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 第36章 贾秦相亲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第36章 贾秦相亲

作者:唐僧扫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3:58 来源:小说旗

时光飞逝。

京城。

9月16日,四合院里来了一位鲜灵灵的小姑娘。

估计很多人都猜对了,来人就是《情满四合院》的女主角,秦淮茹,十五年后,将进化成一朵比寡妇白莲还白莲的白莲花!

秦淮茹来四合院自然是相亲的,相亲对象自然是贾东旭。

当贾东旭第一眼看到秦淮茹,心里就美得冒泡!

因为,眼前的姑娘太美、太水灵了!

刚年满18岁的秦淮茹,肌肤紧致鲜嫩,圆润的鹅蛋脸,又大又圆的眼睛,清澈的眼神,柔情地能溢出水来,看样子有些紧张,有些羞涩,当有人盯着她看时,就会躲在媒婆后面,清纯得很。

再看身材,有一种与这个年代不合拍的感觉,丰乳肥臀,粮仓丰满,高高耸起,在这个缺食少粮的年代,能长成这样,那真的就是上天给面子。

除了衣服略显土气外,仅仅是长相方面,绝对是万里挑一。

可以说,不仅傻柱看了流口水,就是许大茂、阎解成、刘光齐这几个毛刚长齐的小伙子,那都是垂涎三尺。

“我靠,这贾东旭是走了狗屎运了,找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许大茂两眼放光,贱兮兮的对傻柱和阎解成说。

阎解成也说:“没错,找了这么个老婆,这东旭哥可不得少活十年?”

估计他做梦都不知道,贾东旭可不是少活十年,而是几个十年。

傻柱一撇嘴说:“你个瓜娃子,毛还没长齐吧,知道什么呀?”

“切,你倒是长齐了,你又知道个什么?”

阎解成反唇相讥道。

这句话引得许大茂和刘光齐哈哈大笑,也让傻柱怒视阎解成,吓得他赶紧躲在刘光齐身后,就怕傻柱动手动脚。

这帮小子热烈的谈论着秦淮茹,但你要说有坏心思,或者想截胡这种事情,现在那是真没有。

“怎么样?他贾大妈,这姑娘长得够漂亮吧?”

媒婆乐呵呵的对贾张氏说,她把贾东旭的表现看在眼中,立刻知道,此次相亲,应该会成功,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这种尤物。

贾张氏冷眼看着秦淮茹,上下不住打量,心里暗哼,长成这种模样,以后进了贾家门,儿子会不会忽略我这个老娘?

一想到这种情况,她心里就很不舒服。

贾东旭看着母亲,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拉住她的手说:“妈,你别这样,赶紧让人进屋呀。”

他的目光中,饱含有浓浓的祈求,这目光,也表明了他的态度,说明他对这姑娘很满意。

贾张氏暗叹一声,哎,儿大不由娘,脸上表情立刻转换,换上了笑脸,热情的说:“哎哟,这姑娘长得可真俊,快进来。”

这一笑,贾张氏的脸上竟然立刻浮现出慈祥之色,慈眉善目的,完全和她平时的样子不一样。

秦淮茹心中一松,刚才贾张氏的目光,可是让她非常害怕,她此时还不知道,这种怕,以后会浸润进她的骨子里。

“淮茹,你看看,东旭家有三间房,在这个院子里,算是房间比较多的,而且,东旭现在已经进了红星轧钢厂,是钳工学徒工,等考过了一级工,就会转正,到时工资就有二三十万了。”

媒婆的话,让贾张氏一脸的骄傲。

在她心中,儿子是最优秀的,眉清目秀,长相不俗,关键是孝顺,对她是言听计从。

当听到媒婆介绍的话,不仅贾张氏骄傲,就连贾东旭也是,他就像个开屏的孔雀,脸上都笑出了花儿,他可从来没觉得还有人比自己强。

是的,贾东旭是个普信男!

秦淮茹也吃了一惊,一个月就能挣二三十万,这也太多了,自己家劳碌一年,也不过就挣这么多,而贾东旭一个月就能挣到。

她从小就心高气傲,长大后一门心思的想要嫁进城里,当个城里人,不用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正所谓一家女百家求,自秦淮茹长大之后,成了十里八乡着名的漂亮妹崽,家里就没断过媒人登门,可当她听说对象是农村人时,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这没什么可贬低的。

贾东旭觉得媒婆夸得还不够,又补充道:“我妈说了,等我结婚的时候,会给我买一台缝纫机,到时就可以在家里做衣服。”

说完,看秦淮茹眼中泛光,立刻又补充道:“在我们这个院里,还没有哪家有缝纫机呢。”

媒婆配合的惊呼:“哎哟,你家这条件,我可是很少见到呢,不得了,淮茹,你可是要掉到福窝里了。”

这话说得秦淮茹脸上一片羞红。

贾东旭继续加码:“我妈说了,彩礼给十万元。”

顿时,秦淮茹的眼睛更亮了。

至于媒婆,则是暗暗撇了撇嘴,心中不屑:“切,十万,好多的彩礼!”

但不可否认,秦淮茹被打动了,有缝纫机和十万元彩礼在前,相亲的结果,自然是成功的!

很多网友在电视剧观后评论,贾张氏非常后悔给儿子找了一个乡下人。

其实,新华夏在1949年成立时,是没有户口制度的。

那时,农民是可以自由进城的,娶一个城里人和农村人,唯一的区别就是工作。

此时,没有工作的城里人,和农村人没有任何区别。

事实上,贾张氏后来后悔的不是找了一个农村的儿媳妇,是后悔找了一个没有及时转户口的农村人。

而在刚结婚的两年中,贾张氏可不后悔找了秦淮茹。

因为她自己和秦淮茹在农村都分有土地,是可以产粮的,这,可是她在秦淮茹刚嫁进来两年内,最得意的事情。

可惜,好景不长。

分界线是在1953年。

就是在这一年,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劝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此后的几年里,多次出台限制农民流动的文件。

1951年,国家就开始喊要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一直到1953年6月30日,才正式开始普查,而在6月份普查之前,4月份,领袖发表讲话,劝止农民盲目进城。

这会不会让贾张氏登记城市户口有点难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