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雍翻译官 > 第161章 鸣冤

大雍翻译官 第161章 鸣冤

作者:唐源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3:04:02 来源:小说旗

柳青行伏身头点地,皇帝盛威之下,他心跟着颤抖,身子却是一动不动稳得很。

听到皇帝的话,他高声道:“臣惶恐!臣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胁迫陛下。臣为官二十余载,一向对朝廷对陛下都是忠心耿耿,用心办差,臣绝不敢生出旁的心思。”

他一字一句,虽声线发抖却说得十分诚恳,皇帝怒容消散几分,倒也能静下来听他往下继续说。

“臣向来只埋头在崇文馆内兢兢业业办差,旁的事臣从不掺和。今日臣求到陛下跟前,实属不知还能有何法子救臣女一命。臣唯二女,长女出嫁多年,不必臣过多操心,唯有这次女,向来想法异于旁的小娘子,令臣头疼。臣不喜,时常教训她。”

皇帝没想到柳桑宁与父亲柳青行的关系竟是这般,还时常被父亲教训,他倒是听的得了趣儿,面上虽依旧板着脸,可却没有打断。

柳青行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不知道皇帝此刻的表情,也不知道皇帝此刻在想什么。但见皇帝没有出声打断也没有呵斥,于是壮着胆子继续往下说。

他继续道:“桑宁虽然性子顽皮些,在家中也会挨罚,可从小到大她却都没有做过真正逾矩触律之事。她的心中自有一杆称,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虽胆大妄为,却并不是鲁莽无脑之人。”

“自她进了鸿胪寺,成了像胥,臣便对她耳提面命,让她恪守本分。在鸿胪寺中,她也用心办差,从不会怠政。此间她表现如何,想来鸿胪寺卿王大人最为清楚。她运气也好,得过陛下的赏识,长此以往,她只需本本分分做好分内之事,好好替陛下办差,将来自有前途,又何必在这个节骨眼去自毁前程呢?”

柳青行说得字字真心,在他心中他也是这般认为的。柳桑宁虽然不服管教,可她又不是个蠢货,何必去杀使臣?

“况且,她向来孝顺她母亲与姨娘,与她姐姐也一直要好。以她的脾性,就算她对他人有再多的不满,为着家里人,她也绝不会做出此等能将全家都逼上绝路的事来。”柳青行说着又重重磕了个头,“陛下,此事必有蹊跷,还望陛下看在臣兢兢业业办差二十余年的份上,给臣这个恩典,彻查此事!”

说完,他匍匐在地,久久没有起身。

龙椅上的皇帝也陷入沉思。

此事他自然也知晓其中有古怪,可如今证据不足,又有人一口咬死是柳桑宁。况且就连摩罗大师也亲眼见到了柳桑宁进了那宫苑,就算是往下查,又真的能查出什么来吗?

若是查不出来,这案子也还是得结。可那会儿再结案就不如现在容易了。

但皇帝又转念一想,柳桑宁属实也还算得上是个人才,且王砚辞还特意进宫替她求了口谕,将她转移到了鸿胪寺的大牢,不就是想护着她怕她在刑部大牢遇害了吗?

王砚辞如此看重,若此案真就草草结案,将事情都推到柳桑宁头上,难保他心中不会另有他想。

再者,大雍朝臣连杀三个番邦使臣,这传出去实在不好听。

见皇帝沉默着,柳青行心里头反倒是松了些。皇帝愿意思虑此事,那便还算是有转机。

皇帝瞥向底下跪着的柳青行,又瞥了眼被他放置一旁的官帽。

他沉吟片刻,说道:“不是朕不愿意给柳大人一个恩典,只是这事干系极大,朕……”

皇帝话还没说完,外头便有人匆匆来报:“陛下,有人敲了京兆府的鸣冤鼓!”

皇帝一愣,随即瞪眼:“什么?敲了鸣冤鼓?何人所敲,所为何事?”

来人禀报:“回陛下,乃……乃四品编撰柳青行柳大人的家眷所敲。”

“什、什么?”柳青行当场愣住,小声低喃了一句。

来人继续道:“柳夫人携女儿柳含章与柳大人妾室崔氏,一起敲了鸣冤鼓,跪在京兆府门口,愿受炭火之刑,只求京兆府能替柳桑宁柳大人查明真相,洗刷冤屈。如今……如今已闹得沸沸扬扬,长安城百姓几乎人尽皆知了!”

皇帝脸色顿时白转红红转青青转黑的,瞧着周身气压已经低到谷底。

他连说了三个“好”,听得柳青行两股战战,有一瞬间觉得自己这条老命就要交代在这儿了!心里头却忍不住想,他妻子向来温顺贤良,女儿乖巧懂事,妾室胆小听话,怎么就能豁出命去干这种事?!

就为了救柳桑宁?

“柳青行,你平日是如何管教的妻女?!”皇帝气得指着柳青行的鼻子骂,“简直是胆大包天!这是在挑衅朕吗?!”

柳青行双腿发软,可想着如今将身家性命都豁出去的家人,还有在大牢里被关着也不知是否受刑的女儿,柳青行又冲着皇帝狠狠磕了一个响头。

他带着哽咽却尽量大声的说道:“陛下明鉴!臣之家眷乃拳拳爱女之心,还请陛下体谅臣全家想救家人的心!若是家人大难临头有一线生机却不愿为之奔波,岂不枉为家人?”

“陛下明鉴!”从殿外也传来一道响亮的声音,京兆府尹鲁深元从外头进来,瞧着额头上都有汗珠渗出,可见其来得有多匆忙。

一进殿内,他立即拱手行礼,对皇帝说道:“陛下,鸣冤鼓本就是为天下有冤的百姓所设,击鼓之人只要肯受炭火之行证其决心,京兆府便要接下此案。柳家人愿为柳桑宁受此刑罚,只求彻查此案查明真相,臣以为,合乎国法,也合乎情理。”

说着,他又大声道:“此案京兆府已按律接下,臣自当尽心竭力,查办此案!”

皇帝气得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他狠狠一拍桌子,怒骂一句:“竖子尔敢!”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外头又有人来报:“启禀陛下,太后娘娘求见。”

皇帝怒骂的话便都收了回去。

他立即整理了神情,起身亲自迎接。太后从外头进来,叶轻雨跟在一旁搀扶着,见到皇帝立即行礼。

皇帝并没有太在意叶轻雨,这孩子他见过,以前也偶尔会进宫陪太后说话。这三年听说是去了江南外祖家,倒是没怎么见过了。

“母后怎的来了?”皇帝轻声细语询问,扶着太后在一旁椅子上坐下。

太后如今身子不大好了,最近这几日稍稍精神了些,今日竟还往他这儿来,想来是有要紧事。

“哀家今日吃了一碗桂花豆羹,不由想起你年少时与哀家相依为命的日子。”太后握着皇帝的手,满脸慈爱,“那时候咱们在宫中艰难,可咱们母子连心,便也都撑了过去。还记得有一次,你与舒贵妃的儿子起了冲突,她便寻了机会叫先皇杖则你。哀家那时听了,只觉得天都要塌了。什么利弊,什么理智全都顾不得了,哀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我的命不要了,也要护住你的。”

太后的话让皇帝回忆起儿时记忆,眼眶不由有些湿润。

他叹气:“母后对儿臣的好,儿臣此生不忘。”

“皇儿。”太后神情依旧温柔,“不要小瞧了任何做父母为孩子拼命的决心。爱子心切者,心底便还有柔软之处。”

便不会只是一个没有感情只有利益不管不顾的人,只要这人还有软肋,皇帝就总能有法子拿捏对方。

一个能拿捏的尽心办差的臣子,总比**不断膨胀后毫无畏惧的臣子对皇帝来说要好得多。

皇帝这会儿也转过弯来。

太后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不要叫天下做父母的臣民寒了心。”

“儿臣明白。”皇帝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柳青行,以及一直保持着行礼姿势的鲁深元,最后道,“柳桑宁一案,京兆府主办,鸿胪寺从办。鲁爱卿,此案必定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