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特种兵穿越参军航空报国 > 第8章 如何渡过鸭绿江?

在享用了一顿简单的午餐之后,许大茂和战友们站在鸭绿江畔,望着这道天然的屏障。

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宽阔的江面,开始讨论起如何越过眼前这条鸭绿江。

在眼前的江面上,既没有现成的桥梁可以通行,也没有任何船只或竹筏可以利用。

这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们能够弄到几架飞机,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飞过去呢?”

王随心首先打破了沉默。

他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对于飞机的渴望。

“随心,你这个想法虽然很有创意,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二虎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可奈何,“飞机是不可能的,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我们还不如考虑一下如何能够顺利地渡过这条江。我建议,我们可以称之为‘躺江计划’。”

听到李二虎的话,周围的战友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而王随心则是有些尴尬地摇了摇头。

“班长,我们作为人民的军队,我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和高效的执行力。或许我们可以一边制作木筏,一边尝试过江。”

何雨柱带着一丝自信的笑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傻柱,你考虑过没有,我们有几千人。如果按照你的这个方案,等到我们全部人都渡过江去,恐怕抗美援朝的战争都已经结束了。这个方案显然行不通!”

王随心拿起一根小木棍,一边敲打着何雨柱身后的锅,一边若有其事的分析道。

“随心,你小子别敲那个锅了。要是敲坏了,这个锅谁来背?我们用什么来做饭?难不成用我们的手吗?”

李二虎严肃地看着王随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责备和担忧。

“班长,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我保证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王随心低下了头,显得有些沮丧,不再多说什么。

“我觉得我们可以搭建一座浮桥,这是我们人民军队的一项伟大创新。浮桥不仅过桥速度快,而且隐蔽性强,可以有效地避开敌人的飞机轰炸。”

许大茂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影片中见过的鸭绿江上的木结构列柱桥。

那是一种用圆木作为桥墩,顶端用横木固定的浮桥。

当鸭绿江涨潮时,浮桥会被淹没在江水中。

而当潮水退去时,浮桥又会重新显露出来。

即使遭到敌人飞机的攻击,修复起来成本也比较低,过江速度也很快。

李二虎指了指已经退潮的江面,笑着说:“大茂,看来这次你的猜测不对。潮水已经退去,但是并没有看到浮桥的出现。”

“班长,麻烦什么?我们直接游过去。”

张涛方提议道。

何雨柱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游泳这项技能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勉强了。我在这方面完全是个新手,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旱鸭子。要是在与这些外国侵略者交战之前,就这样被水淹没而遭遇不幸,失去战斗的机会。这绝对不行!我至少要打死几个霉国佬!”

“傻柱,我会游泳。关键时刻,我不会放弃你。我们是一个四合院长大的发小,又是战友。”

许大茂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

此刻,集合号响起。

许大茂和他的战友们立刻走向指定的集合地点。

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序,显示出了军人的专业素养和对命令的无条件服从。

战士们在江边整齐地排成队列。

每个人都目不斜视,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等待着上级的命令。

李二虎作为班长,站在第一排,身体笔直,表情严肃,准备接受上级的指示。

师长走到了队伍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了整个队伍:

“同志们,我们面前就是鸭绿江,是我们通往战场的必经之路。敌人以为江面宽广、没有桥梁和船只可以阻止我们前进,但他们错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无穷的智慧。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方法,克服一切困难,跨过鸭绿江,完成我们的使命!”

师长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战士,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决心的火花。

他们知道,无论面前的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挑战。

“现在,我命令,立即开始过江。这一段有我们的同志铺设的水底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了防止霉国飞机的轰炸,我们要分散过江,速度要快。”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战士们齐声回应道。

【1950年,志愿军面临着鸭绿江这一天然屏障。

而在初次渡江时,他们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江底的淤泥使得重型装备,如坦克和汽车无法直接通过。

这对于依靠这些装备进行作战的志愿军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吴瑞林将军发现了一些石条,这为他提供了渡过鸭绿江的灵感。

他果断命令部队利用这些石条,在江底铺设一条水底桥。

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因为它不仅要求战士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工作,还要求他们相信这个方法能够成功。

在志愿军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水底桥最终被成功铺设。

这座水底桥为志愿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过江通道,使他们能够带着他们的装备安全渡过鸭绿江。

这项创新的举措不仅充分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和应对复杂战况的高超智慧。

在水底桥成功铺设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非凡的工程技术和卓越的组织能力。

与此同时,水底桥的顺利建成,为志愿军在接下来的激烈战斗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无疑是对战争进程的一种巨大推动。

它不仅为志愿军提供了战略上的优势,使得部队能够迅速调整战略部署,有效地发起攻击或进行防守,而且还为后勤补给线的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前线战士的物资供应。】

听完师长的讲述,许大茂、何雨柱等志愿军战士们,摩拳擦掌,等待着通过水底桥越过鸭绿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