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 第222章 扶摇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第222章 扶摇

作者:唐僧扫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3:58 来源:小说旗

秦铮主持的实验室,现在有两个,研究方向各有不同。

一个设在轧钢厂内,以数控机床、新型合金材料为研究方向。

另外一个,是半导体实验室,就设在娄建业家的别墅内,现在,这栋别墅已经登记到秦铮的名下,外面挂着中润公司的牌子。

实验室的人员,都是京大张茂德主任推荐的物理系学生,自然都是秦铮的师弟师妹。

现在学校基本已经停课,一些不安分的学生们上蹿下跳,忙着斗人,弄得老师们天天都提心吊胆。

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比较冷静本分,不喜欢参与这种狂热的举动,同时还保持着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所以,当秦铮来求助时,张茂德就给他推荐了十五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秦铮让他们直接住进别墅,包吃包住,分成三个小组,三个研究方向,开始研发工作。

时光如流星,匆匆而过,不经意间,十年时间已悄然而逝。

十年之中,秦铮的两个实验室进展顺利,他们敢于创新,以国家重大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出了累累硕果,为国家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控机床的控制元件逐渐由晶体管转向集成电路,加工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显着提升。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数控机床开始与计算机进行联接,实现了编程加工和自动化生产。此外,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航空、汽车、模具、通信等多个领域。

改进了硅晶的熔炼和生长技术,提高了硅晶的纯度,硅晶圆制造技术不断成熟,完全满足了新一代半导体器件的需求;

集成电路研发顺利,先是研制成cmoS型电路,接着是pmoS型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应用于大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领域,最后更是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8位元处理器;

光刻机研发效果显着,从接触式光刻机到半自动光刻机,再到自动化步进式光刻机,与国际上的同类型产品相比,从最初的追赶,完成了最后的超越。

……

十年之中,不论学校上不上课,秦家的几个孩子从来都没有放下书本,一直在秦铮的辅导下学习,不仅如此,他们还跟着秦铮习武健身,身体都非常健康,素质远超常人。

1976年,一声惊雷之后,社会秩序终于恢复正常,一个新的时代正式开启。

很快,秦铮的工作被调整,调华科院工作,不仅平安落地,级别还提为正厅级,担任半导体研究实验室主任,而后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

第二年,高考恢复,秦家第三代有三人参加,最终的成绩惊艳了整个京城,秦靖理和秦靖平勇夺京城文科状元和榜眼,而秦靖林则是京城理科状元,三人分别被京大经济系、华文系和国际政治系录取,一时传为佳话。

五年之后,秦靖林硕士毕业,选择从政,进入京城市委工作,一路青云直上,而秦靖理和秦靖平则进入母亲徐慧真创建的公司。

1977年,秦乐山退休,秦铭担任京城邮电局局长,5年后升任邮电部副部长。

随着改开,国人闻风而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下海经商,秦家的媳妇们动作最快,发展最好。

和剧中一样,徐慧真赎回小酒馆,办起了饭店、宾馆,开起了房地产公司,后来发展成大型集团公司。

陈雪茹起点要高一些,因为资金雄厚,直接办起宾馆、服装厂,最终发展成跨国巨无霸集团,旗下业务涉及科技、服装、酒店、房地产、建筑、零售、旅游、投资、运输、国际贸易等多个行业。

娄晓娥第一时间回到国内与秦铮团圆,改开之后,又第一时间到国内投资,投资规模之大,引人瞩目,也带动了港岛商人大陆投资热潮。

1981年,秦靖南进入港岛大学经济系求学,与母亲做了校友,毕业后,进入母亲创建的公司,五年后担任总裁,将公司发展成大型跨国集团。

1982年,秦靖成和秦靖真考入京大,分别攻读经济系和物理系,秦靖成气魄不输兄长,后来接班母亲陈雪茹,执掌秦氏集团,秦靖真则接棒父亲,成为科学家。

1987年,冉秋叶的儿子靖瑜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7岁考入港岛大学华文系,毕业后,自创传媒集团。

1988年,丁秋楠的儿子、17岁的靖华考入京城医学院,选择医生为职业,成为世界级名医。

红星四合院中的居民有的安于现状,也有人不甘寂寞,也到商海中一展拳脚,各有机遇,也各有坎坷。

一大爷和一大妈守着易博远,日子过得相当佛系,陪伴赚钱两不误,把易博远培养成了大学生,做到了老有所依。

二大爷两口子积极下海,靠着徒弟挣了不少,可惜心态膨胀,野心增大,投入过多,导致资金链断裂,几乎倾家荡产。

三大爷也想做小生意,可惜找不到方向,喜欢算计的本性深入骨髓,结果就是教会了儿子饿死了父母,与二大爷一样孤苦无依,无人养老。

而贾家的结局远没有前世那么好,秦淮茹没有再嫁人,一直守寡,没有像前世一样,有何雨柱拉帮套,虽然生活无忧,但和富贵不沾边,更没有人帮着买下整个红星四合院。

贾张氏年仅70岁就已过世,没有和前世一样得享高寿,棒梗也没有和前世一样,拥有豪宅美妻,他自插队回来之后,既没有进入政府部门,也没有进入企事业单位,只能打零工,勉强糊口而已。

后来,陈雪茹以公司开发的房子,以房换房,将红星四合院收入囊中。

2000年,陈雪茹创建华夏最大的私人博物馆,除维护费用外,文创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2006年,70岁的秦铮已经子孙满堂,卸任之后,逐渐淡出国民视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