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行走人间审判罪恶,证道酆都大帝 > 第421章 九种改命法,得其一便不受天

与此同时,远在沧海市的赵雪,看起来是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着,实际上是在查询有关于袁天罡一脉的改命之说。

袁天罡一直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据说此人精通相术,喜好修炼长生之法。

后又在蟠龙山前住观星台夜观天象,成就了无数传奇。

先有断马入河,后有断龙寻脉,更在生时寻死葬,以金针穿线眼。

这样的一位高人在临终时又留下了一本奇书名为推背图,不过这一点在民俗界内颇受争议,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推背图实际上有好几版袁天罡只是其中一版而已。

不过赵雪查了很久,也没查出来,袁天罡还擅长改命之法。

世人最熟知的,莫过于称骨算命之法,这种算命方法的核心所在在于根据一个人的八字分别在后面所附内容中查出,出生年的重量,出生月的重量,出生日的重量,以及出生时辰的重量,将4个重量相加所得为八字的重量。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出生年的重量为一两七钱,出生月的重量为六钱,出生日的重量为五钱,时辰的重量为一两六钱,将之相加后,便得出四两四钱。

而这四两四钱,便是此人命数。

正所谓来世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可从民族角度来说,能算出一个人的命数,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天底下也有无数种方法能够做到。

但几乎所有算命方法也只是告诉你,你未来的命数运势如何,却很少会提及改变。

因此算命易,改命难,张学查遍了古籍资料也没有,哪怕一个字提到袁天罡善待命更善改命。

既然如此,那个自称是袁天罡一脉的风水师,按理讲也做不出逆天改命之事。

难道这其中存在着信息错误?

毕竟赵雪没有亲自在香江见到那个人,所以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搜索了片刻之后,赵雪干脆将自己这段时间整理出的改命之法全部记载下来,准备拿去给陈峰看看,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民俗之中最常见的改命之法莫过于名字改名,很多人都会在小孩出生时根据用神取名。

细分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五行之字或偏旁加入名字中,二是直接将天干地支取入名字中。

这种方法也不能说一点用都没用,虽不招财,起码能稍稍避灾。

除此之外,还有五方五色改命法,同样要选出用神。

通常用这种方法改命的人会选择性的居住到对自己有利的五行方位。

五行中木为东方,火为南方,土为中央,金为西方,水为北方。

若是此人用神为火就移居到南方去,若是不想这么麻烦,也会在日常服装搭配上,以妥善的颜色为饰。

再者就是佩戴桃木十二生肖饰物,正所谓十二支配十二生肖,每一生肖代表了一个地支,用桃木做成生肖饰物,等同于是将需要的地支加入了命局中。

以上这几种都是民俗中最常见的改命方法,虽无大用,但终归是聊胜于无。

可随着赵雪再往下的记载,一些平常人难以知晓的改命之法,也就逐渐显露了出来。

道教门派中有法教一支,与一般的道教宗派不同,法教之派很多,一门只传一法,非常注重师承。

而在这一支中,有一种其他教派都没有的符咒名为改命符,这种符咒甚至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完全是口传心授,放在现在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道派之外,要论改命,自然是阴阳结穴门了,这一门严格意义上来说,起源于中医,其核心思想由张景岳命门论而来。

这也是所有可查文字资料中唯一一个清楚提及,改命详细过程的方式。

整个过程共计七天,若是成功就可化解关煞。

在这七日中,每日都要请五圣祖师焚香磕头,七日后将符化水服下,关煞一破,百害皆消。

而这其中所用的符咒也极为奇特,一共有四张。

第一张是中间有阴阳鱼的先天八卦,第二张是有阴阳鱼的后天八卦。

第三张是圆圈里的佛家卍字符,第4张是十二生肖原图,中间配有后天八卦。

这四张符咒有佛有道,其他所需之物更是包罗万象。

使用者要拔下三根头发,收集三颗糯米,三把茶叶,三枚铜钱,用符包成四方形,用红线缝边。

七天之后四符化一水,就是说喝下这碗水,老者可延年益寿,壮年可转运,少年可消灾解难。然而,这门技艺早已失传,仅在一些古籍中留下只言片语,难以窥其全貌。

赵雪花了将近一整天的时间,才将所有关于改命之法的资料收集齐全。

她翻阅了大量的古籍,查阅了无数的文献,甚至请教了一些学术圈内的老前辈,才终于将这些珍贵的秘法一一找到。

在这些改命之法中,包括了灵应宗的改运秘法,据说能够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符咒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此外,她还找到了诸葛亮使用过的奇门借寿法,据说诸葛亮曾用此法延长了自己的寿命,以完成未竟的事业。

最后,她还发现了姜子牙使用过的化海水起安藏身秘法,据说姜子牙曾用此法在海水中隐匿身形,躲避敌人的追捕。

这些改命之法各有其独特之处,每一种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赵雪花花费了巨大的努力才将它们一一收集起来。

好不容易挨到了下班,赵雪带着这张纸快速回家。

转而点上三炷香,在酆都大帝前拜了三拜,再睁眼时已入地府。

“啪!”

赵雪将这张纸拍在了桌前,迫切的等待着陈峰的到来。

可今日,整个地府判官殿寂静无声,就连那秦王王建都空无一人。

除了鬼兵依旧在驻守之外,竟看不见哪怕一位判官。

赵雪诧异的皱了皱眉,疑惑的来到了大殿外,却见远处人影绰绰,似乎都围在望乡台一带。

见此一幕,赵雪快步走了过来,还没靠近就听到判官们议论的声音。

“真不知道这种事情到底已经发生了多久,若不是冥主大人重振地府秩序,恐怕这件事到现在也无人知晓。”

“是啊,长此以往下去,人间必将大乱,善心善念全无,天地失常。”

赵雪好奇的凑了过来,这也是他第一次站在望乡台上,以如此新奇的角度去看整个阳间。

可这一看,赵雪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