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 第356章 想扳倒他,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景隆见朱元璋微微颔首,继续奏禀道,

“那常氏炼铁作坊,数日前的确造好了一座高炉,”

“而后他们做出的生铁品质,突然高上好几个档次,”

“比官铁的品质还要好,”

“而且短短几天的产量,更是超过他们作坊以前一年。”

“臣的人买通了他们的一名铁匠,根据他的供述,林御史在造炉和初次炼铁时,亲临现场指导,还亲自把关熔炼原料的配比,”

“所以,可以断定这高品质生铁就是出自他林御史的手笔。”

李景隆奉圣命密查林豪的事情,

一开始,

他以为圣上是对林豪产生了猜忌之心,

毕竟圣上几十年一贯如此,

大臣们的得宠都是期限的,

这期限一过,

圣上就去暗地里揪那些大臣的小问题,

而算算时间,

林豪这位大宠臣也到了这个阶段了,

所以李景隆接到这个差事的时候,

心底其实是有些高兴的,

他也在东宫兼理东宫少傅之职,

那些东宫署官们关系和睦,

得益于此,在朝堂一些事项上,他和文官们也不着痕迹的相互支持着。

而那些署官却与林豪这位东宫宾客“不死不休”,

这些人以及背后的文官势力,

很想联合他对付林豪。

而且李景隆早就收到风声,

圣上准备让他去水军都督府兼差,

而长江水师是当下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他自然是想着能把它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新任提督林豪一旦被查出问题,

那么,他自信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控住长江水师。

但现实却给他李景隆泼了一盆冷水,

他根据圣上给的各种线索,

将林豪的情况查了个底朝天,

却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像不寻常的巨额开销,都查实,银钱来自于蓝玉倒台前的强行贿赂,那已经被圣上下旨准允了,

还有太孙、几位亲王王妃的恩赏更是丰厚异常。

再深查下去,

又发现了林豪不仅会农学,种红薯、种玉米,

居然还懂得冶炼高品质钢铁。

他顿时不淡定了,

这样的全能之才,

除了在士林的名声中,臭了一些,

几乎是无懈可击。

想扳倒他,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在李景隆暗自盘算之际,

朱元璋也震惊于手中生铁的高品质,

他一摸到这生铁,

就感觉到以往接触过的生铁都是,

光滑平整的表面,毫无斑洞或者杂色,

银灰色中透着一种冷冽的光泽。

林小子又一次给咱惊喜了,

这等生铁原料拿去铸剑,

品相恐怕不会比咱的御剑差,

而且还能大批量生产,

那以后我大明天军所用的军械,

岂不是可以轻而易举的迭代更新,

有最精良军械,

再加上治军思想制度的推行,

我大明天军,必然是古往今来最强大之军队。

这都要归功于林小子,

这次他没有将这炼钢手册,丢到兵部衙门里,

反而自己找常府的私人作坊生产,

而且没有躲在幕后,

是亲临指导,

咱倒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功劳记到他头上,

只是,

咱该怎么赏他才好?

再给他晋封侯爵?

有点早,

等水师剿匪大捷之后,再晋爵也不迟,

咱还是找人问问现在他缺啥。

让他兼管教坊司的差事,咱可以落实了,

毕竟现在水师出征筹备事项完成了,

他能腾出手来了。

想好了林豪的安排,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生铁,继续问起其他事项,

“让你查的那个安南黎季犁弄权的事情,如何了?”

“禀圣上,果然不如您所料,”

“臣问安南使节人员,他们轻描淡写的说没这回事,”

“可从安南来的海商,士子等等口中获取到的消息,那黎季犁的确是架空了陈氏,把持着国政,”

“他对内推行改革,推行安南文字,还修建各种便民水利,”

“对外,指挥军队攻击南部的占城,意图扩大疆域,”

“在安南国内交口称颂,”

“这黎季犁绝对是一个狼子野心的权臣。”

朱元璋闻言,眼神骤然变冷,

“此子狼子野心不要紧,”

“但是做这些推行这些强国的举措,对我大明来说却不是好事。”

朱元璋身为大明之主,

只希望下邦属国能安心依附大明,

不要生出非分之想。

“圣上英明,那黎季犁是绝对不是一个安分之人,”李景隆也不希望看到安南国在黎季犁的带领下,四处张牙舞爪,“此子为了笼络在我大明的安南人,还派了一个出家的侄儿名唤黎隼,常驻京城四处活动,”

“此子近期一个劲地找我李氏商行打听玉蜀黍,也就是玉米的事,”

“想着高价购买,送回安南种植,”

“简直是痴人说梦,”

“且不说这东西是商行偶然所得,即使有臣也绝不会卖给外邦。”

“安南黎氏野心不小,看来咱得让那黎季犁收收心,”朱元璋下令道,“咱得给那安南陈氏国王父子再加封赏,”

“还有,你尽快打听一下,黎氏的政敌有哪些?咱也要找由头一并赏赐。”

上邦天朝的封赏,

在下邦具有很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毕竟藩属国的统治者是需要经过天朝册封,获得了承认,才能坐稳位置。

而大臣得到封赏,

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那获赏大臣在其国内的影响力将直线上升。

“臣遵旨!”李景隆自然是知道圣上此举是为了分化安内国内部,打压那黎氏的权势。

正事敲定,朱元璋想到李景隆刚才提到商行,旋即话锋一转,

“九江,你李氏商行的海贸生意做得大啊,”

“连玉米这等稀奇之物,都能弄到,”

“还有,你李氏商行牵头搞的自由比武打擂台,一晚上没少挣银子吧?”

“咱可羡慕得紧啊!”

李景隆闻言,汗水立刻浸湿了后背,

皇帝这是嫌咱银子挣得多,嫉妒了。

立刻跪地告饶道,

“臣惶恐,挣银子的事那都是底下人在办,臣只懂办差,不晓得他们具体如何操作的。。。”

朱元璋见李景隆嘴上说着最软的话,

但是绝口不提“表示一下”,

“回头你让他们把具体挣银子的章程写出来,呈报给咱,让咱也派人好好学学。”

“还有,咱也想让内府从事海贸,”

“尚缺启动本钱,要不你曹国公先拆借一些?!”

朱元璋已经从日记里得到启发,

顶级勋贵不能太有钱,

否则不好控制,

现在的傅友德、冯胜、谢成等人,都背着巨额债务,人也老实了很多。

“为圣上分忧是臣的荣幸!”李景隆义正言辞,但心里的痛却怎么也止不住,

这银子只怕是有借无还了,

圣上以前从不关注钱财,

他老人家学坏了!

······

都察院衙门,

林豪写好今日反参自己的奏疏,

刚准备休息一会,

小福子就带来最新的圣谕,

林豪看着圣谕内容,惊讶不已,

“福公公,这真的是圣上的旨意?”

“他老人家让我兼管教坊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