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 第8章 天未亮,便上朝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第8章 天未亮,便上朝

作者:爱吃毛豆炒青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2:58:08 来源:小说旗

黑夜虽长,但终究会天明。

当鸡鸣之时,东京城内最先起来的人,并不是贫民百姓,而是大宋三品以上的官员。

大宋的每月大朝会时间,是五更三点,也就是凌晨四点多。

凌晨四点多,天都还没亮,这些要上朝的大宋官员,就要早早的来到宫城中的紫宸殿。

因为天色未亮,所以紫宸殿内挂了好多的灯笼,倒也把紫宸殿照的通透。

紫宸殿的墙壁本就沾了一层金粉,被黄色灯笼这么一照,越发的富丽堂皇,奢侈至极。

历朝历代修建皇宫之时,都要把皇宫大殿修的雄伟壮观。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其实,皇宫不仅仅天子的脸面,更是国家的颜面。

秦,汉,唐这三国的皇宫,无一不壮丽雄伟,让人看之,便望而生畏。

唯独宋朝,从出生那一刻,就先天畸形,越长越挫。

虽然宋朝经济发达,东京城繁华无比,但东京内城中的皇宫,并没有前朝的壮丽雄伟。

就算宋徽宗修了不少宫殿,但是又有何用?

少了一份霸气,多了一份阴柔,就好比一个壮实男子,偏偏娘里娘气的,有宋一朝,无尚武之风。

紫宸殿内。

一群身着朱紫官服,手持笏板的官员,鱼贯进入殿内,没过一会,紫宸殿内就熙熙攘攘起来。

能有资格进入紫宸殿的官服,都是五品以上,五品官服的官服是朱色,三品官员是紫色。

所以,这一刻,紫宸殿内是满堂朱紫。

等到所有的官员都到齐了,最后进殿的官员,就是文官之首,大宋的宰相大人了。

如今,大宋的宰相大人,是王黼。

就在一年前,蔡京被第三次罢相,而顶替蔡京的人,就是王黼。

王黼做宰相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深的宋徽宗赵佶的信任,所以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要说蔡京是奸臣,王黼此人比蔡京也不遑多让,两人在奸臣的道路上,是不分彼此的。

王黼深知宋徽宗赵佶的性格,为了得到赵佶的信任,王黼当了宰相之后,不仅不把蔡京在任时,做的那些事儿,拨乱反正,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比蔡京还要厉害一些。

谁都知道,大兴花石纲,劳财伤民,不仅侵扰底层百姓来说,还容易滋生不平之事。

一年前,有志官员们以为蔡京罢相了,王黼上当之后,会劝说皇帝,废除花石纲。

可谁知,王黼上台之后,不仅没有劝说还给废除花石纲,反而变本加厉,让苏州应奉局朱勔更加肆无忌惮的搜刮。

苏州应奉局的朱勔有了上头的撑腰之后,便更加无法无天起来,让东南无数百姓遭了殃。

因为王黼的不作为,朱勔的无法无天,让东南百姓民不聊生,逼的睦州青溪人的方腊决定造反了。

而方腊在造反前,被万年乡的保正方有常无意间发现,方有常发现这件事后,当即就想着禀报官府,谁知消息走漏。

方腊虽然决定要造反,但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在方腊知道消息走漏之后,自然是一不做二不休,当即杀人灭口。

毕竟,都是造反的人了,还怕杀人吗?

当天夜里,方腊就领了一伙人,趁着夜色,就来到方有常所在的村子里,将方有常一家,还有方有常所在的方村,全部屠戮的干净,一个不留。

方腊领着自己的兄弟们,在这一夜一共杀了两百多口人,从老到少,一个都没有放过。

只不过,事后才知道,方有常还有一个儿子,因为在县里求学,所以并不在村中。

方腊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手下留情,而是除草要除根,随后便派了自己的好兄弟石宝,去县学杀方有常之子。

事后,石宝回话,说已经杀了方有常的儿子。

只不过,就在方有常全村被杀之后的一个月后,方世玉来到了东京城,敲响了鸣冤鼓,禀报了方腊造反这件事。

上述的事情,就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王黼想要讨好宋徽宗,才让朱勔无法无天,最后导致方腊起义。

显然,王黼是深知这个道理的,所以,当王黼知道了,方世玉所带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么平叛,而是怎么脱清关系,粉饰太平。

还有,王黼才上任宰相,就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这让其他官员怎么看,怎么当文官之首。

王黼知道,蔡京虽然被罢相了,但是朝中还是有很多蔡京的官员,而且,蔡京并没有被宋徽宗嫌弃,还有重新重用的日子。

种种原因,让王黼不敢把东南造反的这件事,告诉宋徽宗,只能一边继续粉饰太平,一边让人把方世玉关进大牢,狠狠折磨。

原本王黼以为,东南的造反,事情闹闹不大,最后定会平息的。

可谁知,东南那个叫方腊的贼子,在前段日子,拿下了衢州,进而逼近了杭州,如今已经把杭州包围了。

杭州,那可是东南重地,宋朝有一小半的税收,都得靠着杭州。

这一下,王黼想要瞒住这个消息也不可能了,好在在此之前,有了充足的准备。

说起来,还要谢谢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小子,要不是这小子一年前就把消息带过来,自己也不可能早早的做了一番准备。

王黼在上朝之前,就已经得知,那个叫什么小子已经死了,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所以,面对东南造反这件事,王黼并没有什么担心,走进紫宸殿的时候,脸上露出的表情,一点慌张也没有。

当王黼身着紫色官袍,手持笏板进入紫宸殿的时候,紫宸殿内原本交谈的官员,看到王黼后,立马小声起来,而且还有一部分官员,纷纷朝着王黼迎了过来,纷纷施礼参拜。

紫宸殿有半数官员,都是这般殷切,王黼感受着众星捧月的巴结。

当然,紫宸殿内也还有一部分人,看王黼是极为不顺眼的。

这一部分官员们,有的是不屑和王黼为伍,有的是有其他的靠山,不惧王黼,还有几人,是元佑党人。

元佑党人说起来,是上一朝的群党,是司马光,苏轼等人留下来的徒子徒孙。

在紫宸殿东边,有一个清瘦中年人,正冷冷的看着这一幕。

清瘦中年人,是开封府的提刑使,李格非。

李格非是苏轼提拔起来的,除了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也是现留在朝堂上仅存不多的元佑党人了。

此刻李格非的脸色难看,这般难看,并不全是因为听到东南造反,看到王黼无耻一面。

李格非脸色难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女儿李清照,一夜未归,下落不明。

昨夜李清照身边的丫鬟,慌张失措的跑回府中,说小姐不见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李格非便急坏了,立马把府中的人马,通通都派了出去,寻找李清照。

可是,一直到城门关了,人还是没有消息。

原本李格非想要亲自出城寻找的,只不过,他的夫人说,就算李格非出城,也无济于事。

而且,今日朝会是大朝会,不可缺席,让李格非上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