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 > 第275章 立下大功

王老夫子慈祥地笑了笑,说道:“筱儿,听说你在朝中立下大功,为师特意来看望你。”

朱筱赶紧请老师入内,斟茶递水,恭敬地说道:“老师,您辛苦了。学生在朝中能有些微成就,全赖您的教诲。”

王老夫子坐下,缓缓说道:“筱儿,你的才干和勤奋我都知道。不过,伴君如伴虎,这道理你可明白?”

朱筱点点头,认真地回答:“老师,学生明白皇上的信任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荣幸也是考验。”

王老夫子点头:“明白就好。你要记住,海晏河清之时,要隐藏锋芒,才能保住自身。朝中多的是嫉妒和觊觎之人,你若锋芒毕露,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筱思索片刻,郑重地点头:“老师,您的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学生会谨慎行事,不骄不躁。”

王老夫子欣慰地笑了:“如此我就放心了。记住,凡事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莫让权势迷了心。”

朱筱深深行礼:“学生谨遵教诲,绝不敢忘。”

朱筱低头:“陛下,臣并无不满,只是觉得自己在京中无法施展才华,恐辜负陛下厚望。”

皇帝叹了口气:“朱筱,朕明白你的苦衷,但你若辞官,朝中失一贤才,朕心难安。再给朕些时日,朕会为你另做安排。”

朱筱心中感动,跪下谢恩:“多谢陛下垂怜,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皇帝挽留了朱筱,却依然不提重新封赏朱筱职位的事。朱筱回到府邸,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深知皇帝的难处,也理解自己在朝中的处境,因此并未再提辞官之事。

几天后,朱筱在府邸中接到一封书信。信中说,他在故乡的一个朋友病重,急需他前去探望。朱筱思虑再三,决定暂时离京,回乡探望朋友。

回到故乡,朱筱看到昔日的村庄依旧宁静祥和,心中感到一阵温暖。他找到了病重的朋友,悉心照料,并请来名医诊治。朋友的病情渐渐好转,朱筱也得以在故乡短暂休憩。

一天,朱筱正在村中散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群村民围在一起,争执不休。朱筱上前询问,得知是因为村中的一口水井水质变差,导致村民争抢水源。

朱筱皱眉,仔细查看了水井的情况,发现井底淤积了大量的泥沙,导致水质变差。他立即召集村民,组织大家一起清理水井,并找来水利专家,提出了改进方案。

经过几天的努力,水井终于恢复了清澈的水质。村民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朱筱为“再造之恩”。

一位老农握着朱筱的手,激动地说:“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恩人,没有您,我们的生活不知道会多么艰难。”

朱筱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

在故乡的这段日子里,朱筱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和满足。他明白,自己虽然身在朝中,但心中始终牵挂着百姓的生活。

几个月后,朱筱接到皇帝的召回命令。他知道,自己无法永远留在故乡,还需回京继续履行职责。告别了村民和朋友,朱筱再次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回到京城,朱筱面见皇帝。皇帝见他归来,面露喜色:“朱筱,朕已为你安排了新的职位,希望你能为国家和百姓继续尽心尽力。”

朱筱行礼答道:“多谢陛下垂怜,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任命朱筱为京城水利总监,负责京城及周边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朱筱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走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检查每一处水利设施,发现了许多问题。他制定了一系列修缮和改进方案,并组织工匠们加班加点,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一天,朱筱正在工地上查看进展,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抬头一看,是王文彬赶来了。王文彬气喘吁吁地说道:“老师,有紧急军情,边境再度出现动乱,皇上命您立即进京商议对策。”

朱筱心中一紧,知道事态紧急,立刻交代好工地上的事务,匆匆赶回京城。到达京城后,他径直进宫面见皇帝。

皇帝焦急地问道:“朱筱,边境动乱不安,你有什么好办法?”

朱筱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提出了一系列稳妥的对策。他建议,先派遣使者前往边境,了解实情,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

皇帝采纳了朱筱的建议,迅速派遣使者前往边境,并命令军队做好防备。几日后,使者回报,边境的局势已得到初步控制,动乱的原因也逐渐查明。

皇帝对朱筱说道:“朱筱,你的对策果然奏效,边境的局势暂时稳定了。朕对你甚为依赖,你要继续为国家出谋划策。”

朱筱行礼答道:“陛下,这是臣的职责,能够为百姓做事,臣感到无比荣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筱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操劳。他不仅关注边境的安全,还积极推动各项民生工程,改善百姓的生活。他走访了京城的各个角落,了解百姓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他知道,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一天,朱筱在街头巡视,看到一群乞丐在街边乞讨,心中不禁感到酸楚。他走上前去,询问他们的情况,得知这些人都是因为失去了土地和生计,才沦落至此。

朱筱心中一动,决定为他们提供帮助。他联系了几个富商和善心人士,筹集了一笔善款,为这些乞丐提供了食物和临时住所。与此同时,他还建议朝廷开设救济机构,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皇帝采纳了朱筱的建议,立即下令在京城设立了几处救济所,为贫困百姓提供帮助。朱筱亲自监督这些救济所的运作,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