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行走人间审判罪恶,证道酆都大帝 > 第472章 地府的发展史

当即,陈峰便叫来了四大判官,和秦广王一起就这此事开了个会。

“怎么会有这种情况,生死簿是天地奇书,世间生灵皆有其名,万物生息皆有其寿。

为何偏偏这曲林垒查无此人?”

魏子启皱着眉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陆逊也思索着摇了摇头:

“怪,这还真是奇怪,这个人做的事情奇怪,最后的结果更奇怪。

之前我就在想,现在阳间是末法时代,百年也难出一位高人。

怎么偏偏此人能偷天改命,甚至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要不是因为他的目标是秦广王,只怕现在我们也不知晓,阳间已有如此变故。”

“没错,他之前说过他是李淳罡一脉的后人,可李淳罡似乎并不擅长改命之法。

大人,阳间民俗之法中,可有记载?”

陆逊看向了陈峰问道。

对此,陈峰摇了摇头:

“阳间关于李淳罡的记载有很多,但改命之法只字未提,现在我严重怀疑这个人,不过是借了李淳罡的名号。

事实,应该并非如此……”

说到这,陈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连忙抬头看向了崔志勇:

“崔判官,生死簿对天下生灵皆有记载对吧,那九天之上的诸神呢?”

一听这话,崔志勇吓了一跳,随后连忙摆手:

“大人,您这话可就说笑了。

这段时间我遍查地府资料,生死簿只是对还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有记载。

别说是诸神了,只要脱离了六道轮回,哪怕只是升上了三十三重天,或者得了佛门阿罗汉果位,其名讳自然在生死簿中消失,不再受地府掌控。”

陈峰思索是点了点头,片刻的沉默后方才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所以说,还有一种可能是生死不忠,没有曲林雷的名号并不是漏洞,而是他本就不在六道轮回之内,对吧?”

闻听此言,在场几位纷纷沉默不语,看向陈峰的眼神里都带着几分惊愕。

陈峰没有继续追问这个话题,而是看向崔志勇问了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崔判官,前段时间我让你查地府的发展资料,你可查了?”

崔志勇连忙点了点头:

“大人,不瞒您说,这一查不要紧,才发现地府历史非常困难。

结合人间的民俗记载,和地府内部留下的文字记录,我大概总结了一下。

最初的地府并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这样,就像民间记载中也存在泰山地府,酆都地府和阴曹地府。

只是后来人们自然而然的将其认为是一个地方,但实际上这是三个地方。

最初出现的地方是泰山地府,后天神战之后,昊天上帝掌握天道大权,设定了天地神人鬼五仙。

为了掌控幽冥界,天庭于东岳泰山设立泰山地府,以东岳大帝为幽冥主宰。

那时候的泰山地府,只有泰山脚下的周边区域,无论是规模还是核心体系都不健全。

东周春秋之时,佛门三伐婆罗门,婆罗门灭教,被度为天龙八部。

这天龙八部分别为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紫那罗,八摩睺罗伽。

除此之外的其他残部于幽冥之地偷生,更有罗刹,夜叉,鬼子母三大族肆意逞凶。

那时候,有地藏尊者以全身法力和功德发下宏大誓愿:“欲不空,誓不成佛。”

而后佛门一派建立了阴曹地府,又度化了罗刹夜叉两族的十大强者为幽冥殿主,故而有了阴曹地府。

另一边,道门的太乙天尊骑着座下神兽九灵元圣,自称清华教主,以惶惶之势入幽冥。

九灵狮子一声大吼,能在任何地方打开任何幽冥界的大门。

太乙天尊强势收编原有的四大鬼帝扩编为五方鬼帝,以酆都大帝为幽冥之主,演化出酆都地府。

自此之后,地府就形成了天庭一派的泰山地府,佛门一派的阴曹地府以及道门一派的酆都地府三足鼎立。

可由于三方体系不同,因此很多事情都杂乱无章,长此以往,并非良策。

因此昊天上帝牵头,叫来后土,皇地只一起制定轮回制度,并选出一位阴间天子主管幽冥界所有事物。

可这道旨意谁都看得出来,天庭想要全面接管幽冥,佛道两派自然不肯拱手相让。

后土,皇地只也不愿意辛苦造出的轮回被天庭接管,孤儿佛道两家决定阴间天子在十殿阎王和五方鬼帝之间流转,泰山地府被排斥在外。

为了完善六道轮回,女娲将三生石放在忘川河畔,泰山地府怎能坐以待毙,因此才有了东岳大帝的一步大棋,把泰山地府的治所全部放给人间。

楚汉之争爆发,张良二次封神,封自周以来的先贤猛将为各大山川湖江之神。

三国之战爆发诸葛亮第三次封神,自汉以来的各大杰出人物皆被封为幽冥神只。

其中有代表性的便是鬼王关羽三界巡逻大元帅张飞等等。

因为三国时期的特殊性,泰山地府实力大增,以强硬姿态入驻幽冥。

再后来,天庭权力体系变动,道门昌盛入天庭,三方之争彻底成为了佛道之争。

原本的地府体系,也在这之中变了又变,最终三方合一才形成了现在的地府。

太乙天尊回归天界,地藏尊者隐居幕后,后土让权,地府逐渐独立。

道门对地府的唯一制衡,就只有酆都大帝的神职,名誉上归属道门。

但实际上,地府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存在,在民间也有独立的信仰香火。”

陈峰耐心地听完了地府的发展线,思索着点了点头:

“那记载中可曾提到地府体系为何崩塌?需要我再去逐步建立起来?”

对此,崔志勇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

“没有半点文字记载,也不知是根本没机会留下文字记载,还是记载被销毁。”

陈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其中藏着的一些问题,眉头也就越发紧锁。

“所以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地府体系一旦被重新建立,末法时代人间本就不多的香火又会被分出一杯羹。

甚至因为地府的特殊性,被分出的香火可能远在其他两派之上。

且地府体系的完全建立会让双方权力都大打折扣,就算迎来新的正法时代,双方发展也会大受牵制?”

几位判官明显听出了陈峰的言外之意,眼神里纷纷闪过了些许惊愕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