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雍翻译官 > 第18章 番事房轮值

大雍翻译官 第18章 番事房轮值

作者:唐源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3:04:02 来源:小说旗

“番事”乃是鸿胪寺的接待处,专门负责接待前来鸿胪寺寻求帮助或者求告的番邦人。渐渐的,“番事”也成为了负责接待之人的代称,此职务原本为像胥轮流担任,每个人都会有当“番事”的日子。

但最近因着太后千秋宴,像胥科的老像胥们本就忙碌,再加上涌来长安的番邦人剧增,是以他们每日出外务的时间也增多了,番事一职渐渐人手不足。

做番事,忙或是闲都是根据当日前往鸿胪寺的番邦人是多还是少来决定。大多数的老像胥,都不大乐意去做此事,只因处理的事务大多数都极其琐碎。

柳桑宁对于番事一职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此职务能接触许多不同的番邦人,不光可以巩固和锻炼她的番邦语,还能让她接触到许多在工房里接触不到的事务,增添她的经验,没准就能在三个月后的考核更甚一筹。

毕竟,谁也不知道三个月后的考核具体是要怎么考。

“自然是真的。”王砚辞见她眼如明珠,不由被她的情绪渲染,眼里也带上了些许笑意,他提醒道,“只是这份活计,却不是件易事。”

柳桑宁却道:“纵使万难,我也会努力去做的。”

王砚辞一愣,下意识问:“为何?”

“我阿娘说过,世上本就无容易之事。”柳桑宁想起自己儿时崔氏对她的教导,“人想要好好活着,本就不易,是需要拼尽全力的。”

“人活着要拼尽全力……”王砚辞低喃了一句,他只觉得心中莫名有些触动。待他掀起眼皮看去,他眼中多了几分认真,“那便叫我瞧瞧,你能努力成何模样。”

柳桑宁欢欢喜喜的应下后回了鸿胪寺。

等到下午,林像胥便来收他们所译官信。柳桑宁将自己翻译好的官信整理好,递到了林像胥手中。她不是第一个上交的,她刻意等袁硕几人上交好才走到前头去。等她转身往回走时,却见刘赟还在奋笔疾书,瞧着是在赶最后一封官信的翻译。

柳桑宁悄悄打量了林像胥一眼,发现林像胥已经微微蹙眉。

但在林像胥耐心用尽准备开口催促时,刘赟也停下了笔。他匆忙将官信交到了林像胥的手中,抬手擦了擦额角滴下来的汗珠。

林像胥收齐的官信却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对柳桑宁说道:“柳娘子,近几日像胥科外务诸多,明日便辛苦柳娘子替咱们去番事处当值两日。”

此话一出,实习像胥们便都齐刷刷看向了柳桑宁。就连袁硕等人也都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有些不太明白怎么这种活计就落到了柳桑宁身上。

袁硕心中暗道,莫非是王大人安排的?他忽然有些看不懂王砚辞的用意。

柳桑宁听见林像胥的话,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连忙高兴应下:“不辛苦不辛苦,我一定好好干。”

林像胥笑了笑,抱着官信离开。他一走,屋子里的人便神色各异起来。

以李庆泽为首的三人几乎将心中的不满写在了脸上,只是他们性格各不相同,李庆泽不满则是白眼都快翻到天上,甚至不惜出言讽刺:

“有些人可真是有手段,报名录取能破格,这职务也能破格。”

他们每一个进了鸿胪寺的实习像胥,谁不想多出头?谁不想多干点活儿好叫上峰瞧见,留个好印象?更何况,番事一职本就是当了像胥后要学会胜任的,柳桑宁现在就能和老像胥一样前去担任番事,这对于他们来说便是一个危机讯号,柳桑宁极有可能因为多干了这点活儿,就能在三个月后的考核中得到更高的评判。

刘赟和另外一位名为赵卓的实习像胥,则只是沉着脸,抿着唇,瞧着很是不高兴。但李庆泽开了口,他们便没有吭声。

柳桑宁不打算和他们吵架,毕竟这会儿自己刚得了新的任务,正是在风口浪尖上,再去刺激同僚,她怕李庆泽这样容易冲动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来。

于是只道:“隔壁像胥们事忙,这才叫我帮两天忙罢了。没准日后便是李君同诸位轮着去,李君何必着急呢?”

见李庆泽还要啰嗦,柳桑宁抢先说道:“若是因着这事儿起了口角,王大人觉得于鸿胪寺不利,没准就干脆打消了咱们实习像胥去轮值的想法,亏的可是咱们自个儿。”

听得柳桑宁这么说,李庆泽一时半会儿忍着没发作。袁硕也不想实习像胥这边陷入纷争,于是忙出来打圆场:“柳娘子说得对,没准过两日又会换一人去。”

他已经拿定主意,得想办法私下见一见王砚辞,摸清他到底如何想的,若是有新的计划,他也好心中有数。

李庆泽冷哼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可又看在袁硕的面子上没有闹起来。更准确来说,他的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若这会儿闹起来,隔壁的老像胥们必然是知道他是因为什么,没准就会传到王砚辞耳朵里去。若是在王砚辞心中有了欠佳的印象,那必然也是会影响他的考核的。

李庆泽虽然是个暴脾气,但他好歹也读了十几年书,没那么蠢。他知晓柳桑宁是个嘴皮子厉害的女娘,之前就不肯于口角上吃亏,现在自然也是不肯的。闹大了,还不知会是何等光景。

柳桑宁却懒得搭理李庆泽,她眼下心情十分愉悦,并不想因此坏了心绪。更何况,林像胥方才除了来收官信,还带来了新的任务。如今来往长安的番邦人增多,番坊眼瞧着居住之人越发多起来,听说朝廷预计高峰时期的人数或许一个番坊都住不下,正讨论要再开一个番坊呢。

人一多就容易乱,更何况还有不少初次入雍的胡人,于是有大臣提议,由鸿胪寺将治安律法翻译成不同的文字,然后发往番坊,放置在各家客栈中,让那些胡人都翻看了解。这活儿自然是落到了像胥科,但老像胥们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在他们看来十分简单的活计便决定交给实习像胥们。

十几种番邦文字,几乎就能涵盖所有来长安之胡人,实习像胥的九人需合力将这十几种文字翻译出来。方才林像胥将这任务分发下来,众人便感觉到了压力。

十几种文字,他们可不是每一种都精通。有几个国家的文字,他们如今也只是略懂,需要借助典籍一点点查才能翻译出来。可朝廷要得急,只给了半月的时间,他们不仅要先翻译成文字,在翻译之后还需誊抄数十份,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与其纠结这番事一职,不如还是先定下岑夫子的课与这次律例的译文。”柳桑宁提醒道。

听她提到这个,刘赟开口道:“岑夫子的课我们早就定下了。”

柳桑宁微微挑眉,这是趁她不在他们自行决定了?瞧着还真是一点儿也没将她放在眼里,好似这课程无需她参加一般。

一旁顾安见气氛有些不妙,赶紧开口:“咱们商量过了,选了呼罗珊、天竹、百越、南倭、苏基五国。新济与婆娑大家要么本身就精通,要么多少都会点儿,于是便没有选了。”

柳桑宁有些意外,她原本以为有几个人是想要偷懒的,新济与婆娑必定会在其中,如此一来就只需学习三门不太熟悉的语言。可眼下却出乎她的意料,让她对自己的这几位同僚也有了新的看法,明白他们都野心不小,牟足劲了要留下。

她很快就想到,大家都这么统一的上课,那所有人几乎就都没什么太多额外的时间自己去想别的办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要将大家都拉到同一个起点上。柳桑宁更明白,或许有人已经拿定主意,会私下请先生教授新济语与婆娑语,好让自己赢面更大些,毕竟这两门语言的先生是最好请的。

柳桑宁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见她如此平静,其余人都有些意外,他们还以为以柳桑宁的性子,此番定要闹一闹的。

“至于律例的译文……”顾安挠了挠脑袋,也有些举棋不定。

别的语言都好说,就那呼罗珊语,他们当中几乎没有几个人是精通的,只有一两个人表示勉强还能认几个字。换句话说,若是要翻译呼罗珊文字,他们要费更大的功夫,可能需要逐字逐句的翻阅典籍。

若只是翻译还不算太难,偏偏还需誊抄。时间这么紧,他们谁也没信心能做好。

这时李庆泽忽然开口:“译文我们就按自己擅长的来分划……”

他三言两语将谁翻译哪国文字安排得明明白白,被分配到的人也都欣然接受,唯独没有安排柳桑宁。说到最后,还剩下呼罗珊语,李庆泽不怀好意看向她:

“我们八个人负责十五种语言,你就只用负责呼罗珊语,可别说我们几个大男人欺负你一个女娘。”

听起来的确是他们承担了更多,可柳桑宁却是面无表情。她很清楚李庆泽是知道自己填报的是新济语的,他们这些人甚至连她考试时考的是婆娑语都不一定清楚,更别说她提都没提过的呼罗珊语。

这明摆着就是在给她难堪,想让她完不成这次的任务。

见柳桑宁不吭声,李庆泽给刘赟使了个眼色,刘赟立即说道:“咱们平均一人都要负责两种语言,唯独你只需负责一种,已经很照顾你了。”

“照顾?”柳桑宁都听笑了,她也不发火,只看着刘赟皮笑肉不笑,“这种照顾给你要不要?我跟你换。”

刘赟翻译的是新济语与天竹语,都是他熟稔或精通的文字。听到柳桑宁的话,他自然是不肯的,竟还下意识地倒退了半步。

柳桑宁扫了其他几位同僚一眼,大家纷纷避开了她的目光。可见这呼罗珊语还真是人人避之不及。

柳桑宁哼笑几声,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说,径直走向了书架,从书架上挑了本呼罗珊的字词典籍,坐回了自己的工位上。

李庆泽刘赟等人不由有些幸灾乐祸起来,招呼着其他实习像胥落座干活。

律例的内容是已经摘出来了的,每个实习像胥都领到了一份。屋子里瞬间就安静下来,只有微微的翻书声。

袁硕偶尔会抬眼看向柳桑宁的方向,只见柳桑宁似乎在一页页看典籍,几乎很少动笔。他不由有些替柳桑宁担忧起来,该不会是一个字都不会吧?

顾安注意到袁硕的异样,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最后也定格在了柳桑宁身上。他轻轻踢了下袁硕的桌脚,示意他专心一些。

袁硕回过神来,低下头沉浸在翻译中。

柳桑宁却将典籍看得津津有味,她对呼罗珊语很是熟悉,毕竟摩罗大师很喜欢呼罗珊国的书籍,那些长安卖得畅销的异闻异录话本子,摩罗大师比书局的人都早拿到原版书籍,然后看也不看直接交由柳桑宁来翻译。这些年下来,她对呼罗珊语早就熟记于心了。

只是像胥科里的这本典籍,是根据崇文馆编撰所写的大雍字词典籍翻译成呼罗珊文字,上面除了字词,还会用几句话说一个小故事,便于学习之人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典籍柳桑宁还是头一回看,觉得很有意思。

她心道,自己就当是温故而知新。

于是下值时,实习像胥们并没有看到一个萎靡不振的柳桑宁,反倒是见她精神奕奕,眼睛亮得惊人,甚至下值时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瞧着心情十分愉悦。

李庆泽嘴里不由说道:“奇了怪了,她莫不是被呼罗珊语逼疯了吧?”

否则怎还能笑得出来?

其他人也很是不解,可大家与柳桑宁关系疏远,自是不会有人上前去问的。

等到次日,柳桑宁依旧是满满的干劲,去番事轮值时,还顺手将呼罗珊语的典籍带走了。

李庆泽啧了一声:“去轮值番事还带着典籍,做给谁看呢?”

“我瞧她是被呼罗珊语难住了,想要抓紧一切时间临时抱佛脚吧。”刘赟也小声笑了一句。

李庆泽听了也不由高兴起来,觉得这回定要叫柳桑宁吃这个苦头。

柳桑宁来到番事轮值之地,这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就在鸿胪寺进门的右边。这个房间三面墙有窗户,其中一面窗户是与鸿胪寺大门在同一面,若是有番邦人想要求助或是求告,只需敲窗户便可。

当值之人询问过缘由后,若需详细的了解,便可递给前来者一张字条,那人便可凭借字条进入鸿胪寺,来到番事房。

最近番事房几乎无人问津,毕竟不少像胥都在出外务,许多事情他们早就在外头给解决了,会找上门的番邦人少之又少。

柳桑宁坐下后便拿出了典籍,准备继续看。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窗户被敲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