗洪纪念碑”七个大字。

下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名字。

瞬间,朱元璋和汤和就懂了,这些名字多半是因为抗洪而牺牲的将士的名字。

体内老兵的血脉逐渐觉醒,两位征战沙场半辈子的老人此刻终于眼中多了很多追忆,肃穆的盯着面前的石碑和密密麻麻的名字。

在一旁监工的李景隆远远地就看到了两个老爷子,吓了一跳。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说话,李景隆只能头皮发麻的站在原地。

看着朱雄英上窜下跳的折腾。

这边的朱雄英正在指挥着工匠干活,正想去一旁喝口水,突然眼睛的余光瞥到两个笔直挺拔的身影。

定睛一看,我去,这不是老爷子和汤和嘛?他们怎么来了?

朱雄英赶忙跑到朱元璋面前,笑嘻嘻的叫道:“皇爷爷,您怎么来了?还有汤老公爷。”

朱元璋上下打量了一番,欣慰的道:“瘦了,也黑了。”

伸手在朱雄英的脑袋上拍了拍,看向了那块石碑,问道:“怎么想到建了这么个石碑?”

朱雄英有些感慨:“孙儿这次来福建,遇到了很多人,有很多感慨,这些士兵都是为了守护我华夏这锦绣山河,为了他们身后万千的黎民百姓才让付出了生命,孙儿不想他们淹没在历史中,成为一串冰冷的数字,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上面,最起码证明他们存在过。”

一旁的汤和笑道:“殿下虽然年纪尚轻,但是确实是爱民如子啊,老臣佩服,有这块石碑在,想必河南人民一定会铭记这些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

朱雄英没有得意,而是黯然道:“汤老公爷说笑了,您没有见过李道林,他才是真正的爱民如子,我还远远做不到他的程度,如果我们能够做的更好一点,或许许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朱元璋笑了笑:“大孙儿啊,你还年轻,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你要牢牢记住,为君者,就是要时时刻刻心怀忧惧,才能走的更稳!”

“在河南折腾了这么久,累了吧?走,和咱回家。”

说完便拉着朱雄英的手,向周王府走去。

身后的李景隆也露出了微笑:“看来,吴王殿下的太孙之位是稳了啊,以吴王的才能,大明的兴胜指日可待啊!”

入夜后的周王府,反而变的人声鼎沸。

饭桌上,朱元璋与马皇后坐在主位,下面是朱雄英,朱橚,冯氏,汤和,李景隆,徐子卿。

朱元璋看着徐子卿,问道:“子卿现在还是没有任何官位吗?”

说到这里,朱雄英也很无奈,徐子卿本身对马皇后就有救命之恩,这么多年一直跟在朱雄英身边,是他最大的助力,但是他一直都拒绝进入朝堂。

徐子卿微微一笑:“有劳陛下挂念,贫道对功名利禄实在是没有兴趣,对入朝为官也没什么想法,跟在吴王身边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就是贫道的毕生所愿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咱也不强迫你,咱也把你当自己的孩子,这样,咱给你一块金牌,你不要推辞,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只要你带着金牌来找咱,咱都答应你一个要求。”

一旁的马皇后也劝道:“我们都知道你无欲无求,也没有给你什么值钱的东西,如果连这个都不收下,反倒是让我们内心难安啊。”

徐子卿只能起身接下,谢恩后又坐回了原地。

朱元璋将目光转到了周橚身上,语气平静道:“老五,你怎么说?这次河南灾情虽然不是因你而起,但是你作为藩王,理应担起身上的责任,可是你呢?整日就知道摆弄你那些花花草草,这次你终究是有失职之责,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朱橚跪在地上,浑身被冷汗浸湿,故作冷静的道:“父皇,儿臣实在是对处理政事没有兴趣,只想做一名闲散的闲人,这么多年,儿臣每次写完一本医书都会抄送京城一份,您有看过一次吗?”

朱元璋眉头一挑:“怎么?你这是怪你老子了?”

朱橚苦笑道:“儿臣不敢,只是以父皇您的雄才大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儿臣这点微末本事,在一件事上已经投入了太多精力,实在是没有办法兼顾。”

朱元璋一拍桌子,怒道:“你是不是觉得,咱真不敢扒了你的皮。”

朱元璋一发火,还真没几个人不怕,朱橚的妻子冯氏也跟着跪了下来。

怕自己的五叔真的被扒了皮,朱雄英赶忙道:“皇爷爷,五叔这些年在开封虽然不问政事,但是也从来没有欺压过百姓,更没有做过任何一件违法乱纪的事情,而且这次孙儿能够如此快速的平定灾情,五叔也帮了我很大的忙,您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马皇后也附和道:“是啊,重八,老五一直不喜争斗,你就别和他计较了,下不为例,好不好?”

朱元璋思索半刻,哼了一声:“你不是喜欢摆弄那些花草嘛,那你从今天开始,禁足三个月,你最好在这三个月里,给咱写一本看得过去的书,让咱瞧瞧你都在研究些什么!”

闻言朱橚大喜,重重的磕在地上:“谢父皇!”

朱元璋气还没消,哼道:“行了,都退下吧,让咱一个人待会。”

片刻后,整个大厅除了朱元璋与马皇后再也没有了其他人。

“蒋瓛”

蒋瓛从大厅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走了出来。

“听说沈万三那个老东西,现在在开封?”

蒋瓛回道:“是的,现在就住在开封驿站。”

朱元璋冷哼一声:“让他滚过来见我。”

看着蒋瓛奉命而去的背影,马皇后也叹了口气,一个是崛起于微末的帝王,一个是带着没落家族重登巅峰的奇人,却不知怎么,两个人就像针尖对麦芒一样。

过了小半个时辰,沈万三一袭布衣,施施然走进周王府。

“草民沈万三,叩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书,没有理他,而沈万三也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朱元璋才将书放下,冷声道:“起来吧。”

沈万三不卑不亢的起身,拍了拍膝盖的灰尘,恭敬的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朱元璋问道:“你就不好奇,咱叫你来干啥?”

沈万三点了点头:“知道,是为了小女与吴王殿下的事情。”

“这事你怎么看?”

沈万三名无表情的回道:“草民是商贾之家,原本配不上吴王殿下这等天潢贵胄,不过儿女之事,草民一向不怎么插手,如果他们二人真的情投意合,草民也没什么意见。”

朱元璋突然笑道:“沈万三啊,你说如果咱大孙儿娶了你女儿,那按照辈分,你得管咱叫啥?”

沈万三嘴角抽了抽,没有答话。

朱元璋也没有继续为难他,而是说道:“你这个老东西不怎么样,但是你闺女还成,比你强,本来咱是真想杀了你,你对皇权没有丝毫敬畏之心,有掌握着足以颠覆天下的财力,咱放心不下你。”

“不过现在嘛,咱改主意了,你不是有傲气嘛,咱倒是想看看,咱孙儿娶了你闺女之后,你咋和咱相处。”

沈万三有些无语,心想你一个皇帝能不这么幼稚吗?但是这话还是没敢说出口。

朱元璋看着像木头一样的沈万三,也觉得无趣,直接摆了摆手:“你滚吧,咱明天就下旨,沈灵儿支援河南重建有功,册封为县主。”

沈万三依然是面无表情,荣辱不惊的接过圣旨,转身离去。

既然已经确定了要和老爷子一起回京,那离开之前河南的大局就要安定下来,毕竟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总不能自己离开了,就脱离掌控。

这天一大早,朱雄英就来到了朱元璋的门前。

“皇爷爷,你起来了吗?”

朱元璋昨天在沈万三面前出了一口恶气,似乎心情很好,乐呵呵的问道:“咋了?你一大早来咱这叫魂一样?”

朱雄英见老爷子心情不错,也松了口气,继续道:“这不是叫您和皇祖母去吃早饭嘛。”

朱元璋伸了伸懒腰,知道这小鬼这么早来献殷勤,一定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也不戳破。

“行了,去前厅候着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