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 第143章 体用之争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第143章 体用之争

作者:唐僧扫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3:58 来源:小说旗

“冉教授,当然可以。国家现在奇缺人才,尤其是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对教育非常重视。国家对高等教育建校的指导思想,就是更好的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建国后,对京城的高校进行了合并和调整,其中辅仁大学就并入了师范大学,除了京大、清大、师大等综合性大学,还合并新组了八个专业理工科高校,分别是地质、矿业、钢铁、航空、石油、农业机械、林业、医学等八大学院,各有学科侧重,为咱们华夏工业经济的起飞保驾护航。现在国内百废待兴,条件就要艰苦了些,肯定没有在国外舒服,冉教授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冉静轩哈哈一笑说:“如果怕艰苦,我也不会答应老友回国任教了。”

秦铮点点头,心下认可。

“不知冉教授口中的老友是谁?”

“陈元。”

“哦,原来是陈校长。”

这位陈校长可了不得,那可是被领袖称为“国宝”的人物,着作等身,着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是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你认识陈校长?”

“嗯,曾有一面之缘。”

“陈校长连着两次邀请我回国,可我心里是有顾虑的。”

秦铮没有接话,而是看着他,等他继续解释。

果然,冉教授又说:“很多人都觉得文科无用,主张实业救国兴邦,我当时出国时,也是受这个论调的影响。刚才你也提到了,国家组建八大学院,也是以国家建设急需的理工科为主。

秦铮心下了然,冉教授这是担心他回国后不被重视,情有可原,也清楚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

这种文理之间的争论,可以上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清廷就有“体用之争”的辩论,清末名臣中,有很多就是靠开办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而名垂历史。

建国以后,国家只是保留了极少的综合性大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更是被取消,而以国家建设急需的理工科为主,以专门或单科工科学院为主,规模都并不大。

“冉教授,虽然我学的是理科,但我认为您并不需要有顾虑。在我看来,文科,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个人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品德修养的养成。咱们不妨用辩证的眼光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冉静轩的兴致被吊了起来:“哦,什么答案?”

即使是祁薇和冉秋叶,也都提起精神,想听听他说什么。

秦铮说:“西方工业革命的内在驱动力确实是理科,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而文艺复兴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看冉静轩不说话,秦铮又说:“是文科。文艺复兴,是一场精神领域的革命,它解决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历史证明,只有解决了人类自身的思想,才能释放人类的创造力。如果不解放人类的思想,就无法实现人类的创新与进步,在我看来,文艺复兴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工业革命。所以,文科又怎能是无用的呢!”

冉静轩脸带笑容,欣慰的点点头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比我想的还要深刻一些。”

听到他的话,祁薇和冉秋叶也都脸显笑容,而冉秋叶更是对秦铮投以欣赏的目光。

有了这个媒介认知,两人的谈兴更加浓烈,话题不由展开,两人从文史研究聊到了文学,又从文学聊到了文艺。

冉静轩说:“文史研究的,虽以求真求实为根本,还要注重趣味性,也就是文学艺术,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者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对文艺的趣味。”

秦铮说:“知、好、乐,最大的难关,其实是知,能知才能好,能好才能乐。咱们国家刚建国时,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情况,正在提倡扫盲,各地都办起了扫盲班,两年前,国家开始推广普通话,在今年2月份,更是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在普及国民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是解决‘知’这个难题。”

冉静轩赞叹道:“秦铮,真不敢想象,在你这个年纪,你竟然懂得这么多,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

这时,苏合义插话道:“冉教授,您对秦总工还不了解。他确实了不得,十四岁高中毕业,参军三年,立功无数,退伍后参加高考,以差四分就满分的成绩成为京城状元,进入京大学习,四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业,从京大物理系毕业,然后到红星轧钢厂担任了总工程师,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了。”

随着苏合义的介绍,冉静轩一家三口都显出震惊之色,一脸的不敢置信。

从震惊中醒来,冉静轩是哈哈大笑:“没想到,我竟然刚回国,就遇见了一位杰出天才,看来以后我道不孤矣。”

秦铮微微一笑说:“冉教授过奖了,我也就是个普通人。”

如果不是穿越者,如果不是有上天眷顾得了枚空间珠,他也不过就是个身体素质稍微超出常人的平常人。

所以,他从来不敢骄傲,更不会低眼看人、目中无人。

看着秦铮平淡自然的表情,冉教授心中更加欣赏,坦言道:“《处世悬镜》中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一个人良好的修养,一定是从谦逊有礼、平易近人开始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修养的君子,都是用谦卑的态度对待世人,来达到自己的追求。而自大自傲、独断专行的人,常常会招来祸事。

秦铮没有再继续接话,而是转了话题,再说就是自夸了。

两天两夜时间过去,第三天中午,京城到了。

众人一起走出车站,这时,轧钢厂驾驶员胡定标赶紧迎上来说:“秦总工,我来接您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