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47章 大将军蓝玉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47章 大将军蓝玉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离开开封的那个早上,徐子卿面色严肃的找到朱雄英。

朱雄英正在洗漱,看到徐子卿的表情不由的调笑道:“怎么了?子卿,见鬼了?”

徐子卿苦笑道:“比见鬼还可怕,殿下,您知道我这些年在发展天枢的同时,也在暗中追查我那师兄姚广孝的消息。”

一听到是关于姚广孝的消息,朱雄英也正视了起来。

“怎么了?有他的消息了?”

徐子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们现在只知道他也成立了一个组织,名为云梦,和天枢的运行模式大致相同,但是具体实力完全就摸不透,对比于天枢而言,只强不弱,为了挖出这个组织,天枢在山东折损了六名骨干。”

天枢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发展到如今,天枢也不过二百多人。

一次性折损六个,朱雄英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可怕的势力掌握在姚广孝手里实在是太危险了,前一世帮助朱棣实现靖难的黑衣宰相这一世绝对不能再出现。

“子卿,云梦的实力我们暂时还摸不透,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发展了,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危害大明的能力了,如果任由其发展,迟早会颠覆大明。”

徐子卿同样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他现在更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殿下,以云梦的情报能力,您的一举一动想必早已落入他们的眼中,他们很明白只要殿下在,他们就永远没有颠覆大明的机会,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一击毙命,所以不敢打草惊蛇,但是殿下身边必须有一个高手贴身保护。”

朱雄英没有拒绝,而是好奇的问道:“子卿,我也从小开始习武,到现在算不算是个高手?”

徐子卿哑然,想要说些好听的话,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殿下,学武是需要天分的,您现在在普通人中算是个高手,但是放在整个江湖差不多算是个三流高手,上面还有二流,一流,顶级,超品等很多的划分。”

朱雄英默然,原来自己还是个最低的等级…不过也是,自己还小嘛,又好奇的问道:“那李景隆算是什么级别?你算是什么级别?”

徐子卿仔细的想了想,给出了中肯的回答:“李景隆应该算是二流顶尖和一流高手之间,我应该算是超品。”

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武侠世界的朱雄英来说,这实在是有太大的吸引力了,他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了徐子卿很多问题。

徐子卿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停的回答着朱雄英的问题,最后,朱雄英问道:“那你知道的超品高手都有谁啊?”

徐子卿想了想,最后说道:“有我,有姚广孝,有蒋瓛,这是我知道的三个人。”

蒋瓛?那个时刻出现在老爷子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乖乖,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竟然是和徐子卿一个级别的高手。

这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不到正午,朱元璋一行人就悄悄的离开了河南道,整个开封府的建设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只是路上朱雄英总是似有似无的将目光放在蒋瓛身上,而后者仿佛没有觉察到一般,在老爷子的身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应天府,南京城。

随着朱元璋等人的回归,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并不是说老爷子走后会产生动荡,而是朱标实在是对于仁慈,哪怕大臣们犯错也会以训诫为主,所以办公的环境难免会轻松些。

但是朱元璋一回来,整个朝廷就会像机器一般有条不紊的运行。

朱雄英回来后,先是去国子监和各位教习打了个招呼,检查了一下新进学子对新学的接受程度。

又回到东宫见过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随后便一头扎进了虞衡司,自从开封竞标会的银子流入户部之后,老头子北伐的**根本就压制不住。

但是国库虽然充盈,粮草却未必充足,有的时候,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啊。

特别是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几年积累的储备粮都被用来了赈灾,仅靠一年的收成只能够百姓使用,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北征。

在朱元璋北征前,他必须要解决掉两个问题,一个粮食,一个军备。

如果能在北征前,通过革新农具等手段提高粮食产量的话,那对北征的意义可太大了,所以朱雄英与单安仁几乎是不眠不休。

终于将在河南建立的水利系统与粪便沼气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优化作物生产空间,优化农业产量。

也正是这天,北征之事终于被提出在朝堂上。

宋国公冯胜,梁国公蓝玉连带六位侯爷联名上书,请求北征。

朝堂一片寂静,连之前一直持反对态度的杨思义也保持了沉默,虽然他们之前一直怕皇帝好大喜功,但是眼下国库充盈,上下一心,如果再不让打,怕是会惹怒皇帝啊。

此时,只有工部尚书单安仁站了出来:“陛下,臣不是反对您北征,但是微臣与吴王殿下联合推广的各项政策,尚没有全面推广到全国,而且军备司生产的遂发枪还不足以装备全军,所以能否等到秋收后再行北征?”

朱元璋眉头一皱,漠北草原向来寒冷,如果等到秋收后再北征,岂不是要在天寒地冻的冰雪中战斗?

一旁的蓝玉也赶忙劝阻:“陛下,单尚书与吴王殿下没有上过战场,所以不知漠北的严寒,如果等到秋收后再北征,那天时可就站在了北元那边,万万不可啊。”

朱元璋也是点头赞许,说道:“确实如此,不能等到秋收之后,既然群臣没有什么意见,那就准备一下,五军都督府出作战攻略,选拔将士,两个月后,以蓝玉为帅,统率北平都司,辽东都司,甘肃都司,再加上京营兵马共计二十万大军,扫荡漠北!”

见到朱元璋已经下了决定,群臣也没有再反对。

下朝之后,淮西勋贵们开始弹冠相庆,一旦战争打响,他们的势力就会再次扩大,军功的累积会辐射到他们的子孙后代。

眼下开国六公之首的徐达重病不起,信国公汤和不问朝政,曹国公李文忠闭门不出,韩国公李善长受胡惟庸的牵连退隐,只剩下一个莽夫一般的宋国公冯胜,和猖狂的不可一世但实际上资历尚浅的梁国公蓝玉了。

此次蓝玉挂帅,淮西一党拼了命的将自己的儿孙往军队里送,只要跟着蓝玉在草原打出了名头,就不怕回来没有荣华富贵。

夜晚,东宫。

对于单安仁不能劝阻住老爷子,朱雄英是没有任何意外的,所以他只能来自己的老爹这试试。

朱标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老爷子已经做了决定,我也改变不了。”

朱雄英有些着急,不由得继续说道:“可是爹,现在在大明境内水泥路远远没有普及,粮食存量也没有达到充盈,此时开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朱标没有反驳,而是换了个角度,问道:“英儿,你觉得世界上有稳赢不输的战争吗?”

朱雄英摇了摇头,但还是倔强的说道:“虽然做不到稳赢,但是我们可以多做些充足的准备,增加赢的概率,减少士兵的伤亡啊。”

朱标看到朱雄英倔强的模样,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不由得从书桌上抽出一封奏折,递给了朱雄英。

“这封奏折是你四叔写的,他在北平就藩多年,根据北平都司的探查,今年漠北草原遭遇蝗灾,大部分牧场颗粒无收,为了过冬,他们只能向我大明掠夺,所以,我们只能提前打过去!如果按你所说,等到秋收后再出兵,那恐怕北平行省会被洗劫一空,那里面可有我大明数十万百姓啊!”

朱雄英沉默了,一字一句的看着从北平递过来的奏折,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

奏折中充斥着对北平行省百姓安危的担忧,朱雄英不由得闭上了双眼,这次是自己考虑不周了。

看到朱雄英的表情,朱标暖声道:“爹知道你素有才华,很多难题在你手中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北征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就算是你皇爷爷,也压不住的,孩子,不要将目光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要知道,大明不止有你看得到的地方,还有你看不到的地方,只有你站在足够的高度,才能俯瞰全局,做出最合适的安排。”

朱雄英认真的点了点头,低头道:“这件事确实是孩儿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草原的情况,但是挂帅的人一定要是舅老爷吗?他的脾气,我始终不太放心。”

朱标笑了笑,似乎猜到了他会这么说,反问道:“你觉得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雄英不假思索的说道:“猖狂,不可一世,粗俗……”

说到一半,朱雄英突然停住了话头,是啊,所有人对蓝玉的评价都是一样的,千篇一律,但是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战场上无往不胜?怎么会在军中深受爱戴?

看到朱雄英自己反应了过来,朱标欣慰的笑道:“当初陈友谅八十万水陆大军,硬攻蓝玉率五万大军驻守的洪都,硬是一百多天都没打下来,你以为凭借的仅仅是他的狠劲?蓝玉自出道以来,从无败绩,你觉得一个在战场上洞若观火,对战局把控的如此完美的人,会是一个莽夫吗?不要永远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时候,你看到的,都是别人让你看到的,你啊,还是太年轻。”

朱雄英已经被惊的一身冷汗,这些想必老爷子也都知道,所以才会在晚年不顾一切的除掉蓝玉。

自己现在能混的如鱼得水,不过是仗着自己领先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储备而已,论心机,论智谋,这些老狐狸哪个都能把自己玩死。

自己也是足够幸运,用自己的真诚换取了徐子卿的支持,要不然自己现在怕是真的寸步难行。

在昨晚夜话后,朱雄英开始了对蓝玉重新的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