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 第164章 唐朝版抽奖(感谢榜一老城乌贼的催更符)

群臣愕然,既然如此,你让我们讨论做什么,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口。

“陛下乾刚独断,臣等无异议!”

尉迟敬德上前一拜:“陛下三思,张元明年幼无知,不堪封王之赏。”

李世民也知道此举必惹非议,但张元明的封王有多方面考虑,绝对不能被否决。

“敬德多虑,张元明发明曲辕犁,救治太上皇,功绩足以封王。”

面向群臣,下旨:“拟诏册书,封张元明为逍遥王,赏赐依循吴王规制,,玄龄尚书省签押,尽快施行。”

房玄龄嘴角抽抽,皇帝这是想要张元明的命啊,吴王之封岂是一个外姓人能承受的?

偷偷瞥一眼张元明,只见他眉宇间竟毫无惧色,不由心中一动:莫非还有隐情?

“臣遵旨。”

答应的小心翼翼,对于未来开始担忧起来,

心中打定主意,下朝后与陛下单独交谈,再面见一次太上皇。

所谓国之大事,谋划必深远,忌独断专行,今日李世民所为有失往日明君准则。

见李世民依然坚持,尉迟敬德心中虽然担忧,也只得颓然退回座位。

李靖,程咬金等机要大臣皆疑问重重,不好开口,看向张元明目光中,夹杂一丝怜悯。

张元明无视所有的注视,怡然不惧下拜接旨:“谢陛下隆恩,臣惶恐百拜。”

李世民点点头,挥手让他起身,赐座于尉迟敬德之后。

张元明依言,小步走到尉迟敬德身边坐下,挺直腰杆目视前方,不敢有任何轻佻。

魏征见此,几次欲言又止,但心中觉得张元明未来必死无疑,也就不再纠结封赏的问题。

看向张元明的目光中,从愤怒转为复杂难明。

李世民不想重臣沉浸在张元明的封赏上, 开口转移话题:“孙思邈孙神医在终南山发现一株药材,名曰土豆,可亩产千斤。大家议论一下如何处理。”

此节邸报有提到,房玄龄拿出准备的说辞:“依循曲辕犁例,先试种,在推广,只是粮食关系重大,试种可以多谢, 便于储备全国所需土豆种子。”

众臣以为妙策,皆颔首。

李世民点头,便定下土豆试种计划,不过为求保险,问张元明:“逍遥王,觉得如何?”

张元明站起,恭敬回复:“臣印象中,恩师孙思邈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土豆为其发现,又言之凿凿亩产千斤,想来最后验证结果,绝对只多不少。”

“哦,逍遥王竟然如此肯定?”

魏征对事关国家的命脉的粮食问题,不愿让步,还是问出口。

张元明坚定回答:“师父的医德人品,我从不怀疑。”

李世民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试种土豆?”

“先在南方种植,第一茬种下去收获后,成果再次全部种下去,满负荷满播种。争取两年推广全国。”

魏征大怒:“大胆,逍遥王可承受的住,这样做失败的后果。”

面向李世民:“陛下,这样的策略绝对不行,太冒险,直把国家大事当做儿戏了。”

房玄龄附议:“确实,第一年侵占的田亩没有任何粮食产出,被百姓知道,恐怕会引发粮食危机。”

张元明眉头一皱,这个可能性倒也是有的:“那就留足口粮,把多出的土豆作为种子好了。”

这样的方案温和许多,倒没有人再反对。

李世民拍板:“就这样吧。”

之后,工部,礼部,吏部,刑部都把自己本部事情上奏,李世民照着尚书省的奏议一一念出,群臣接旨。

张元明作壁上观,见识一番唐朝的朝会。

大约一个时辰,大事完毕,

王德上前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张元明站出,提出一个请求:“臣的醉仙楼想要举办一个活动,所得利润全部捐给黄河修缮。请陛下准许。”

“说说什么活动。”

李世民对刚受封逍遥王的张元明的第一个奏疏极为感兴趣。

“利国利民大彩纸,一张彩纸两文钱,百姓自由购买,每三天在朱雀广场开奖,大奖设置为一百两。”

魏征稍一思索,便知究竟:“陛下三思,这大彩纸是变相赌博,荼毒百姓民心,万万不可施行。”

张元明侧眼一瞧魏征,这老小子反应这么快?

尉迟敬德却希望张元明立功,支持道:“什么赌博,这是收集百姓捐款来做好事。没有听逍遥王说嘛,所得全部捐给黄河疏通!”

张元明点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养老、助残……”

说到这里,他忽然住口,似乎不想模仿后世那个东西太多。

但仅仅这些,已经让在场诸公大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逍遥王妙语连珠啊。”

李世民赞道。

魏征本想参一本“民”犯了忌讳,但李世民自己不在意,他也就不想多事了。

张元明先弯腰拜谢,再解释:“百姓加一文,还能购买醉仙楼所售价值三文的龙元,左右绝对不亏。”

李世民浑身一震:“龙元,爱卿只卖一文?”

张元明赶紧解释:“此龙元非彼龙元,只一种面食。”

魏征抓住机会反讽:“逍遥王刚才可信誓旦旦说,不会利用小说迷惑百姓的。”

张元明不屑争辩,保持沉默。

李世民见张元明有分享龙元的心胸,自不会打击其积极性,严厉斥责魏征:“玄成过矣,龙元为裹腹面食,取个好听的名字,你牵连其他作甚?”

魏征一愣,皇帝怎么如此偏向张元明,有些不对劲。

“臣担忧百姓被小说风云诱导,产生厌世求道想法,不利于国家大局。”

见此,张元明大声反对:“魏大人简直杞人忧天,你不妨先观察长安百姓面对风云的真实情况,再做论断。”

李世民施压:“是啊,玄成先看看百姓真实看法,再提反对不迟。”

如此鲜明的立场,群臣岂能不知李世民意见完全偏向张元明。

大家低头,互相对视,皆发现李世民这个巨大变化,肯定藏有秘密。

本来还想避嫌不见李渊,现在他们则非见不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