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 > 第268章 我才安心

朱筱点头:“多谢大家的支持,有你们在,我就有了信心和力量。”

就这样,朱筱在地方继续为百姓做实事。他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以百姓的利益为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好官的真正意义。

一年又一年,朱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他所在的县城逐渐变得繁荣富庶,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朱筱的故事,成为了激励后人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朱筱的政绩和清廉广为人知,但也因此招来了不少人的嫉恨。有一天,朱筱手下的几位官员正在市集巡访,突然被一群愤怒的百姓围住。人群中,有一位泼妇尖声喊道:“你们这些狗官,整天流连烟花之地,不务正业!”

其中一位官员愤怒地反驳:“胡说八道,我们只是例行巡查,何来流连烟花之地?”

泼妇冷笑一声:“你们敢做不敢当?我这里有证据!”说罢,她从怀中掏出几封信件,信件上写满了诬陷官员们与烟花女子的来往。

这些信件很快被传到了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久后,朝廷派来钦差大臣,对此事展开调查。与此同时,京城的某些商贾也联手捏造了一些莫须有的证据,指控朱筱与他们有**交易。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立即下旨召朱筱进京,解释相关事宜。

朱筱接到诏书,心中虽感冤屈,但并未退缩。他知道,只有亲自进京,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他安排好县内的事务后,立即动身前往京城。

一路上,朱筱心情沉重,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清白无辜,就一定能洗刷冤屈。到达京城后,他立即面见皇帝。

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皇帝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盯着朱筱。朱筱行礼后,皇帝冷冷地说道:“朱筱,你知罪吗?”

朱筱恭敬地回答:“臣无罪,但愿为自己辩解。”

皇帝挥了挥手:“说吧。”

朱筱镇定自若,详细地向皇帝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他指出,这些信件和所谓的证据都是捏造的,目的是为了陷害他和手下的官员。随后,他递上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揭露了泼妇和商贾勾结捏造证据的真相。

皇帝仔细阅读了报告,眉头渐渐舒展。他抬起头,看着朱筱:“朕看你说的有理,但此事牵涉甚广,需要进一步调查。”

朱筱点头:“陛下,臣愿接受任何调查,求还清白。”

皇帝沉思片刻,命令钦差大臣彻查此事。经过几天的调查,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泼妇和商贾的阴谋被揭穿,他们被逮捕,接受了应有的惩罚。而朱筱和他的手下官员则被证明是清白的。

皇帝满意地点头,对朱筱说道:“朱筱,你果然不负朕的信任。此事你没有错,反而让朕更加信任你的为官之道。”

朱筱行礼答道:“多谢陛下明察秋毫,臣愿继续为百姓效力,不负陛下厚望。”

从京城回到县城后,朱筱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公务中。一天,他正在县衙处理文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抬头一看,是他的老友李明。

李明满脸焦急地说:“筱兄,听说你这次进京受了不少委屈,还好你最终洗清了冤屈。”

朱筱微微一笑:“是啊,幸好皇上英明,真相得以大白。不过,这次事件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官员,不仅要清廉自守,还要时刻警惕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李明点头称是:“筱兄,你说得对。不过你要小心,那些心怀怨恨之人可能还会暗中使坏。”

朱筱沉思片刻,坚定地说:“无论怎样,我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只要问心无愧,怕什么风言风语。”

就在这时,一位衙役急匆匆地跑进来,禀报道:“大人,城南的桥梁昨夜被洪水冲毁,几户人家受了灾。”

朱筱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来:“快,准备马车,我们立刻去现场。”

他带领一队衙役赶到城南,只见那座老旧的木桥已经断裂,几户人家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朱筱心中一紧,立刻指挥衙役们救助受灾的百姓。他亲自走进洪水中,背起一位年迈的老人,将他安置在高处。

老人感激地说:“大人,多亏了您,不然我们一家就完了。”

朱筱握住老人的手,安慰道:“老人家,不必担心,政府会安排你们的生活。等洪水退去,我们会重建桥梁和房屋。”

他立即命人搭建临时住所,并安排粮食和医药,确保受灾百姓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随后,朱筱召集县内的工匠们,讨论如何重建桥梁。他决定建一座更加坚固的石桥,以防未来再遭洪水袭击。

工匠们纷纷表示支持,并开始紧张有序地工作。朱筱每天都亲自到工地查看进展,提出改进意见,确保桥梁建设的质量。

几个月后,一座崭新的石桥矗立在河上,百姓们纷纷称赞朱筱的远见卓识。桥梁通车那天,朱筱站在桥头,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车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时,一位年轻的农夫走上前来,激动地说:“大人,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我们的出行,还保障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全村的人都感激您。”

朱筱微笑着点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的生活好了,我才安心。”

农夫挠了挠头,犹豫地说道:“大人,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筱温和地说:“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会尽力帮忙。”

农夫说道:“大人,我们村有几块田地因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就会被淹没,庄稼颗粒无收。能否请您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朱筱点头:“好的,我会派人去勘察,尽快制定解决方案。”

他派出几位经验丰富的农田水利专家,前往村里勘察地形,并根据他们的建议,修建了排水系统和防洪堤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