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73章 网罗人才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73章 网罗人才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片刻之后,五名面容青涩但是眼神坚毅的少年陆续走了进来。

“参见殿下。”

朱雄英笑眯眯的盯着眼前的五人,除了陈默林外,另外四人在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但是陈默林在自己第一天到国子监时的出言嘲讽,到后面的毕恭毕敬,再到现在的盲目崇拜,对此还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

当下便开口道:“除了默林兄外,其他人本王都不认识啊,能不能先做个自我介绍。”

陈默林见吴王殿下还记得自己,当下便挺起胸膛,骄傲的看向其他四人。

原本四人听说吴王殿下召见,还有些拘谨,但是见到朱雄英嘴边和煦的笑容,不由得胆子也大了起来。

“殿下,学生江西学子夏元吉。”

夏元吉,朱雄英好奇的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少年,历史上这可是后面的四朝老臣,刚正不阿,主政期间轻徭薄役,疏通黄河,提出很多仁政,是永乐期间的第一能臣,还在三杨之上!

“学生福建学子杨荣”

“学生湖广学子杨溥”

“学生浙江学子黄淮”

剩下的三人也跟着介绍起了自己,朱雄英看着眼前的五人,双眼都放光,这可都是治世的能臣啊!

杨荣,历史上在建文二年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在朱棣去世后,辅助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明宣宗登基后,汉王朱高煦叛乱,杨荣力请宣宗亲征。平叛后,因定策之功,受上赏。安南黎利叛乱不止,宣宗对与安南战和问题犹疑不定,杨荣与杨士奇等力主撤军。后晋升少傅,两次随宣宗巡边。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

三杨之中,杨士奇在河南他已经见过,另一个人就是面前的杨溥。

历史上的杨溥与杨荣在同一年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永乐初年,任太子洗马,侍奉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后因汉王朱高煦诬陷,被关进诏狱,在狱中仍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籍通读数遍。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授官翰林学士。仁宗建弘文阁,命杨溥掌阁事,旋即升任太常寺卿。明宣宗即位后,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典机务。宣德九年,升礼部尚书。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杨荣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升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在内阁供职十六年,于杨士奇去世后接任首辅。他有“相度”,为人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晚年时眼见宦官王振权势益振,却无能为力,这可能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这一世,三杨这等能臣要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黄准,虽然没有三杨那般有名,但是也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历史上,黄准洪武三十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明成祖即位后,命居内阁,掌制诰,担任内阁首辅,升编修,寻升侍读,降为内阁次辅。永乐二年,册立皇太子,命为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永乐五年,升右春坊大学士兼侍读,复辅导皇太孙。永乐六年,明成祖巡狩,命与尚书蹇义等四人留守。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再次巡狩,留守如故,不久被汉王朱高煦诬陷而下狱。洪熙年间,迁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仍领内阁事。丁母忧,起复,升少保、户部尚书。

可以说是历经三朝,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好,好,好。”朱雄英连说了三个好字,足以说明他此刻内心的满意。

“你们五人都是少年英才,本王对你们抱有很高的期待。一定要戒骄戒躁,沉下心去好好钻研新学,以后本王要倚重各位的地方还有很多!”

得到吴王殿下如此看重,五人的心情也很激动,纷纷表示愿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离开国子监后,朱雄英乔装打扮,又来到了曹国公府。

曹国公府坐落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占地很广,在李景隆侍卫的带领下,两人一路走到一处极深的宅院才停下。

这里正是天枢的摇篮,少年堂的所在之处。

此刻的少年堂已经初具规模,人数达到了一百四十人,不要觉得这一百多人的人数不多,这都是经过徐子卿精挑细选的,每一个都是家世清白的孤儿,每一个都天资卓绝,品性良纯。

其中王怡雯,赵恽,孔雪儿,方白镜都赫然在列。

再次见到朱雄英,王怡雯的眼睛里冒出了一阵阵的小星星,因为王怡雯是从东宫里面送出来的,所以地位会不自觉得略高一些,而她自己也比较争气,隐隐有了少年堂中第一人的趋势,不管是武艺还是谋略都极为出众。

朱雄英自然也看到了王怡雯,眼前的小丫头已经不像之前唯唯诺诺,现在成长的落落大方,在一众英才中也难掩其气质!

“怡雯,过来,让本王看看,这怎么一眨眼长这么高了?”

王怡雯虽然内心也很期望见到吴王殿下,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小时候了,吴王殿下将她视为妹妹,但是她却不能僭越,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哥哥。

当下极为得体的走到吴王殿下身前一米处,大方的行礼道:“参见吴王殿下。”

朱雄英一愣,见到王怡雯对自己如此恭敬,再联想到小时候紧紧抓住自己不松手的样子,没来由的有些难过,但是这股情绪很快就被掩盖过去,他笑着说:“子卿和本王说过,你们四人是少年堂最初的四人,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独挡一面了,不日少年堂就要迁入西山,李景隆也不能总往西山跑,以后在子卿不在的时候,少年堂的一切就由你们四个负责。”

王怡雯不悲不喜,只是平淡的道:“怡雯明白,请殿下放心。”

朱雄英实在没忍住,伸出自己的右手,在她的小脑袋瓜上弹了一下。

王怡雯脸色一红,似乎没想到吴王会对自己做出这般亲昵的动作,只听吴王呢喃道:“死丫头,在我面前还摆谱。”

王怡雯小声反驳道:“能怪我吗?我要是没大没小的,让别人看到了怎么想?”

朱雄英也理解她的苦衷,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说道:“行了,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来东宫找我,少年堂就交给你了,我也放心。”

面对吴王的信任,显然王怡雯很受用,俏皮的吐了下舌头。

“知道了,真唠叨。”

心里默念了一句臭丫头后,转身看向赵恽:“赵恽,你在进入天枢前是医馆的学徒,本王会安排你进太医院,你要好好学,好好看,日后每一份从太医院支取的药物,你都要了如指掌,听到了吗?”

太医院是大明医术的最高殿堂,赵恽自然心中有向往,听到自己能去太医院后难免有些激动,双膝跪地道:“谢殿下,赵恽一定不负殿下期望!”

朱雄英挥了挥手:“去吧,先下去准备吧,晚一点会有人带你去太医院。”

在赵恽走后,就只剩下了孔雪儿和方白镜,自从那个夜晚,孔雪儿的爷爷被鳄鱼帮杀了后,那个阳光开朗的少女就不见了,现在不管是面对谁,孔雪儿都是冷冰冰的样子,浑身透露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看到孔雪儿这个样子,那原本对她的安排就有些不合适了。

略微思忖了一下,朱雄英开口道:“孔雪儿,本王知道你幼年遭逢巨变,并不是生来如此冷淡,几人中你的武艺应该是最高的,从今天起,你就跟在沈灵儿身边,寸步不离的保护她的安全!”

孔雪儿一怔,随后点了点头,自顾自的离去,连朱雄英都没理会。

朱雄英苦笑一声,随后将目光落向最后的方白镜。

“方白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什么想法?”

方白镜语气坚定的道:“殿下,我想进锦衣卫!”

见他如此坚定,朱雄英并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之前徐子卿就提过他的想法,但是锦衣卫毕竟名声不是很好,他一直在纠结。

“为什么这么想进锦衣卫?”

方白镜没有犹豫,淡定的道:“因为现在的大明虽然因为大明律的出现风气有所好转,但是在看不见的角落罪恶依然存在,我想要将所有黑暗处的罪恶都消灭掉。”

看着方白镜意气风发的表情,朱雄英并没有感到可笑,反而觉得有些欣慰,当下便应承道:“好,明天,本王送你去锦衣卫报到,你一定要记住今天你自己说过的话,本王答应你,只要你不改初心,那本王君临天下之时,锦衣卫的指挥使就是你的。”

方白镜颔首,行礼告退。

就在安排了四个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少年天枢后,李景隆才从五军都督府赶了回来,人还没露面,声音就远远的传了过来:“殿下,这五军都督府的差事真不是人干的,您能不能和陛下说说,将我调回东宫啊?”

朱雄英看着满腹苦水的李景隆不由得笑道:“五军都督府参议,那是多大的官,是在我身边做一个亲兵营统领能比的?”

李景隆一脸苦涩:“倒还真的没有在殿下身边自在,五军都督府现在每天就是战阵推演,而且都是大佬,不是叫叔叔就是叫大伯,我谁也不敢得罪,谁也不敢反驳,一旦有不同意见就问我谁是对的,我哪敢说啊?”

“哈哈哈哈哈”听到李景隆的诉苦,朱雄英也笑出了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